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再退缩不去学校,躺平摆烂!父母这三件事一定要做好,帮孩子破除复学阻力!

文摘   2025-01-22 06:38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申明:在分享和讨论案例时,娜姐始终遵循隐私保护的原则,对所有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同时对相关背景细节进行了适当修改,确保无法追溯到任何个人身份,以此来保护来访者的隐私。


亲爱的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时间了。


最近做了一次个案咨询,来访者是曦曦的妈妈,曦曦今年18岁。


曦曦本来应该是在2025年6月份参加高考,但从2024年5月份曦曦就没去学校了。


妈妈说刚开始不去学校的时候,曦曦生活还算规律,不熬夜,也能看看书,也一直说是打算参加高考的。


后面曦曦生活就越来越混乱了,经常熬夜,睡得越来越晚,很多时候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因为作息不规律,吃饭也就只吃一顿了,而且孩子几乎不出门。虽然妈妈尝试用各种办法推动孩子,但越推动孩子越不去。


妈妈说曦曦在家待着这么舒服,高考的想法彻底也没有了。妈妈想问问娜姐,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那曦曦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哪里了?


仔细分析了曦曦妈妈写的家庭教育历程回顾,同时和曦曦妈妈深聊之后,孩子问题出现的原因才渐渐清晰起来。


妈妈说曦曦几乎天天都要哭一场,有时候一件特别小的事情,都能让曦曦困扰好半天。


上了高中之后,学校要求是必须住校的,但是曦曦住了一周就受不了了。


她说本来白天班级就太吵,结果晚上宿舍也是没法安静,同学呼吸声太重,还有打呼噜的,一晚上脑子嗡嗡的,根本没法睡觉。


后面没办法,曦曦妈妈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读了。


但即便如此,曦曦对学校,对班主任,对同学的抱怨越来越多,几乎每天放学都要吐槽,妈妈说她只能一次次劝孩子不要多心,要多想好的地方等等.


但是越说,孩子情绪越激烈,所以后面每次面对孩子情绪的时候,妈妈都想躲着,慢慢曦曦的情绪积累的越来越多了。


其实曦曦大概率是高敏感的性格,这个性格的孩子,她的内心特别容易过载,所以需要需要及时觉察,并且帮助孩子疏导出来。


那到底什么是高敏感了?


“高敏感”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Elaine Aron)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天生具有敏锐感觉的一群人。


“高敏感”的孩子,他们大脑中处理感知信息的神经系统与普通人不同。


在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做“脑岛”,它负责在每时每刻整合内心的状态和情感。“高敏感”的人这个区域比其他人更加活跃,所以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但相应的也很容易被外界刺激到情绪。


对于“高敏感”的孩子来说,周围的环境以及人是否熟悉,是他们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去感知是否有危险或者其他任何负面的东西,大脑和身体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


即便在熟悉的环境中,一旦环境过于嘈杂或者有大的变动,孩子就会开始警觉,情绪会非常紧张。


这就是曦曦为什么会嫌学校吵,不想住校,总想自己待着的原因。


很多事情可能在别的小孩那里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高敏感”的曦曦,就是一件特别无法接受的事情。


所以对于高敏感的孩子来说,父母提供的情绪价值非常重要。


可惜曦曦妈妈一直不知道如何帮孩子疏导情绪,所以一步步导致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发展到不上学的地步。


那曦曦的问题要如何解决呢?接下来娜姐把引导曦曦妈妈的思路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 接纳孩子

在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这些年里,娜姐做过很多成功的案例,帮助过许多孩子从厌学、休学慢慢走向复学,当然也做过失败的案例。


从这些案例中,娜姐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那些能够顺利复学的孩子,绝非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与逼迫,而是当父母教养方式改变,学会引导孩子去看到自身的力量之后,孩子们自己对于社会归属感和自身价值感的追求,推动他们主动回学校的。


而大部分失败的案例中,一般情况都是父母不断向孩子施压,逼迫孩子迅速做出选择。这样的方式下,孩子会在躺平的状态中停留更久。


孩子能真切感受到父母的殷切期望,可自己却实在没有足够的力量走出困境,于是内心的沮丧和自我否定不断加剧,精神内耗日益严重,原本就不多的生命力被逐渐消耗,整个人的状态也愈发消沉。


所以,娜姐建议曦曦妈妈暂且放下让孩子尽快 “回归正常轨道” 的急切期望。


当下,曦曦最需要的是妈妈的理解与支持。只有当孩子深信,即便自己没有按照常规的道路前行,即便目前状态不佳,妈妈依然会毫无保留地给予她关爱与接纳时,她内心的不安与绝望才会逐渐消散。


基于此,建议曦曦妈妈可以这样向孩子表达:曦曦,在妈妈心里,你的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不用着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慢慢去调整。妈妈知道这个过程对你来说很艰难,对妈妈而言同样不容易,但妈妈充满了信心,只要我们一家人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渡过眼前的难关。


曦曦,你一直都是一个很有想法、很坚强的孩子,只是现在遇到了一些小挫折,妈妈相信你,也希望你能相信自己,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呢。


这种坚定不移的爱,能够帮助孩子卸下心中的压力与恐惧,而爸爸妈妈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也会极大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这份力量让孩子坚信,无论这段艰难的岁月多么不易,她都有勇气和能力一步步走出来。




二.学会帮孩子疏导情绪

曦曦妈妈说,她本身是个特别理性的人,即便有情绪,也会默默消化掉。所以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很多时候也是“冷处理”,或者劝孩子不要太敏感等等。


曦曦经常抱怨和妈妈说话太费劲儿,说妈妈一点儿不懂她。


所以曦曦妈妈一定要学着帮孩子疏导情绪。


那妈妈该怎么帮孩子疏导情绪呢?


简单说来就是妈妈要学着去体会孩子行为和语言背后的情绪,帮助孩子把这部分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


比如,曦曦好几次和妈妈吐槽说:班主任水平太差,经常在班级阴阳大家,说的话都特别伤人,看见班主任就想打。


妈妈之前会回应孩子:曦曦,咱们不敢做傻事,要学着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等等。


每次妈妈这么回应曦曦都生气,说妈妈和老师一伙的,后来曦曦吐槽的时候,妈妈就不敢说话了。


那妈妈该如何回应呢?


妈妈可以这样说:曦曦,是不是现在看到班主任老师就很生气,听她说话更是烦躁!这点妈妈理解你的,我们单位好几个领导说话也没水平,经常挑剔,妈妈看见他们也是烦!


说完这些,妈妈可以先停下来,给孩子倾诉和表达的机会。


接下来妈妈可以继续表达:妈妈知道你说想打她,其实也只是在气头上的一种表达,并不是真的会去做,你心里的委屈和愤怒确实积攒了不少。不过妈妈也要谢谢你的信任,愿意和妈妈说这些事情,说出来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当下所经历的感受,孩子觉得他被理解了,那这个情绪对孩子的困扰也就没那么大了。


再比如,有一次曦曦和妈妈说:一天天感觉太难熬了,感觉日子没有希望,不知道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情况妈妈该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了?


妈妈或许可以这样说:闺女,妈妈知道你这段时间压力很大,生活里除了学习,也真的很少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了!妈妈在高中的时候,也特别迷茫,觉得难熬,看不到希望。


先共情孩子,让孩子知道,妈妈是懂她的感受的,这样妈妈和孩子的距离就更近了。


接下来妈妈可以继续表达:曦曦,其实很多时候,努力确实不会一下子看到成果,这个时候最考验的就是坚持了,坚持下来慢慢就能看到希望了。就像妈妈之前考研的时候,心里也是千回百转啊,好多次都想放弃了,但还好后面坚持下来才顺利上岸的。妈妈知道你一直是一个特别有想法的孩子,我们慢慢走,慢慢就看到希望了!


情绪只有被看到了,慢慢倾吐出来了,才能流动起来,慢慢从身体里流走。


只有当情绪问题处理好了,孩子的情绪内耗不大了,她才有力量开始去思考学习的事情。


学会倾听孩子是为人父母的最大智慧,也是迈向相互理解的第一步。在孩子有坏情绪时,记得倾听孩子,留在他身边,给他“撑腰感”。


这种“撑腰感”是孩子一生前进的勇气和底气。带着这份力量,孩子会释放所有的恐惧,积攒所有的力量,面对人生的风雨而无所畏惧。




三. 帮孩子体会成就感

曦曦妈妈说孩子之前还会偶尔翻翻书,但现在彻底放下学习这个事情了。偶尔看看班级群的信息就会发脾气,觉得落下的知识太多了,自己根本没希望了!


针对这个情况,娜姐建议妈妈一定要尽可能多的给予孩子鼓励,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愉悦感和成就感。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霍特在其著作《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当某种行为能够引发愉悦感、满足感或者成就感时,就能够有效地激发记忆,进而提升思考能力,并主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也就是说为孩子创造一些愉快的学习体验至关重要,这能帮助孩子逐步建立起与学习之间的正向关联。


妈妈说现在曦曦已经不看书了,那是不是没有机会帮孩子去建立这种连接了?


不是这样的。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需要学习力,并且能帮孩子体会到成就感的。


比如,曦曦心情好的时候,会研究下美食。妈妈说曦曦一般是从小红书里面搜食谱,然后筛选她觉得简单上手的,后面再让妈妈买食材,然后再一步步按照食谱上的步骤来操作。


那这个事情妈妈就有机会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


妈妈或许可以这样说:曦曦,做菜这个事情不简单的,你看从一开始找食谱,准备食材,到后面一步步实践,你按照食谱一步一步来,认真把关每一个环节,才做出了这么好吃的菜。


通过这样的方式,曦曦不仅能在烹饪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曦曦还能将这种成就感迁移到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上。


再比如,曦曦最近喜欢搞编织,曦曦给家里的猫织了一个帽子,后面又织了一件衣服,样子可爱极了。


其实这件事情也是一样不容易的,曦曦需要学习各种技巧和方法,这同样需要学习力。


所以妈妈可以这样说:曦曦,这个帽子织得太漂亮了,还有你给小猫织的衣服,真的可爱的。从一开始对编织一窍不通,到现在能熟练地运用各种针法,真的不容易啊。虽然你在编织的时候遇到过不少难题,比如针法不对、尺寸不合适,但你都没有放弃,全部克服了,后面又反复练习,不断调整,才完成了这么棒的作品!


通过这样的反馈让曦曦在手工制作中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帮助她建立起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


擦亮眼睛,不断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毫不吝啬的告诉孩子,让孩子看到妈妈对她的认可,帮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


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下,妈妈就潜移默化帮孩子建立了和学习的正向连接,让孩子看到了自己身上很多对于学习来说非常重要的特质。


在这样的的引导下,孩子慢慢从心底相信:我很好,我能行,我有能力学好。




通过这次咨询,曦曦妈妈说知道之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问题在哪里了,也知道如何去改善了,后面就是努力执行,慢慢把方法用起来了!


孩子休学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父母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孩子一起渡过这个难关。相信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会收获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成长。


另外大家可以点击下面这个链接来获取更多的育儿干货。这些干货涵盖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


育儿干货系列文章集锦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助各位父母调整自己的心态,根据里面的方法论,可以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同时也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大家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如果你遇到了育儿挑战,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孩子的行为让你开始担忧和焦虑,那么娜姐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可以帮你找到你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你的孩子应该如何教养的问题。知道了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那么育儿中的挑战就迎刃而解了。


娜姐家庭教育【一对一咨询】服务介绍!


如果孩子的问题对您来说有些复杂,问题一直无法彻底根治,自己调整的话又总是容易情绪上头走老路,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一直消耗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那你可以考虑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


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携手共筑孩子幸福又成功的成长之路!


在训练营中娜姐可以和你一起找到问题,和你沟通问题解决办法 ,帮你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帮你学会处理亲子矛盾。用3个月的时间,娜姐陪伴你成长为智慧自信的父母,养育幸福成功的孩子!




如果您家也有休学躺平孩子,欢迎添加微信,发送关键词,领取【免费】【育儿干货资料】!


1.回复【沟通】领取和孩子沟通秘籍

2.回复【情绪疏导】领取帮孩子走出情绪风暴常用方法

3.回复【鼓励】领取帮孩子赋能常用话术


扫一扫二维码,加娜姐微信

你的育儿路上,让我们相遇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娜姐笔记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深耕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8年家庭教育指导经验,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 深度解读孩子沉迷手机、叛逆、学习没有动力、厌学休学等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