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打仗那么猛,主要还是给的太多了

创业   2024-09-12 11:33   海南  

上一篇文章《这些人,这些形象,哪一种更真实一点》是一篇旧文。


写了历史上的几个人物,表达了一个观点,这些人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负面的。


在长时间的流传中,形象已经被刻板化了。


比如刘备和曹操。


而反复变化的人则是曾国藩,在近代史上被很多牛逼的人物评价过。


正反两面都有。


哪一种管用就说哪一种。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文章的最后,通过一部电影,讲了历史上的曾国藩如何带领湘军。


这支队伍放在历史上,也算是挺能打的,而且在建制上不像中央军。


地方势力的色彩更浓厚一些。


通过血缘宗法关系构建起来,内部的认同感非常强烈。


湘军的高层读书人很多,上马能杀贼,下马能讲经,受到传统读书人的君臣有别价值观影响更大一些。


但是对于满清,并没有多少上升到国家认同的程度。


更多的是停留在君臣合作,满汉合作的层面。


高级将领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下层的士兵,对于满清的疏离感更明显。


他们只认湘军体系的将领。


打败太平天国后,湘军没有了敌对的对象,然后有一部分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朝廷。


在内部里面流传着,曾帅让标下打长毛,标下就打长毛,让标下打朝廷,标下就打朝廷。


这一点上朝廷和曾国潘都很清楚。


双方都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朝廷是不可能允许基层社会存在这么强大的军事化的宗法组织。


更何况还是游离于皇权之外,任何老板都无法容忍这股力量继续存在。


要么解散,要么分化。


而在曾国藩这边危机感更强一些,作为一个读书人。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些故事他肯定知道是在讲什么。


所以在进入南京后,就马上提出裁军的建议,如果他不跟同乡的军队做个了断,下一个被收拾的就是他。


在当时围剿太平军的军队里面,并不是铁板一块,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跟曾国藩已经凑不到一块。


这种危机感跟曾国藩是否忠心没有关系,跟他的伤害能力有关。


人无罪,怀璧其罪。


仗打完了,敌人没了,你还手握强大的伤害能力,准备对付谁。


这种同乡的地域凝聚力让朝廷非常的忌惮。


血缘,宗法,地域的认同,这是湘军战斗力强被广泛讨论的原因之一。


还包括统帅熟读心法,治军有道,对士兵的训练,练技又练心。


慎语言,尊师长,把军队的秩序儒家化了。


这些都是湘军能打的原因,但都是次要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给的太多了,激励政策明确。


曾国藩:天下事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钱给到位,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占一半了。


一个普通的湘军士兵,一个月的饷银是四两五钱,是普通工人收入的十倍。


换了是你,上战场有没有勇气砍人。


有。


没死,回到后方领钱,根本花不完,还能养家。


死了,家里人领安家费五十两,安葬费十两,这些钱是当时朝廷绿营兵的几倍收入。


白花花的银子在说服力上简单粗暴,但是有效。


而这个数还只是阳光收入。


更大的利益来自于打了胜仗,进城后的抢劫,瓜分战利品。


曾国藩有个弟弟叫曾国荃,这个人带的兵跟他一样,极其狠,每攻下一座城,就请假,跑回湖南老家。


干什么去。


带着抢来的钱回去买地买房。


每克一名城,奏一凯战,必请假还乡一次 ,颇 以求田问舍自晦。


当时的湘军钱多到什么程度。


“天下皆贫 ,湖南独富 ;天下皆贱 ,湖南独贵”


江南地区的财富因为战争,大规模的流入三湘四水。


这也是曾国藩要裁军的背景之一。


负担太重了,朝廷养不起。


原先因为要打仗,朝廷的容忍度很高,愿意花更高的成本来赎买军队的忠诚和作战能力。


没钱,就允许在地方开设厘金,放开垄断产品盐的贩卖权,向列强贷款。


湘军的将领利用这些特权,吃空饷,搞走私,赚得分满钵满,朝廷都知道。


这些都是大组织的毛病,只要有特权,有空间,里面的人就会形成利益群体,干出坑整体利益的事。


其他武装力量有很大的意见,状都告到慈禧那里去了。


现在不打仗了,特权要收回,军饷要削减,拿惯了大头的军人,一旦饷银没了,利益受损,很容易闹出事。


尾大不掉的湘军如果处理不好,哗变就麻烦了。


最后就是发了大笔遣散费,把人送回老家去了。


拿到钱后的湘军,回湖南疯狂买地,他们的超级购买力,还让湖南尤其是省城长沙出现通货膨胀,地价上涨。


没有经营能力的人,挥霍无度,纸醉金迷。


买地的,挥霍的,这些行为对当时经济能力并不强的湖南,在经济和文化心理层面产生了强烈的刺激。


财富最能激发人的模仿效应。


贫穷的地方,为什么穷,原因之一是刺激不够,看不到财富效应。


换个富裕的地方,乱花渐欲迷人眼,钱一多,看不过来,欲望就出现了。


原本从军打仗,生死无定,躲都来不及。


但是湘军之后,巨额的财富刺激下,风气转为从军为荣。


出门打仗砍人抢钱,成了穷苦人改变人生的路径。


到了同光时期,国内有事,无役无湘人。


这是湘军对湖南社会的另一个影响,而这个影响一直延续了整个近代史。


整个古代史,陕西河南占一半,近代史湖南占一半。


其他拿了钱没有回湖南的人,能提拔的都提拔了,湘军大小将领,先后被保举过的人都接近过万。


然后朝廷再把曾国藩从两江总督提拔为直隶总督,换在以前,这是重用。


现在是明升暗降,就是为了把曾国藩调离江南,和原来的嫡系隔离。


这是体制内一种分化的惯用手法。


从原来铁板一块的队伍里面,提拔一个核心人物,进入更高的管理层。


屁股决定脑袋,位置一换,核心利益来源变化后,人的想法也会随之变化。


以前有个同事,经常和我们一块吐槽领导,对于班子的决策,横竖看不惯。


后来进了中层,成了领导的跟班,再回头看以前和自己经常扎堆的那伙人。


眼里面看到的都是喷子,说的话净扯淡。


除了曾国藩本人,以他为核心,围绕着他加官进爵的兄弟,儿子,三代人共30多人。


这些都是曾氏家族的既得利益,是存量利益,明日金不如到手铜。


拿到手上的才是真实的,这些利益足以打消湘军其他人对曾国藩的任何诱惑。


还想拿的更多,再往上走就是翻脸称帝了。


风险太高,一把年纪了,划不来。


而对于朝廷来说也很划算,对这个核心人物的赎买成本并不高。


官员的任期都是有限的,皇权才是无期限。


官员的影响力可以传承给下一代,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核心人物一死,朝廷就有办法解决。


但是这种委曲求全的做法,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在下降。


接班曾国藩两江总督的马新贻,刚上任,风风光光的三把火还没有烧完就被人弄死了。


最后也没个结果,凶手被凌迟处死了事。


换了在以前,地方封疆大吏被刺杀,这是在挑战中央权威。


诛九族是最起码的待遇。


这件事后续引发的影响是全国性的,地方主义分离倾向明显。


朝廷能做的就是在各方势力中平衡。


退役后的人多湘军将领,成了地方士绅,他们的崛起,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离主义。


这是满清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后来闹事的革命党人其实实力很小,干不掉朝廷的。


武昌起义后,开枪的那帮人后来慌得要死,担心被朝廷弄死。


结果湖北宣布独立,其他地方跟进,不陪朝廷玩了。


不写了,剩下的明天在写。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