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陈群元
差点被拆除的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占地约39.8公顷,至今仍保留“西三坊、东七巷”的里坊格局,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近代名人聚居地、闽台渊源彰显地”,获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
西文庙坪,也是长沙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西文庙坪东至黄兴南路、西至湘江路、北至人民西路、南至西湖路,占地约33.66公顷。西文庙坪的命运会是如何,是如其他古城区一样被拆除而消亡,还是如三坊七巷一样被保护而复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描绘的古代佳人思恋读书郎的绝美意境就在西文庙坪。
20世纪初的长沙府学宫(图源:网络)
西文庙坪因古代长沙府学宫所在而得名,曾有辉煌荣耀的历史。学宫是古代官办学校, 自唐以后,文庙(孔庙)与官学结合,行“左庙右学”之制,故老百姓习惯把学宫称为文庙。周边的修文街、学宫门、登瀛桥、东学巷、西学巷等街巷均由此得名。长沙府学宫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宰相王安石曾作《潭州新学》相贺,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为古代长沙府辖12个县州的最高官办学府。
今天位于西文庙坪的长郡中学前身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创建的长沙府中学堂,以之取代府学,后更名为长郡(长沙郡的简称)中学,因此,百年长郡中学与千年长沙府学宫是一脉相承。曾有郭亮、李维汉、李富春、任弼时、李立三、陈赓、曾三、肖劲光等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求学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
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长沙府学宫图(图片来源:陈先枢先生)
西文庙坪除了学宫、文庙,古代还是官衙集中办公区,曾设有长沙府署,以及同知署、司狱署等附属官厅,留下了二府坪、三府坪、师敬湾(司禁湾)等街名。师敬湾原名司禁湾,系因湖南按察使司和长沙府所辖监狱均设于此,为司禁重地。晚清时期,著名革命党人禹之谟、反洋教人士周汉均曾被关押在此。1930年,杨开慧烈士被捕后,也被狱禁这里。
据民国李抱一《湖南省城古迹今释》载,学政衙门左边有一清军厅,原系同知署,因同知位次于知府,为知府的佐官,俗称二府,分掌督粮、缉捕、江防、水利等;学政衙门右边有一粮捕厅,原系通判署,通判位次于同知,俗称三府,分掌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民国时期,此处成为街巷, 称二府坪、三府坪。今仅存三府坪,二府坪因长郡中学扩建而被拆除。民国时期,曾有省政府、省教育司、省官书报局、监狱署等机构在此办公。
1937年西文庙坪地图(图片来源:陈群元绘制)
西文庙坪既是古代官衙、名人公馆集中区,也是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之所。从留存的街名来看,铜铺街、豆豉园、引铺巷、机坊巷、碓坊里等是当时的商业街巷;唐家湾、黎家坡、纽家巷、傅家巷、王家巷、熊祠巷、陈家井、侯家坪等是当时的居民街巷;百花村、仁美园、望岳园等是当时的青楼街巷;南墙湾则是从南门口进城商贩的摆摊交易之所。
值得提及的是,早在唐代,杜甫人生中最后两年一直在长沙漂泊,曾在西文庙坪靠近湘江边租了一处房子,并将之名曰“江阁”,就是今天的杜甫江阁的来历。
西文庙坪同长沙城一样,历史上遭受了多次兵革之祸。其中,西文庙坪的标志性建筑群,即长沙府学宫就遭受了五次重大损毁。宋末元军屠城,学宫荡毁无存。元代旧址重建。明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率大西军攻陷长沙,学宫又被付之一炬。清顺治四年(1647),始复旧观。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叛军攻占长沙,文庙四周成了马栏。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城,学宫部分楼宇被大炮轰毁。太平军退走后,长沙、善化、湘阴3县士民捐银10万两,学宫恢复如初。1938年,学宫毁于“文夕”大火,仅存道冠古今的牌坊。
长沙府学宫仅存的牌坊(图片来源:网络)
曾经辉煌壮丽的学宫、官府等经“文夕大火”,仅剩下残砖断瓦。大火之后,在西文庙坪这片废墟之上,富人建公馆、穷人搭棚子,街巷大部分恢复,此处兴建了多处富人公馆,形成了唐家湾公馆群。但是学宫与官府等曾经显赫于世的公共建筑群却未曾恢复,属于西文庙坪的历史荣光不复存在。
西文庙坪不幸中的万幸是,得益于规划部门的坚持不懈的坚守,整片街区幸存至今。历版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均将西文庙坪列为重点保护区。
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即1990年版总规)中,划定了一个旧城历史文化区,包含了西文庙坪。在该版总体规划中,提出重点保护旧城垣内的城市格局,对原有道路骨格系统,除少量配合新干道必然拓宽改造外,一般不宜过大变动;要适度保留部分传统民居,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在不破坏环境质量和历史特色条件下,经科学论证后方能建造等规划管控要求。
1990年版总规历史文化保护图
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即2003年版总规)中,划定了岳麓山、小西门、天心阁、潮宗街、开福寺共5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其中,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保护范围为:东至黄兴路,南至城南路,西至湘江,北至五一大道,总面积为90公顷。西文庙坪被划入于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该版总体规划中,对小西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提出建筑维护改造以低层为主,多层为辅,严格控制高层建筑的兴建;改善环境,建筑风貌以青瓦坡顶风火墙为主等规划管控要求。
2003年版总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图
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即2014年版总规)中,划定了岳麓山、古城共2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北至五一大道,东南至白沙路、人民路、建湘路,西至湘江大道,总面积3.1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北至人民西路,南达劳动西路,东至黄兴路、人民路、白沙路、城南路,西临湘江大道,用地面积为1.25平方公里。西文庙坪被划入古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并被规划为历史地段。
该版总体规划中,提出重点控制天心阁至岳麓山北端和南端两条城市景观视线构成的扇形区域,该区域内严禁新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保护旧城肌理和山水洲城城市空间格局。对西文庙坪历史地段,提出重点保护西文庙坪、古潭街、学宫门正街和下黎家坡等历史街巷;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建筑高度均控制在18米以下等规划管控要求。
天心阁至岳麓山扇形视线走廊(图片来源:《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4年修订)》)
正是规划部门的坚持与坚守,西文庙坪得以在房地产大开发中幸存下来。保护西文庙坪历史街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其意义与价值将越大。因为,西文庙坪是长沙古城现存唯一最具有原汁原味“长沙味”的历史风貌街区,是最后一块留存长沙丰富历史内涵和历史文化信息的灵魂空间,是长沙传统民居的活化石,是古城区现存的街巷肌理最完整且规模面积最大的传统街区,是承载山水洲城特色风貌的核心空间。
西文庙坪传统街巷呈不规则的蛛网式格局,犬牙交错之状,具有“曲径通幽”之妙。街区保持了较优美的第五立面,原始的石库门、青砖墙、四合院、过街楼、回楼护栏,清代里巷骨架格局清晰可见。
西文庙坪保留了众多古街巷,有白鹤观巷、白鹤巷、百花村巷、半湘街二条巷、半湘里巷、半湘巷、陈家井巷、成仁街、德厚里巷、登仁桥、登仁桥巷、豆豉园巷、凤栖园巷、傅家巷、古井巷、古潭街、墙畔祠巷、泉嘶井巷、仁美园巷、三府坪巷、上黎家坡巷、师敬湾巷、石狮巷、石井巷、唐家湾巷、通德巷、望岳园巷、文明巷、西陵里巷、文庙坪巷、下黎家坡巷、小桥子巷、孝友巷、新民里巷、熊祠巷、修文街、学院街、学院巷、一人巷、永湘新街、字仁里巷、右石门巷、左石门巷等达40余条。
西文庙坪街巷格局及第五立面图(图片来源:星球引力场)
西文庙坪还保留了不少民国时期的青砖灰墙公馆建筑,为长沙保存较完整的六大公馆群之一,如唐家湾10号、15号、35号、43号、73号、74号、76号均为民国时期的建筑,还有学宫门正街21号为梅景福公馆,人称“梅公馆”,以及泉嘶井91号的彭六安公馆和南墙湾巷78号田奇㻪院士旧居等。
左:梅景福公馆 右:彭六安公馆(图片来源:陈先枢先生)
此外,街区内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长沙府学宫道冠古今牌坊、汉长沙太守韩玄墓、梅公馆旧址、长郡中学西围墙(清学政衙门围墙),还有府学宫、学政衙门、登仁桥、白鹤观、陶侃射蟒台、黄香井、娘娘庙、天妃宫、屈子祠、华光庙、德厚堂、司禁湾,遐龄井、白鹤井、泉嘶井、高井、陈家井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址多处。
西文庙坪历史文化资源点(图片来源: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尤为值得庆幸的是,值此文校稿之际,2024年7月19日,湖南省政府正式发文,公布西文庙坪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西文庙坪虽经规划部门多年的苦苦力保,躲过了多轮拆迁,但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潮、拆迁潮正来势汹汹,西文庙坪何去何从,仍令人担忧。
忧虑之一:缺乏整体保护与发展的顶层设计。西文庙坪之于长沙古城、之于名城保护、之于山水洲城、之于城市更新、之于城市功能,究竟如何定位,才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目前仍缺乏深入研究与总体策划。由于缺乏明确和有效的保护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导致西文庙坪整体日渐衰败,投资进不来,业态无更新,建筑不断老化,环境趋于恶化,居民纷纷外迁,活力逐渐丧失,而且因发展不足,保护压力也日渐增大。
忧虑之二:城市更新的做法简单粗糙。出于节约资金,或缺乏审美,或设计不当,或文保常识欠缺,或无传统技艺,或仅为完成改造任务等多种因素,西文庙历次更新改造,缺少“绣花功夫”,往往流于洗脸打粉的形式,擅长刷墙,将不少历史建筑的青砖清水墙或红砖清水墙清一色地刷白,破坏了传统建筑的风貌,破坏了历史场景,好心办了坏事。
忧虑之三:公馆和文保等公有建筑闲置沦为危房。大量公馆,甚至文保建筑等老建筑因产权不清或缺乏运营,被闲置浪费,年久失修,沦为危房,进而被以消除安全隐患为名,难免被拆除的命运。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一旦被拆除,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就消失了。其实,对待历史建筑等有价值的老建筑,即使是危房,也不是一拆了之,修缮和活化是最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这方面,国内外包括长沙都有很好的成功案例,如曾经被列为危房进入拆除名单的程潜公馆,经修缮后现已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被列为拆除对象的程潜公馆 右:修缮后的程潜公馆(图片来源:网络)
忧虑之四:将原住民纷纷迁走搞商业开发丧失了老长沙味。将原住民迁走,搞商业开发,美其名曰“腾龙换鸟”,成为国内旧城更新的流行模式。这种模式成功者有之,失败者也不少,搞不好,旧城的商业没有做起来,人气也丧失了。近几年来,西文庙坪的许多原住民已经被迁走了,而新的商业业态还没有做起来,街头巷尾显得冷冷清清,万家灯火变成了黑灯瞎火。
曾经破败面临被拆除的福州三坊七巷,经过大力修缮后,其美轮美奂的古城风貌让世人惊艳,也令同样是千年古城的长沙羡慕不已。其实,要不是“文夕大火”,从留存下来的少量长沙老照片,长沙古城的整体风貌也美到令人窒息。
文夕大火前从天心阁拍摄的长沙城(图片来源:网络)
著名学者赵元任1920年拍摄的长沙城
一场大火,让明清时“城池崇屹,甲于他郡”的千年古城长沙成为一片废墟。但历史上,长沙就是屡毁屡兴的英雄之城。当长沙古城不古,到处高楼林立之际,西文庙坪为古城的保护与复兴留下了一片空间、一抹底色、一线可能。西文庙坪是长沙古城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有可能打造成类似福州三坊七巷古城名片的历史街区。
今天,以西文庙坪获批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为契机,长沙又到了历史抉择时刻了,考验长沙的眼光、气魄和手笔。长沙有能力建设452米高的国金中心,难道不能原汁原味修复建好一片33公顷的古城街区?西文庙坪的复兴,我们翘首以盼,拭目以待。
征稿启事
近期,我们受天心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拟组织对天心区近代以来的工业发展情况做详细的调研。
为了更好搜集、整理天心区特色工业记忆,现向广大读者征集关于天心区工业发展的相关线索、图文资料及稿件。
详情请参考:“天心区工业记忆”征集线索及稿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