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正是读书好时光,每天读书、更新公众号、遛娃、晨练、做家庭“煮”妇。
最近读了于永正老师教育文集《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书中这些文字是如此熟悉,如此打动人心。这本书可以看出于永正老师的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更能读出于永正老师的性格和为人。
把自己教成孩子
于永正老师在书中提到,如果说,我在教学中取得了一点成功,原因之一是我有一颗童心。用学生的话来说,我是他们的“大朋友”;用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于永正和学生相似”;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我“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
“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就容易理解孩子。教育需要理解,理解是爱的别名。
2011年大学毕业后,今年是我教语文的第十三个年头。除去休产假的那段时间,算下来,我做班主任也有十多年。
这些年,我越来越能走进后进生的内心。学生偶尔犯错,我也很少发火,因为我曾经犯错,老师的一句“我相信你”,至今还温暖着我的心。
为什么我对午休时,拿起枕头和同学大战几个回合的孩子,不予以斥责。因为当我请孩子过来办公室,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一个勇于认错的孩子,这份勇气应该得到赞许。我相信他已经知道未来要怎样做了。
看到卫生间的水龙头漏水,孩子试了几次也关不了阀门,于是身体猛扑上前去,试图堵住口子。看着孩子全身湿漉漉的,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我没有责备孩子弄湿了衣服,而是笑着问“你是要学英雄黄继光,去堵枪口吗?”。说完,我随即打电话,通知家长送衣服过来。
衣服湿了,可以换。孩子那颗乐于助人的心要是凉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捂暖。
回归儿童
“因为童心未泯,所以我备课时,常常觉得自己就是小学生。怎样导入能吸引学生?怎么处理能有趣味性?怎样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让学生感受?”
“备课时,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两个人——一个是“老师的我”,一个是“学生的我”。多年来,我一直按“学生的我”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锻炼自己,规范自己,字在进步着,朗读水平在提高着,文字修养和思想修养在提升着。”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民主平等、妙趣横生,具有游戏化、生活化、情趣化的特征。
请看他在执教《杨氏之子》时的一个课堂片段:
师:你们真不简单,这首词我们学过一年多了,你们还记得这么清楚。(大屏幕出示《杨氏之子》一文,生都不约而同地注视屏幕)今天这篇课文你发现与我们上次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一篇古文。
师: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
生:古文比现代文简洁。
生:像古诗一样凝练。
生:故事有趣,但不好读。
师:同学们,学好古文能增长很多知识。我们不但要把唐诗、宋词、元曲学好,还要学一些文言文。于老师小时候上学没学好古文,至今还感到遗憾。
师(将目光转向大屏幕):谁愿意把大屏幕上的古文读一读?(生纷纷举手,师指一生读。发现有一个地方断句含糊,又指一生读,该生读得很好)同学们要注意啊,梁国是一个地方(师一边读文,一边指导学生断句,反复示范文中人物对话)。
师:下面再请一位同学大声读。(生读完一句,师指导,再示范,让这位学生读,直到读完)很好,太棒了,完全正确!
再请一位同学读。你读,要超过女同学啊。(像指导女同学一样,再指导第一句。待读完一句,让全体同学一起读第一句,再让男同学接读。)
师:不错。请坐下。再听我读一遍。现在你们都不要看书,看于老师的脸。(师一边读,一边通过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杨氏之子”,“子”是个小男孩,读的时候,心情是轻松的,是高兴的,要好玩。因为是小孩的事。(师又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
于老师设计的这一指导学生读书的环节,从“读准、读通”到“读懂”再到“读透、读好”。每个任务看似简单,但于老师预料到学生在完成每一个任务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惑,及时进行指导。
如指导朗读 “为设果”和“儿应声答曰”中“为”“应”的读音,“孔指以示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节奏停顿;体会“家禽”的含义,“父不在,乃呼儿出”背后的意蕴;辨别“惠”同“慧”,此“惠”还有什么意蕴?文中是否有所体现等。
这些学生的疑惑,于老师在教时适时搭建学习支架,给予学生有力的学习支持,有针对性地帮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在课堂中老师配合学生,而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于老师尊重儿童、回归儿童,以儿童之心润泽儿童。正因为心中装着儿童,才会蹲下来看儿童,为儿童成长提供帮助。
学会和家长相处
经常听到同事说“现在的家长很难相处,一言不合就投诉!”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成为老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于永正老师在“学会与家长相处”一章中给出了建议:当家长和学生认为老师是可亲可敬的时候,老师的话才会在学生身上起到教育作用。和家长相处,也要处“心”。多份了解,多份感情交流,多份体谅与关心,就多份教育的希望与成功。
有脾气暴躁、火气大的家长。
一天下午,放学后回到家,我正在炒菜,听到电话铃声响起。我关了火,放下手中的锅铲,出去客厅接起电话。
一按下接听键,我还没说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家长,“地震”般的声音,音量比平时高了几倍。
原来他的孩子课间时,与同学玩的时候,伤到了头,当时其他同学也不知道,也没有告诉老师。
“我家孩子课间时被撞到了,你们老师也不管管,现在的学生这么皮。我在家里。问了他很多遍,他才支支吾吾地告诉我,是课间和同学玩时受伤了。”
我没有马上反驳家长,而是先让家长把话说完。话说完了,这位家长的气也小了许多。
有时候,应该让家长把话说完,“火气”得到宣泄,才会进而熄灭。
我先同理他的情绪,“确实,我也是妈妈,看到孩子受伤了,我也和你一样会很心疼。您反映的问题,我们也会重视。”
电话那头,家长的情绪缓和了一些。
我指出,在学校我们经常强调课间不能追逐打闹,这样容易伤害别人,伤害自己。我肯定孩子,太坚强了,坚强得让人心疼,磕伤了也不说。明天到学校,我也会再次强调孩子安全事项,遇到问题要学会表达出来,学会求助。
我对家长提出建议,可以先跟对方家长沟通,沟通完,如果需要我们协调,可以联系老师。
接着,我真诚地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孩子不愿意说出来,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有关。我说这句话,也暗含了对他刚才鲁莽言行的批评。
与家长相处时,多份了解,多份感情交流,多份体谅与关心,就多份教育的希望与成功。
于老师说: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老师一旦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的目光就像雷达似的,无时无刻不在追随着老师,并不由自主地、潜移默化地模仿老师的行为。
教师的“无字之书”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让自己的“书”更加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