申明:在分享和讨论案例时,娜姐始终遵循隐私保护的原则,对所有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同时对相关背景细节进行了适当修改,确保无法追溯到任何个人身份,以此来保护来访者的隐私。
亲爱滴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时间了。
寒假来了,很多父母来问娜姐,孩子待在家里这段时间,如何做才能少一些和孩子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和孩子关系好一些,孩子状态好一些,那就更好了。
确实寒暑假都是亲子问题频发的时候,很多孩子在寒暑假过后彻底不上学的。那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那“课题分离” 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来,就是要看真正去执行这件事情的主体是谁,谁去具体做这件事,那就是谁的课题,就由谁来做主。
那我们来看看,在寒假这段时间,“课题分离”这个理念如何实践呢?
我们拿寒假作业这点来说。
“写作业”这件事上无论父母多么着急,都一定是由孩子自己去执行的,那么“写作业”就是孩子的课题,就要由孩子自己来做主。
为什么一定要尽可能做到“课题分离”呢?
很多家长往往会在孩子写寒假作业这件事上 “越界”。比如,每天定时催促孩子写作业,“你怎么还不写作业,都玩了这么久了”,或者直接替孩子规划好每天要完成的作业量,甚至在孩子写作业时,时刻盯着孩子,一旦发现错误就立刻指出。
如果父母总是在“写作业”这件事上干涉孩子,那么“写作业”这件事就很容易成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权力斗争的武器.
家里每天作业时间都是鸡飞狗跳,慢慢孩子对于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寒假期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那父母可以如何做呢?
其实,父母可以换一种方式。在寒假开始时,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寒假作业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决定每天完成多少作业,在什么时间完成。
在孩子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家长只需要适当提醒,而不是时刻监督。
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计划完成作业,父母也不要立刻指责、批评。这时候,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后果。
比如,开学前作业没写完,可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是孩子需要承担的责任。
家长可以在事后和孩子一起复盘,问孩子:“这次没有完成作业,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下次我们怎么避免这样的情况?”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让他们明白,完成寒假作业是他们自己的课题,慢慢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
一定要学着放下所谓的父母权威,放下“我是父母,所以我一定是对的" 这份执念,尊重孩子的界限,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让他安心做自己。
及时的正面反馈对于孩子自驱力的产生非常重要。
当父母的鼓励,支持够了,到了时间,孩子生命力和内驱力就会喷涌而发。
具体怎么做呢?
简单说来就是让孩子体会“被需要”,贡献力量的感觉,这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力量,而自驱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了。
怎么做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大扫除的时候,我们可以学着和孩子示弱,邀请孩子帮忙。
孩子在整理过程中,无论是把书籍分类摆放整齐,还是将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哇,宝贝,你看你把书架整理得多好,找书都方便多了,多亏你今天帮妈妈了,不然这一堆事情妈妈真的是头疼的!
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认可,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下次再遇到类似的家务,就会更主动参与。
又比如家庭出游计划,妈妈可以把孩子拉进讨论中来:宝子,我们打算这个周末出去玩,你想去哪里呀?你帮爸爸妈妈一起规划一下路线和游玩项目吧!
孩子参与规划后,不管是推荐了有趣的景点,还是安排了合理的行程,我们都可以给出正向反馈,或许可以这样说:宝贝,你选的这个景点太棒了,而且妈妈发现你做事情真的很细致,你看从选景点,到规划具体的行程,你很多因素都考虑到了,比妈妈想的周到多了!
一定要让孩子觉得,他是好的,有力量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多一些“掌控感”。
慢慢的孩子的价值感和自驱力也就都有了。
做家庭教育这些年,娜姐发现,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是说教,批评的方式,希望通过这样方式让孩子做得更好,希望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
但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听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指责和挑剔,所以孩子的本能反应就是对抗。
所以父母的初心虽然是好的,但是实际沟通的时候,方向走偏了。甚至可以说,很多父母的沟通只是在发泄情绪,于孩子行为的改善起不到任何效果。
确实,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有监管的责任和义务,但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沟通方式,用尊重孩子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那这种情况该如何做呢?
大家可以尝试“非暴力沟通”,不去指责孩子,而是从我们的角度出发,去表达我们的感受和期望。
具体怎么用呢?
我们还是举两个例子。
比如,假期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因为叫起床的事情和孩子发生冲突。叫了很多遍孩子也不起,这个时候怎么处理呢?
很多时候父母可能会愤怒地冲进房间,大声呵斥:“都几点了还不起床,天天睡懒觉,一点自律性都没有!” 孩子被这样的方式叫醒,往往带着起床气,心情糟糕,甚至可能一整天都和父母赌气。
爸爸妈妈或许可以这样说:宝贝,妈妈叫你次数多了你烦,妈妈也会着急,以后咱们提前一天商量好要不要叫你,几点叫你,然后妈妈最多叫你两次,起不起来你自己定,可以吗?
用这样的方式,孩子听到的就不再是我们的指责了,而是我们的爱和关心。
这里其实也是有“课题分离”的理念在的,父母把自己该做的部分部分,剩下的部分交给孩子就可以了。
再比如孩子一天捧着手机时间太长,很多父母通常会严厉地批评:天天就知道玩游戏,眼睛还要不要了?作业写完了吗?
这种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甚至偷偷摸摸地玩。
父母可以尝试这样表达:宝贝,妈妈知道你好不容易休息了,想多玩会儿游戏,不过时间太长确实影响身体,眼睛也受不了,记得时常停下来休息下,晚上也尽量早睡!
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感受,孩子也更愿意去配合。
寒假是亲子相处的黄金时期,做好课题分离,让孩子在自主探索中成长;多给予正向反馈,激发孩子内心的自驱力;少批评指责,用爱与尊重搭建沟通的桥梁。
当我们真正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变了,孩子的状态也就变了!
另外大家可以点击下面这个链接来获取更多的育儿干货。这些干货涵盖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助各位父母调整自己的心态,根据里面的方法论,可以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同时也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大家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如果你遇到了育儿挑战,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孩子的行为让你开始担忧和焦虑,那么娜姐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可以帮你找到你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你的孩子应该如何教养的问题。知道了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那么育儿中的挑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孩子的问题对您来说有些复杂,问题一直无法彻底根治,自己调整的话又总是容易情绪上头走老路,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一直消耗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那你可以考虑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
在训练营中娜姐可以和你一起找到问题,和你沟通问题解决办法 ,帮你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帮你学会处理亲子矛盾。用3个月的时间,娜姐陪伴你成长为智慧自信的父母,养育幸福成功的孩子!
如果您家也有休学躺平孩子,欢迎添加微信,娜姐为你提供【免费】【育儿干货资料】
扫一扫二维码,加娜姐微信
你的育儿路上,让我们相遇
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给娜姐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娜姐前行的动力!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娜姐
微 信 号:nj_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