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2024:那些值得记录的第一次
文摘
财经
2025-01-02 15:00
北京
2024年结束了。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历史长河中,2024年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甚至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一方面,资本市场经历了历史级的探底和反转,拉长周期来看,这很可能是一轮经济中周期(基钦周期)的底部。就像我们在年中的内参里讲的,《错过2024,可能再等3-5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面对近三年的周期性出清以及近三十年的结构性拐点,中国经济做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历史抉择,这些破冰式的改变不仅会显著影响2025年经济和市场的轨迹,还可能深刻的影响未来十年甚至更长周期内的投资逻辑。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2024年经济和市场层面最值得关注和记录的几个“第一次”。2024年8月30号,央行历史上第一次宣布在二级市场买入国债,这是央行扩大资产购买的重要突破,标志着货币投放方式和货币政策取向进入新阶段。央行是宏观上的最后贷款人,在任何经济体中都是兜底经济的最后一道屏障。当经济面临困难时,央行可以通过对重点领域的资产购买对经济和市场提供强力兜底。这一方面可以直接缓解重点领域的资金压力,通过近乎无限的资金支持有效解决经济中的痛点,避免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整个经济的基础货币投放,通过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压低利率、刺激经济,提振市场信心,可谓一举两得。从全球来看,购买国债是最常见的央行宽松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这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支持政府加杠杆,稳定经济。比如,日本央行目前持有日本国债近580万亿日元,占其总资产的80%左右。美联储目前持有4万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最多时接近5.8万亿美元,占总资产的60%以上。相比之下,我们过去一直非常忌讳央行给国债融资,除了2007年置换外汇储备的1.35万亿特别国债之外,基本从来没有大规模买卖国债,但这一切从2024年8月开始破冰了。截至11月,央行已经购买了1.1万亿国债,这是目前政府加杠杆最重要的底气,也是我们反复强调不要发愁钱从哪里来的核心原因。更重要的是,央行此举还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必要的时候央行会出手购买特殊资产,不仅限于国债。从全球来看,除了买国债之外,各国央行还有很多其他资产可以选择,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类:一是买房地产相关资产。比如,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举买入MBS,避免违约连锁反应,既稳定了楼市,又稳定了金融体系,到现在美联储表上还躺着2万多亿美元的MBS。二是买股票市场相关资产。比如,日本央行从2010年开始大举买入挂钩日本股市的ETF基金,十多年下来持有市值已高达37万亿日元,高峰时占到股市总市值的5%以上。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我们可以见证第一次买国债,未来也可能见证更多的破冰。2、第一次在中央层面提“稳住股市”,第一次专门创设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市在今年12月政治局会议上,我们第一次在中央最高级别会议中看到了“稳住股市”这样的提法。要知道以前股市相关内容基本不会出现在政治局会议中,更别提这么直接的维稳要求。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在宏观政策中的决策权重大幅提升,过去几年的熊市已经触及政策底线,也触发了救市的兜底期权。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救市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2024年9月底,央行宣布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和“互换便利”计划,前者是为上市公司回购自家股票提供信贷支持,后者是为非银机构买股票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这是央行第一次通过专门的“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的创新工具为股市提供资金支持。虽然还不是像日本央行那样直接买股票、买ETF,但也是一个重大突破,不仅是眼前的这3000亿和5000亿,更重要的是其潜在的兜底信号。举个例子,如果未来有必要,央行完全有可能为未来的平准基金提供资金支持,甚至直接像第一次买国债那样第一次买入股市的ETF。3、第一次常态化发行特别国债,尤其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实体经济来说,央行的货币政策相当于“加水”,财政政策相当于“加面”,真正要把经济拉起来还要靠加面,加水只是为了加面创造更好的流动性环境。在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去杠杆的背景下,加面的重任只能落在政府部门身上。而从政府部门内部来看,地方政府的表内外杠杆率加起来其实不低了,加杠杆主要还得靠中央政府。在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我们的财政赤字预算相对稳健,所以表内没有太多空间去发一般国债和地方债,只能通过表外的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加杠杆。以前主要是靠地方专项债,期限较短,而且不便于管理,从2023年开始重心明显转向特别国债。2023年只是在年底临时增发1万亿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2024年才是真正常态化发行特别国债的第一年,截至目前累计发行超1万亿。虽然受到土地出让金下滑、经济走弱等现实因素的掣肘,特别国债的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但这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开始,标志着财政政策已经转向更加积极的扩张态势,相信2025年的力度会更大。4、10年期国债利率第一次跌破2%,房贷平均利率第一次跌破3.5%,股债比价第一次跌破27%,创历史新低我们在“宏观+”投资体系中反复强调一个逻辑:宏观政策看似是主观决定的,但本质上还是客观经济基本面倒逼出来的,既是原因,更是结果。我们的宏观政策在2024年出现重大变化,本质上还是因为超常规的基本面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人口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私人部门去杠杆,而这两大变化集中体现在了一个变量上,那就是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