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还能做得更好吗

创业   2024-09-02 23:47   海南  

昨天的文章《以后还能再骂联想的柳老板吗》写了一个问题。


困难时期的市场化改革和国有资产的流失。


然后被骂的很厉害,有些留言我都没有放出来,直接删掉。


因为很无脑,骂人都不会,直接就是美狗,资本家的代言人之类的。


一个卑微的博主,何德何能有这能耐。


其他的争议,都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个话题可以再写一篇。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当年在启动市场化改革,谁有能耐谁上的时候,有考虑过资产流失的问题吗。


有的,而且讨论的很激烈。


能被划入市场化改革的企业在数量和行业上被限制住了。


核心的,适合垄断的,其实改变不大,是负担沉重,职工多,亏损严重,依赖财政消费买单的企业被划了出来。


还有就是类似联想这种前景不明朗,市场变数大,投入高,产出不确定性风险太强的科技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出现优质资产的流失。


有的,同样数量不少。


被举报的,批评的都有。


但是作为一个决策者,看到这些问题,就停止改革吗。


如果是,那就不配当这个决策者。


都知道有问题,但请问有方案吗,当你的老板要干一件事的时候。


你出来反对,认为不行,理由很充分,但如果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发牢骚,会被老板打入冷宫的。


绝大多数的老板,在做事的时候,不是无脑不经过评估就开干。


是在各种利弊衡量后,发现不干,死的更快。


你以为他没有考虑你所想到的问题吗,你不知道而已。


没有什么原因,因为你不在决策圈子里面,讨论过程你不在,结果人家也没有必要告诉你。


比起失败的风险,啥都不干也不安全,因为不作为的风险更高,后面还有更大的老板在考核他。


很多官员,办错了事,被处罚,很快又升迁了。


外面的人看到的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官官相护,但实际上他犯了错误的同时,也办成了老板交代的任务。


至于什么任务人家没有说。


当首要的问题是先活下去的时候,谁有能让企业活下去的方案,谁上。


其他的问题,都是次要。


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乱七八糟行为,通常老板们的容忍程度很高。


不是人家眼瞎看不见,账都是记下的,秋后再算。


对于当年的市场化,批评的人经常拿一个国家的改革来类比。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国的休克疗法。


在我们这边,舆论场上主流的声音都是批评,骂俄国人被忽悠,最后被西方收割。


对比苏联解体之前,更惨。


这就有点扯淡了,不是在比烂吗。


难道因为俄国的改革没有做好,所以苏联没有问题。


同样在那个时间段,也有一帮西方经济学家过来我们这边给建议,要学南美的休克疗法。


然后没有听。


后来大家都觉得管理层英明神武,没有上当,牛逼的要死。


这就很奇怪,后来我们自己的市场化改革,都是同样一个管理层,对于他们的决策,又不满意了。


一会夸,一会骂,是不是撕裂的很。


而且当年俄国的改革,过程很惨烈,真的就是失败吗。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观点,俄国人自己认可,我们这边很多体制内的学者也一样认可。


这个观点就是当年的休克疗法拯救了俄国。


是不是很奇葩。


不管这个观点怎么样,对还是不对,关键是你不能只看到同一个观点,听到同一种声音。


不能人家说的话你不爱听,写的东西你不爱看,都不经过思考,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有这种看法。


而是直接就是按一个罪名,这人是美狗。


极端的情绪化,对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很不好。


俄国人当年的改革很刚猛很激进,方案制定到实施也就几个月的时间。


跟我们这边渐进式的改革不一样,俄国人是一竿子到底。


自由化,私有化,稳定化。


基本就是不干预了,随意市场爱怎么来就怎么来。


结果就是在90年代,俄国人的生活陷入了灾难。


俄国总统叶利钦这个人,后来的形象,就跟一个傻逼一样,被西方忽悠傻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


能走到那个位置的人,能会是个傻逼吗。


得是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忽悠到叶利钦,人家背后可是有庞大的智囊团队。


这种失控的结果当年俄国人是有考虑过的,但是他们没有得选。


叶利钦当年面临的问题不是俄国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苏联时代的问题。


在苏联解体后,俄国继承了苏联主要的地盘和资产,问题也一并继承了过来。


不是叶利钦不选用温和的渐进式改革,而是苏联在过去的三任领导人都是温和的渐进式改革,都不行。


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改了几十年,直接把苏联改没了。


苏联没了,但是问题没有消失,危机也没有消失,全部被俄国接盘了,当时俄国面临的问题跟苏联一样凶险。


甚至是更凶险。


一场影响俄国社会秩序的危机正在被酝酿,整个社会因为苏联时期的高压,正在形成一股清算过去,向往西方的社会情绪。


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处理不好,新生的俄联邦都有二次解体的危险。


如果你是叶利钦,你会怎么做,能选择的空间其实很有限。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把这股清算过去的社会情绪宣泄掉,不然很危险。


所以有些学者才认为,休克疗法是当时叶利钦的被动选择,不是他无脑愚蠢才这么干。


这是当时其中的一个背景。


另一个背景就是俄国的经济虽然是苏联的基本盘,但比苏联更糟糕。


二战以后的苏联,经济结构上已经被军事化,军工产业是苏联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军工产业占据GDP的30%,60%以上的工业都是军事产业有关,有700万的产业工人。


最夸张的时候,苏联人的核武器在优势上领先美国人,而且还是大优势。


关键是根本就没有必要生产那么多核武器,已经够用了,足够能跟对方同归于尽,双方形成了平衡的威慑。


再生产都是多余。


问题是以军工产业为核心的苏联停不下去,内部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依赖群体。


这就是叶利钦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俄国的经济转型都是要围绕着庞大的军工产业。


夸张的军工生产能力消耗了大部分的财富,关键是这些产品没有那么多的市场来消化,只能自己人在内部买单。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砍掉军工产业多余的生产能力。


更惨的是苏联解体以后,原有构建的一些国际贸易体系也崩盘了,特别是经互会的原有会员国。


老大哥死了,小弟们都投入西方,俄国人的市场进一步缩小。


以前还能依赖苏联的军工产业和小弟们消化一些订单,现在都没了。


整个俄国的工业产能快速下降,遍地狼烟。


叶利钦几乎无牌可打。


后来干出那么大的动静,是被各种环境因素造就的结果。


他并不是那种无脑莽撞的人。


在制定解决问题的目标,路径和具体措施的时候,他拉来了一帮学者。


包括左中右各种价值倾向的人,组成了多个方案研讨组。


最后才确定了休克疗法,是一种被动的选择。


还有一种观点更猛,说俄国在90年代的危机,叶利钦改不改一样无法避免。


不改,说不定危机爆发的更猛烈。


没有一个人能有上帝视角,换了你是叶利钦,确定能有更好的选择吗。


现在俄国学术界的内部,对当年的改革一直有争议。


认为休克疗法拯救俄国的观点,切入的视角是什么呢。


就是把普京从2000执政到克里米亚事件的这一段时间的改革和叶利钦捆绑在一块。


如果没有凶险刚猛的休克疗法,打掉了原有的军工经济体系,普京根本没有空间对俄国的经济进行调整。


原来的那些人都是手上有枪的人,逼急了谁知道能干出什么事。


只能把这个问题推到全民的面前,阻止改革的人都是人民的敌人。


这种逻辑放在我们这边,叫不破不立。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不是大革命时候到处瞎折腾,干掉不少反对的人。


法国的共和政体也建立不起来。


这些观点对不对我也不知道,只是知道坐在台上的那些人,在做事的时候,能选择的方案并不多。


再拿叶利钦当年的改革和我们这边对比,得出结论认为他们干的事都是一塌糊涂。


就很扯淡了。


不是俄国人太菜,而是我们这边太成功。


有个经济学的大佬复盘过我们的改革后,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成功是一个偶然性的结果,很难被复制成功。


不写了,随便凑合。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