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他诅咒我!”课间,小B气冲冲地跑到办公室哭诉道。孩子满脸通红,撸起袖子,双脚叉开,一副准备开战的架势。
“她拿棍子打了我!”小A不甘示弱地争辩道。
见两个孩子情绪激动,我明白此刻急于分辨是非并非上策,当务之急是先平息这两团“怒火”。
我让两个孩子坐下,闭上眼睛,深呼吸,双手抱住胸口,感受自己的内心。待他们冷静下来,这才向我讲述事情的经过。
原来,课间小A与同学玩耍时嘀嘀咕咕,小B误以为是在骂她。小A经常说脏话,小B多次提醒,小A却充耳不闻,甚至有几次还诅咒小B的家人,这让小B忍无可忍,于是操起一根棍子追着小A打。
担任班主任十多年,我经常听到孩子哭诉“老师,他骂我,给我起外号!”在校园里,孩子讲脏话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的便构成了“语言欺凌”。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们的“语言欺凌”只是开玩笑,不当回事,甚至指责自家孩子“太脆弱”“小心眼”“开不起玩笑”。
然而,研究表明,语言欺凌绝非如此简单。长期遭受语言欺凌的孩子,不仅情绪和心理会发生变化,严重的还会影响大脑结构。
哈佛大学马丁泰彻博士的研究发现,孩子若总处于语言暴力之中,他们大脑的胼胝体、海马回和前额叶会发生改变,自觉切换为“求存模式”,养成懦弱自卑的人格。
语言欺凌成因
语言欺凌的成因多样,涉及多种心理学原理:
其一,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孩子尚未学会有效处理愤怒、沮丧或焦虑等负面情绪,于是通过攻击性的语言来宣泄。
其二,模仿与学习。孩子可能在家庭、学校或社会环境中目睹他人使用语言欺凌解决问题或表达不满,从而加以效仿。他们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包括家长、老师、同学或媒体中的角色,模仿不良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倘若孩子长期身处充满语言暴力的环境,就更容易习得这种负面的沟通方式。
其三,寻求关注。当孩子在正常交流中难以获得足够关注时,可能会借助负面、引人注目的语言行为来吸引他人注意。若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归属与爱、尊重等未得到满足,便可能通过不良行为,包括语言暴力,来试图引起关注或满足自身需求。
其四,自尊心受挫。语言欺凌者往往自身存在某种“虚弱”,为了弥补这种“虚弱”,他们通过攻击他人来获取自我肯定。
正如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所指出的,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卑感,当面对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且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自卑感可能发展为自卑情结。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隐藏着急需掩盖的自卑感。语言欺凌的本质便是通过打击他人来掩饰自卑,追求某种优越感。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比如在学习、社交等方面遭遇挫折时,就可能通过攻击他人来提升自尊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具体原因需综合考量其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和成长经历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原理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孩子语言欺凌行为的产生。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教育者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举措来预防和纠正孩子的行为。
应对措施
面对孩子多次出现语言欺凌行为,家长可以这样应对:
引导正确的情绪表达和管理。帮助孩子识别自身的情绪,如生气、嫉妒等。可以借助情绪卡片或故事,让孩子明晰不同情绪的表现。教导孩子合适的情绪宣泄方法,比如运动、写日记、画画等,而非通过欺凌他人来发泄。
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在家庭中出现语言暴力、争吵等不良行为,为孩子营造文明、和谐的语言环境。
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分享等方式,让孩子换位感受。例如,模拟欺凌场景后互换角色,让孩子体验被欺凌的痛苦。讲述语言欺凌的案例,如 2021 年,一位男子因语言凌辱另一男子“总是傻逼把钱借给我”后,被对方用石块砸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此类因语言欺凌引发祸端的案例数不胜数。
建立规则意识。明确告知孩子语言欺凌是不被允许的行为,设定相应的家庭规则和奖惩机制。若孩子违反规则,给予相应的小惩罚,如减少娱乐时间;若孩子表现良好,遵守规则,则给予奖励,如带孩子去看喜欢的电影。
相对行为霸凌,语言欺凌更为隐蔽,也更具迷惑性。但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采取恰当的措施,就能帮助孩子远离语言欺凌,让他们的心灵在温暖与善良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