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市场一致预期总结中,我们给大家梳理了目前市场对于海内外经济、市场的不同观点,有投资者希望了解更底层的逻辑和数据,使用批判式的思维深入的学习机构的思考方式。
恰好昨天海关总署发布了11月的进出口数据,由于数据波动较大,市场对此产生了很明显的争议,尤其对是否存在“抢出口”现象存在明显的分歧。这个数据和数据分析的逻辑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今天我们就结合昨天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以及各家机构的判断逻辑和结论来做个案例分析。大家注意,我们今天的重点不在于分析数据,而在于分析市场主要机构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逻辑和推导,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进出口数据,不同的机构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在开始分析之前,需要先做个简单的介绍。所谓的“抢出口”,是指海外尤其是美国的批发、零售商,为了应对特朗普可能会提高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政策,在特朗普上任之前提前增加订单的行为。
从客观维度上来说,11月出口环比增速放缓,当月同比增速回落,进口弱于出口。
认为不存在“抢出口”效应的机构有:中金、海通证券、华创证券、民生证券、长江证券。
中金认为10月份出口增速的提高是因为此前台风影响了航运,在这种挤压出口需求一次性释放之后,11月数据环比偏弱。由于10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为8.1%,11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为8%,回落幅度较小。因此中金得出的结论是不排除有少量“抢出口”效应,但在宏观上尚未成为主导因素。
海通证券认为11月出口同比数据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较高,主要是对美出口更积极。虽然海通证券没有明确提到当下“抢出口”是否存在,但从行文来看,他们认为当下并没有“抢出口”,不过未来“抢出口”效应会继续支撑外需。
华创证券根据11月PMI显示出口订单加速回暖,且对实际出口有3个月领先的规律判断,到明年一季度才会有“抢出口”效应。
民生证券认为市场预期的“抢出口”效应暂未体现。由于受美国关税威胁较大的通讯、机械、运输设备等产品,生产周期更长,再加上11月PMI新出口订单的抬升,抢出口效应大概率会体现在明年年初。
长江证券从高频货物发运和运价表现出发,认为“抢出口”效应尚未显现。
认为存在“抢出口”效应的机构有:广发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华泰证券、国盛证券、平安证券。
广发证券鉴于10月出口受异常因素影响,因此将10-11月增速合并计算,在这种计算方式下,10-11月出口增速为9.6%,出口的同比数据就由单月回落变为连续上涨。不过广发只简单提到了企业存在“抢出口”的动能,但并没有提到这种效应显著影响了11月的出口。
兴业证券基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环比强于季节性,且强于整体出口增速的数据,认为“抢出口”已经启动。
浙商证券认为抢出口正在逐步显现,理由是进入四季度以来,对美出口当月增速抬升明显。
华泰证券认为11月对美出口增速较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8%,在主要国家或地区中相对靠前,表明当前出现明显的“抢出口”效应。
国盛证券认为对美“抢出口”已有初步显现。一是参照历史来看,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加征关税落地之前1-2个月,二是11月对美出口同比增加8%,仅比10月对美出口同比8.1%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虽然弱于季节性,但差距显著小于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除此之外,美国港口拥堵情况显著抬升,制造业PMI自有库存大幅增加,都表现美国厂商可能在“抢进口”和提前囤货。
平安证券认为从国别来看,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拉动进一步提升;从产品看,上一轮中美贸易摩擦被重点加征关税的计算机、纺织鞋服等对中国出口的拉动增强。历史经验表明进出口商对加征关税的预期越强,筹备越早,抢出口效应的带动越强。
介绍完不同机构的观点,大家也可以发现:数据确实是客观的,但是看什么数据,怎么计算数据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看单月同比,那么出口同比回落,但11月对美国出口同比8.1%的增速仅比10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增速回落幅度小于对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增速回落幅度。
如果看10-11月合并同比,那么出口仍然强势。
如果看11月环比数据,那么有的机构认为强于季节性,有的机构认为弱于季节性。这个季节性的定义明显有待商榷。
如果看历史,那么被美国重点征收关税的产品生产周期更长,但这些产品在11月对出口拉动的增速明显偏强。
仔细推敲上述的逻辑,大家会发现核心的问题:11月的数据确实显示对美国出口数据强于其他国家。但这种强势一定来自于“抢出口”吗?
12月是美国圣诞节,批发商和零售商都会提前从中国订货,以满足节日消费需求。最近半年美国制造业的各个环节都在补库,随着房贷利率的降低,美国房地产也在复苏。
这些机构又如何确定对美国出口的强劲不是来自于以上的原因呢?
在投资的时候,投资推导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机构研究向来追求逻辑严密和数据,但其实充斥着很多“理所当然”的逻辑。如果大家只看结论,不去仔细思考推导的过程,就很容易被带偏。……
会员戳这里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