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腐败的高发期

创业   2024-09-16 17:57   海南  

昨天的文章《暴力的正当防卫有多难》写了一个问题。


被救助后的忘恩负义和遏制民间朴素暴力复仇背后的成本算计。


喝了一点白酒后,朦朦胧胧状态下写的。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今天跟小美老师回去,过中秋。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过节日背后的一些考量,尺度过大,后来没了。


比如中秋,在过去这个节日其实很冷淡,包括端午。


清明因为祭祀是硬需求,稍微还好一点。


这些节日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情感上有团员,乡愁的因素在里面。


后来城市化崛起,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对故土的怀念逐渐淡化。


不是大家不思乡,而是受到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的约束。


导致节日社交属性情感交流的功能不明显,中秋,端午,清明影响力在下滑。


再后来,经济崛起,要提高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拯救节日的影响力。


因为隔壁有个国家说很多节日都是他们的,再不拯救,时间一长,外面的人就真的信了。


光说行不行。


不行,人是利益的动物,要让别人记下某些东西,得用利益赎买。


想让大家在特定的节日里面,想起来,记得下,这些节日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


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方式。


就是放假。


下个月的第一天,很多人都会记得是什么日子。


你记得这个日子是因为祖国的诞辰对你刻骨铭心,还是因为放假七天。


大概率是后者的作用更大。


所以想保住中秋,端午,清明的影响力,让大家记下,也一样要放假。


一旦放假,时间成本一下降,人的流动性起来,产生了需求,就会有相应的商业活动产生。


节日效应就能持续下去。


花钱的,赚钱的,都不会忘了这个节日。


很多人以为这三个节日一直都放假。


其实不是,是2008年才开始的,距离现在并不久远。


本质还是希望减少时间和交通成本,让人流动起来。


如果重阳节,中元节放假,大家一样会它们印象深刻。


不放,那就随缘了。


而今年中秋,比往年淡了很多。


人是利益动物,又是群居动物,社交属性强,情感交流的时刻,需要人相互走动。


必然伴随一种结果。


送礼。


而今年有点送不动了。


除了严厉收拾打击这些行为,社会风气的变化以外。


另一种原因就是经济低迷。


人情往来是经济活动的润滑剂,是利益诉求的产物。


经济活动低迷了,哪里还需要润滑剂。


没有收益的预期,是不会提前透支成本的。


送礼本身就是一种投资,是需要考虑支出成本和收益比。


人情,送礼本质上是一种中性的行为,是一种达到预期收益的辅助工具。


在作用上跟身材,美貌,金钱,学识,血缘关系一样。


是解决问题和绕开表层规则的工具


但有些人在使用这个工具的时候,会破坏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比如一个美女,利用自己的漂亮的脸蛋,找了土豪。


没有问题。


但是人家土豪有老婆了,你这么干,就不厚道,要被谴责。


原配的利益被伤害到了,这是个人具体的利益受损。


如果送礼的对象是官员,或者掌握公共资源的人。


送礼换取公共资源就是贿赂,是一种腐败。


不被谴责的话,会导致公共资源成了个人谋取利益的筹码。


损害的是整体利益。


节日作为情感交流,人情往来的时间段,也是腐败的高发期。


在教师节的时候,合肥一个女教师,被家长设局,接受了礼物,送礼的人鸡贼的很,把过程录了下来。


录音和视频公开后,女老师的职业生涯估计是要暂时告一段落。


刚开始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是为了流量拍的剧本。


因为一个家长这么干,你把老师搞垮了,对自己孩子不利的。


后来证实不是家长送礼,是她的一个同事报复她,冒充家长,给了她致命一击。


手段确实狠。


对于这件事,女教师虽然不被同情,但是用这种方式设局,把人搞垮。


让人感到恐惧。


在我们的历史上,很长时间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告密文化。


而且诬告不少。


莫名其妙一个罪名就把你干掉了。


从汉代到唐代,再到明清两朝,以及十年特殊时期。


很多人都被诬告,是告密文化的受害者。


女教师被设局这事,在舆论里面,谴责设局的这个人比批评女教师的人还多。


这种钓鱼设局制造出来的恐惧感太真实,反正我看了也觉得浑身不舒服。


因为会增加社会交往的信任成本,对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不利。


经常这么干,以后谈事情只能在澡堂子,大家一丝不挂,坦诚相待。


超级离谱。

不要觉得只要自己身子够正,怎么设局都不会上当。


也许是诱惑还不够大。



要遏制自己的欲望,只能靠更大的欲望来平衡。


一个官员不想收礼,靠自身正气以外,还要靠收礼了,出了事,被惩罚,可能升迁机会没了,丧失获取更大权力的的可能。


靠魔法还打败魔法。


用收礼的获利和丧失升迁机会后的利益对比来遏制自己的行为。


要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的七情六欲,不要老是想着靠诱惑去考验一个人。


一个人如果真的这么想,一旦干了,对身边的人就是一种灾难。


因为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被考验的人是垃圾。


这种想法就像是一种魔鬼附体一样,这一次对方忍住没上当。


那你还会有下一次,直到对方的行为证实自己的想法。


人总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铁了心去考验谁,看到的一定都是问题。


尤其是不要拿利益去考验自己的另一半,除了破坏双方的感情,没有什么帮助。


就像一个男人要考验女人是不是贪财,你设局诱惑,大概率都会上当。


她会觉得这些钱都是你爱她的表现,而你认为她太贪婪。


这不是扯淡吗。


换了性别,一个女的让闺蜜去考验自己的男朋友或者老公,有可能也会出事。


原来自己的男人真够渣。


人要讲道德,但是不能讲道德洁癖,就算真的想讲,那也应该是个人的范围。


在自己的范围里面自娱自乐就行了。


如果要求普世的道德洁癖,那就太可怕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送礼会是一种硬需求,都在谴责都在送。


在很多短视频平台,有些对这套社会规则有洞察力的人,还开了一些课程,教别人怎么送礼的。


送什么,怎么送,什么时候送。


赚得盆满钵满。


这是一门技术活,重点就是如何解决对方的信任和了解对方真正的需求。


不是说你拎上东西,敲开门,人家就会要。


平时没有铺垫,一有事就送,谁敢要,都怕的要死,不管是不是体制内的。


看到这种唐突的行为都怕。


就算解决信任问题,送出去了,未必就是人家想要的。


贵不代表合适。


尤其是想茶叶这种东西,拿去送礼,最扯淡。


这东西没有共识效应,对方不知道你送的茶叶是啥样的,真正对这东西有研究的人不多。


酒起码大家都知道茅台。


烟还有利群,和天下之类的,再不行还有华子嘛。


茶叶明显没有品牌的共识。


而且同样价格的东西,不同人,反应不一样。


一支口红500块,送给姑娘,对方大概率不会嫌弃,会惊喜。


送一件衣服,也是500块,效果又是另外一回事。


最好的礼物就是对方也觉得贵,不是他买不买得起的问题。


而且性价比的问题。


性价比低,代表着诚意。


500块一件衣服,在合理的常规的范围。


我以前有事请一个司法局的领导帮忙,顺利解决。


正在头疼送点东西谢谢他。


结果他先开口了,正好临近端午节,叫我帮忙弄点粽子给他。


产地还是他指定的,送了两盒粽子,128块一盒,问题就解决了。


他真的想要这粽子吗。


并不是,而是他帮了我,我谢了他,一来一回,事情就结束了。


这个忙等于是纯粹的帮,不希望有回报。


重点是以后有事不要再烦他。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