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悠行
五一路一头是火车站,另一头是湘江大桥,是长沙的颜值担当和集体记忆。如今的五一大道之于长沙,就像长安街之于北京、香榭丽大道之于巴黎一样。
那么,从前——例如1986年吧,这条当年被省绿委、建委授予“全省最美一条街”的道路,又具有哪些时代特色和风貌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这不太久远的时空,与过往握手言欢,慢慢地走过1986年的五一路上。
愿意同行的朋友,走起。
1987年地图
尽管有人调侃昆明是四季如春,而长沙是春如四季,但长沙的春天也有风和日丽时候。我们就在张德兰女士在1986年春晚演唱的《春光美》的优美旋律里,在一个周末的清早从火车站广场出发吧。
托伟人的福,于1977年7月建成通车的长沙火车站,是当时仅次于北京火车站的全国第二大火车站。这让我们这些不蛮高的湘人在仰望火车站钟楼上矗立的火炬时,陡然间觉得长高了几寸。
浩荡春风里,火车站广场人流如织,人们的穿着打扮也变得时尚起来,再不像六七十年代的国人那样穿着单调保守。广场桂花树下,一对打扮时髦的满哥和妹坨走过来了。瘦高的伢子穿着牛仔裤,烫着一头浓密的卷发,而丰腴的妹子则穿着一条碎花裙子,戴着一副蛮拉风的蛤蟆镜,额头上是“一片云”的时尚发型。她以小鸟依人状紧挽着男友,脑壳慵懒无力地靠在他的肩膀上,颇有杨贵妃“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样范。我们就不要少见多怪了,赶紧祝福这对引领时尚新潮流的年轻人吧。
穿过车站路,我们来到长岛饭店前。1978年建成开业的长岛饭店高41米,曾是那时的长沙最高建筑。尽管它的老大地位在三年前就被不远处的主楼高50.8米的芙蓉宾馆取而代之,但眼下还是方方正正地如正人君子一样雄踞火车站广场前。
当时,省内其他地区前来求学和务工的人们挑着行李上长沙,一出火车站经过长岛饭店时,都会立马被它高大上的形象所震撼,那种惊讶和羡慕的感觉只怕跟各级官员在改开初期走出国门参访西德先进生产线的感觉差不多吧。
来到晓园公园前,公园此时还在建设中。这座动工于1984年的小型城市公园,占地3.77公顷,要到11月份才会正式向市民开放。透过栅栏和脚手架,可以管中窥豹地望见园内已初具规模,在绿树掩映中正在建设“友好和平”青铜群体塑像。在这个春天里,我自然不会晓得自己要到二十年后才进入晓园公园。因那年夏天公园的青年湖长满了蓝藻,我受邀来到公园参加会议,会商青年湖蓝藻治理和提质改造方案,才一睹公园全貌。
过了正在建设中的晓园公园,朝路对面南望,那里还是一片稀稀拉拉的高矮不一的建筑。在楼栋之间的一些空坪隙地,勤劳勇敢的不少市民开辟了一块块的菜地。当然他们种菜并不是为了学刘皇叔韬光养晦,而是为了节省家用。此时我们还不晓得,那一片土地会在两年多后生长出一幢高23层顶部有个时髦旋转餐厅的叫做长沙大厦的建筑来。
五一东路 图源/《长沙年鉴1987》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五一路与韶山路交汇处的袁家岭广场。春阳下,广场上在七十年代建的街心花坛姹紫嫣红。此时,没有未卜先知本事的我们自然无法预测,两年后的1988年,为缓解此处的交通状况,这个中心花坛被拆除了,并于次年建成一座两层立交桥,一直沿用至今。
袁家岭广场东北角是建成于1983年的楼高八层的长沙友谊华侨商店。商店呈L型布局,一面朝韶山路,上书“长沙友谊商店”几个大字,另一面朝五一路,两端墙上分别写着“长沙迎宾商店”和“长沙华侨商店”。商店前还有一个小花坛,常年绿意盎然,鲜花盛开。
长沙友谊商店 图源/《长沙年鉴1987》
当时有爱看热闹的市民曾进去逛过,但不看白不看,看了也白看,冇得外汇券或侨汇券,你就是有钞票也买不到东西。那时我们没有想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物资的渐次丰盈,没过多少年,蛮多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透明了,这券那票,这卡那证都被取消了,人们只要有钞票,哪里都可以去买,只要有身份证,哪里都可以去玩。
广场东南角,是开张不久的当时全国最大的书店——袁家岭新华书店。因其书籍门类丰富、营业面积宽阔,除了本地市民外,就是省内其他地区的人都喜欢搭乘火车沿着五一路顺藤摸瓜找到这里购书。
袁家岭新华书店 图源/《长沙年鉴1988》
我们那一代的不少人在少年时代如青蛙一样可以自大兼自嗨地快活,但眼里的天空毕竟只有井口那么大。如孤陋寡闻的我直到高二时,才晓得我们伟大的祖国除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等伟人诗词外,竟然还有唐诗宋词,就是外国竟然还有留着堂客们一样卷发的雪莱的诗歌。因此不久前,我就在这家新开张的书店买了本《雪莱诗选》,几年后,喜欢闲适散淡山水诗的我还在这里买了本《王右丞孟浩然诗集》精装本。
广场西北角和西南角,分别是建于五十年代的煤炭厅大楼和八十年代初建成的市二轻产品大楼。煤炭厅大楼为苏式建筑,主楼高六层,两侧裙楼高五层,向西向北两方伸展。
暮春的阳光渐渐地开得跟街边的杜鹃花一样热烈起来,我们在路边个体户摊位上买了北冰洋汽水和健力宝饮料边喝边继续前行。走完这段1977年建成通车的五一东路,在五一中路经过省物资厅大楼等建筑,就到了韭菜园地域。
迎宾路口东侧是12中(即现在的市一中芙蓉中学),从校园里隐隐传来学生诵读英语的声音。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提出教育“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外语教育了,不像我们那代人读高中时高考英语成绩不计入总分,只作参考分,所以只是胡乱学了一下。怕不记得读音,还都根据各自的理解聪明地用中文标注。据说有的将“英语”这个单词标注为“阴沟里洗”,有的标注为“应给利息”,有的标注为“硬改历史”;又据说几十年后,“阴沟里洗”的成为了菜贩子,去卖菜时先将菜放在阴沟里洗一洗,“应给利息”的成为了银行职员,一天到晚给储户算利息,只有“硬改历史”的最有出息,成为了政客。当然这是个段子,不过是说明那时的学英语和彼时的学英语不可同日而语罢了。
12中的对面是高墙深院的老省政府,门口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警卫站岗。其实在韭菜园地段,还有东区政府(现芙蓉区政府)大门就开在韭菜园巷这条巷口上,只因其建筑远远比不上老省政府高大威武,不太起眼而已。
好了,五一中路爬到离建湘路不远的地方,就给横穿马路的铁路给拦住了。不时会有一列蒸汽机货运列车慢腾腾地驶来。马路上东、西两端拦上栏杆后,那些正在行驶的蓝白相间的普通公交车或绿色的铰接式两厢公交车、上海牌小汽车、解放牌货车、带军绿色帆布蓬的吉普车、俗称“叭叭叭”的三轮摩托,以及踩着三轮车、拖着板车、骑着单车的人们和徒步者只好停下来,见惯不惊地等着“铁老大”不紧不慢地通过。
五一路道口 图源/长沙市城建档案馆
穿过建湘路,我们算是徒步走完了建成于1978年的五一中路,来到了建成于1952年的五一西路上。这段路人行道上的法国梧桐,和绿化带的玉兰和桂花树自然比五一东路和中路的树木要粗壮高大得多。我们站在树荫下,不约而同地想起该方便一下了。有人一指建成于1968年的湖南旅社,说它的后面小巷里有公厕。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厕所臭也不怕巷子深,不用指引,我们闻着臭气就很快找到了厕所。从公厕出来,大家跟“无官一身轻”一样一身轻松,干脆步入了东庆街。
在东庆街的周围,还有许多古朴的背街小巷,如浏正街、古家巷、落星田、藩正街和藩后街等等,它们与其他街巷一起延续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在小巷深处,不时传来“小钵子甜酒”的悠悠叫卖声或“收报纸酒瓶子脚鱼壳子”的粗犷吆喝声。
如果说五一路是长沙的一条金腰带的话,那么,路两侧的背街小巷就是挂在它上面一圈叮咚作响的钥匙。只有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这些街巷麻石路上,才能开启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脉搏、感受市井烟火的门扉。
1986年春天的东庆街,正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缭绕着喧嚣市声。什么时装店啦,裁缝铺啦,米粉店啦,铁皮筒作坊啦,理发店啦、南货店啦、音像店和卖花圈香烛寿衣的店铺啦等等,应有尽有。在小街街角屋檐下,还摆着一些摊点。有炸臭豆腐的、卖槟榔香烟与泡泡糖的、卖老鼠药和狗皮膏药的,修鞋修伞修单车兼配钥匙的,不一而足。
相见不如怀念,打工不如练摊,千万不要小看街边屋檐下的一个槟榔、香烟摊子,听说赚的钱可以养活一家人呢。街上的行人有的买了包走私来的三五牌香烟,有的以讨好的口气央求老板多放点桂子油,买了包槟榔壳子,边走边欣赏着街景。
虽然社会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但是街面上,还是有不少烟蒂、槟榔和泡泡糖渣子。我们对乱扔垃圾的行为不至于像犹太人对希特勒、打工人对恶意欠薪的老板那样深恶痛绝,但看了也不蛮舒服,只得一路提醒着自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做“稀下”族,很快从东庆街拐上藩后街,经过老市政府(现市公安局大院)后院院墙外,从以前叫大寨路现在叫蔡锷路的路口出来,再走过长沙饭店门口重新回到五一路上。
此时在五一西路与蔡锷中路交叉路口西北角的息机园巷口,21层的蝴蝶大厦正在建设中,它以66.9米高度即将在一年后成为当时长沙的第一高楼。眼下它即将封顶,透过林立的脚手架,可以隐隐望见其外形确实状如展翅欲飞的蝴蝶。不少市民第一次看见这样高的建筑,都驻足仰望高楼,如看西洋镜一样啧啧称奇。我们自然还不会晓得,蝴蝶大厦开业后,此后在大厦中开办的航空歌厅,将开启闻名全国的“长沙歌厅文化”。
1988年建成的蝴蝶大厦 图源/《长沙年鉴1988》
从建设中的蝴蝶大厦前走过,我们来到了五一路新华书店前。在袁家岭书店3月份开业前,它曾长期端坐在长沙第一大书店的交椅上,现在却只能屈居老二的位子。尽管离名列全国四大书市之首的黄泥街书市只有几脚路远,但进出五一路书店的市民仍是络绎不绝。长沙一些年轻人喜欢看的代表了当时思想解放最前沿思考的《走向未来丛书》,不少就是在这家书店淘来的。由于这里地处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一些谈爱的年轻人还将书店作为约会的地点。
走过外墙上部漆成红色的始创于1953年的新华楼削面馆,我们来到老杨明远眼镜店前。
据说早在明万历末年,老杨明远眼镜店由杨姓商人在长沙开业,其店名“明远”是取“眼光明亮高远”之意。近视的我一年前曾在这家店子配了副黑框玻璃眼镜,戴上后朝人行道的桂花树望去,哇,世界原来有这么清晰,树叶子是那么轮廓分明纹理清楚。只是从前看从大街上梦一样飘过的摩登女郎是一片朦胧美,但戴上眼镜后,却看清了人家脸上的雀斑或青春痘,这叫我有些微微失望。刚开始时我只敢在看电影、电视时戴,后来发现戴眼镜不但不用担心被人斥之为“臭老九”,或调侃为“四眼狗”,而且俨然成了知识和人才的象征(那时候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就堂而皇之戴着眼镜招摇过市了。
漫步到前身为中苏友好大楼、又在1967年曾一度成为湖南高司总部(高等学校红卫兵总司令部)的省科技情报所前,我们只是瞥了一眼这栋有着上拱式门窗、楼顶中间为尖顶的有些另类的建筑,就把它抛在了身后。我们那时自然不晓得九十年代初它成为了市口腔医院。
还很少被俗虑污染的我们来到了黄兴路(以前称为大庆路)和五一路交汇处的五一广场。广场四周的建筑,如省供销合作社(有市民戏称为合作庙)、湖南剧院、银星电影院、湘绣大楼、五一路百货商店、市五金交电公司等等,有老师带领大家已经穿越过一回,作了精彩而全面的展示,我们就走马观花走过五一广场吧。
不过且慢,广场的中心花坛还是值得一看的,因为花木扶疏的花坛不久就将“黄鹤一去不复返”了。两年后由爱国侨胞彭立珊先生捐建的五一广场地下通道正式开通,五一广场实现了人车分流,拥挤的交通得到缓解。
还记得拆除于1979年的广场语录碑的语录内容吗?大家记了半天,只记得三副语录,即: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都说高手在民间,哪位高手能告诉第四副语录内容吗?我们在此拱手预谢了。
上世纪70年代时的五一广场
过了五一广场,我们登上了连接太平街和西长街的城市首座人行天桥。这年的春天,在深邃的太空,苏联联盟号宇宙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在遥远的墨西哥,第13届世界杯准备就绪,著名的马拉多纳上帝之手大戏即将上演;在国内,全国人大批准了七五计划并审议通过了《外资企业法》和《义务教育法》;在长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在五一西路天桥上,我们正感受着社会转型期的时代气息和城市发展的新风新貌。
在和煦的春风中,我们站在天桥上举目西望。此时,河西还没有市交警大楼,离它鹤立鸡群一般耸立在荣湾广场东北角还有十一年。蔚蓝的天空下,岳麓山层峦叠翠,万木竞秀,这座城市的天际线还是那么悠远。
征稿启事
近期,我们受天心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拟组织对天心区近代以来的工业发展情况做详细的调研。
为了更好搜集、整理天心区特色工业记忆,现向广大读者征集关于天心区工业发展的相关线索、图文资料及稿件。
详情请参考:“天心区工业记忆”征集线索及稿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