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方法论不是方法,而是一种权力》写两个问题。
一个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历,因为不会说话,发表观点没有考虑到听众能接受的程度。
如果是陌生的听众,那倒无所谓,关键是这个听众是自己的领导,而且这种观点被认为会影响到领导的专业水平。
然后被误解,被批评了。
另一个问题写了口号,标语的背后产生的一些逻辑。
不是什么人说的话都能出现在标语上,都能形成口号传播出去。
这些都是力量的结果。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论语·里仁》有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是要少说多做,快做,管住自己的嘴巴。
孔老大他们说的对吗。
很对,但你也不能全信,都信了就是在扯淡。
他对标的是有影响力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
一个人一旦有了影响力,说出来的话就是一种公信力,对他人的行为决策会产生影响,说的多了被人误解就麻烦了。
尤其是有官方背景的人,那些领导在台上为什么不讲人话,大白话,都是讲车轱辘话,味如嚼蜡。
听得多了都犯困,不是人家不会说话,不过是担心说错话,说得多了被人拿出去二次解读就麻烦了。
都是讲那些往东理解也可以,往西理解也行的话,弹性非常大。
怎么理解是你们的事,理解错误了跟他没有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领导讲话基本都是照着稿子念,说的很慢。
除了需要营造成熟稳重的样子,就是怕担心说猛了,造成不良影响。
尤其是那种即兴回答,说不好就是大麻烦。
以前香港回归之前,外部一直在讨论中央是否在香港驻军。
有个香港记者在会场的外围问耿彪,是否驻军。
这种问题就不能说车轱辘话了,最好就是不回答。
当时耿彪很疲劳,加上不是正式的会议场合,敷衍了一下,就来了一句,不一定。
香港记者兴奋坏了,回去就加工信息,耿总理说了不驻军。
事后耿总理被邓公严肃批评。
那是不是发表观点也要这样说话。
不是。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敢于发表观点,尤其是来了新领导或者上级来检查。
不用担心说错话。
这些人没有时间,一次会议给你就只有几分钟说话的时间,你还要东拉西扯,浪费别人的时间,也是在浪费自己的机会。
如果领导不喜欢你的观点,要么是他的问题,要么是你的问题。
他的问题就等下一个伯乐,你的问题就要改。
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谁知道你怎么想的。
观点就是一种工具,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观点不对就是工具不对,解决不了问题,换另一个就行了。
不要纠结观点错了就耿耿于怀,以为自己这个人就完蛋了一样。
在大是大非上保持跟主流一致就行,剩下都要往务实的方向去演变。
这种务实的话说的多了,总会被看到,听到,不要轻易被不必要的情绪干扰。
舆论场上各种观点到处飞扬,绝大部分都是满足情绪的需要,让人过瘾的,解决不了问题。
解决问题的观点很少拿出来讨论,因为尺度太大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怎么才能看到宏观,务实的决策观点。
其实还是有机会。
每一次有官员晋升的时候,有些公众号就会推送信息。
尤其是晋升的岗位是一些智囊性的岗位,去查这些官员履历的时候就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特点。
他们在从政之前都是学者,也就是所谓的学者型官员。
那么谁才是他们的伯乐,怎么发现他们的才能的。
肯定就是看到他们发表的观点,论文,专著之类的。
如果他们啥也不说,啥也不写,谁会知道。
很多封疆大吏当年还没有主政一方的时候,发表的作品现在还能找得到。
从这些人的专著可以看到地产,证券,货币政策等等决策的观点。
这些人说地产不会死,很重要,你不信,非要相信那些短视频。
到底谁在扯淡。
等到人家到了关键岗位,就再也不公开发表观点了,想看也看不到。
比如当年火爆全网的当年明月,也不说话了,因为他现在也是智囊型的官员,为自己的老板提供决策依据。
任何一个学者,只要进入到决策圈子,或者能提供决策参考。
都会被身份限制,很难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都是极其的谨慎。
在短视频上流量极大的那些学者或者网红,说的再有道理,在舆论场是旗手一般的人物,基本就是跟决策圈无缘。
不是说他们的观点不对,而是对于老板们来说,手上的工具很多,但不是每一种都能用得上。
没用上的,你怎么对外说都行,用得上的,都是关起门来讨论。
比如之前写过的温铁军教授,被留言骂了一通。
这帮人就是情绪上头,好像我在说温教授的观点不对一样。
我也不配。
而是当下大国大城的路线被选择成了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大规模的城市化优先。
温教授的观点不是。
这本身没有对错之分,发表观点的人还没生气,看的人倒是火气大的不行。
情绪没有被满足到。
如果有一天温教授进入核心的决策圈子,那各位还能看到他在视频面试侃侃而谈吗。
小美老师当年大三的时候,她们的老师就给个人生建议,考研的时候不要报自然地理,要报考人文地理。
她的老师每年手上都有很多地方政府的咨询项目,都是有关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的规划。
赚得盆满钵满。
一个大学的老师为什么被人看上,肯定是经常发表有关人文地理的规划,才被看上。
这种人,愿意多和学生说上几句,如何缩短知识和金钱的距离。
都算是有再造之恩。
再往更久远的年代去看,当年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一辈子也得不到重用,周游列国到处兜售他的观点,没人看得上。
累累如丧家之犬。
孔老大当时混得不好,观点卖不出去,后来干脆就不卖了。
产品不好卖,铲子还不好卖吗。
反正那个年代竞争惨烈,各国君主对人才极其渴望。
那就回鲁国教书搞教育培养人才,自己混的不好,弟子混得好就行。
那些君主不喜欢孔老大,并不是针对他本人,只是他那一套主张不行。
人家当做备用方案。
总不能因为人家不用孔老大就骂那个年代的老板都是猪脑袋,社会黑暗得不行吧。
韩非子那种说话都不利索的人,观点能解决问题,老板一样给他好脸色。
等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看上了儒家那一套主张,修改过后就拿出来用了。
这帮人内心的尺度非常大,才不被太多的对错,观念所束缚。
能解决他的问题就用,不行就先束之高阁,哪一天可以又在拿出来。
儒法之争,不是对错之争,不是观念之争。
本质上是工具之争。
只不过在公开的流传渠道,会被打上滤镜而已,多了一层温柔的色彩。
就好比你穷到饭都吃不起,快饿死了,有人要拉你一把,给两个选择,是吃汉堡还是吃披萨。
正确的考虑应该是哪一个分量更大,热量更高,营养更足,储存时间更长。
你非要考虑这两种食物是外来品,吃了是崇洋媚外。
这就没法谈了。
不应该是先吃饱了活下来再那些喷崇洋媚外的人吗。
如果你的道德底线很高,那倒是可以拿生命来捍卫食物的纯洁。
信徒们为上帝,安拉,释迦摩尼哪一个更牛逼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老板们想的都是他们三个谁可以让更多人性格变得温顺平和听话,谁就牛逼。
一座庙等于十万兵。
有些人是三个一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