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花鼓戏——长沙的艺术名片

文化   文化   2024-08-30 19:30   湖南  


文/刘曙文


长沙花鼓戏是以长沙方言为舞台语言,由乡村劳动山歌、传统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清乾隆、嘉庆年间,逐渐向演唱、戏曲方向发展,清代末叶形成了多流派的长沙花鼓戏体系,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


20世纪中叶,多流派的花鼓戏在频繁的艺术交流推动下逐渐融合,形成了花鼓戏演唱、道白均统一以长沙方言为舞台语言的长沙花鼓戏。长沙花鼓戏也是长沙的一张艺术名片。




长沙花鼓戏的特点


长沙花鼓戏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长沙花鼓戏的表演艺术特点是朴实、明快、活泼。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舞台上演员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善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



长沙花鼓戏主要伴奏乐器是“花鼓大筒”。花鼓大筒是花鼓戏传统的主奏拉弦乐器,形似二胡,因琴筒较大较粗而得名。花鼓大筒以竹筒蛇皮制作,音色清亮而浑厚,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


大筒


大筒历史悠久,古代称“古角”,唐代诗人岑参所书写“中军置酒饮归客,古角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古角在唐代已开始流传。大筒是古代军队中的号角,也是古代贵族王侯和土官仪仗队中的乐器。长期以来,大筒这种乐器随着鼓吹乐在民间广为流传。到了近代,古角才更名为大筒。花鼓大筒伴奏长沙方言演唱花鼓戏独具韵味。花鼓戏伴奏乐器还有杨琴、笛子、二胡、中胡、琵琶等。


长沙花鼓戏伴吹奏乐器还配有唢呐。唢呐分大唢呐和小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的民族传统双簧木管纯律乐器。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唢呐


唢呐音调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采用唢呐伴奏长沙方言演唱长沙花鼓戏,增添了花鼓戏舞台的热闹气氛。花鼓戏打击乐器有堂鼓、大锣、大钞、小钞和小锣等,击拍的是“可子”(即长方形的梆子)



长沙花鼓戏的发展


花鼓戏早期并无专业戏班,也无专业艺人,逢年过节花鼓戏业余爱好者相邀聚演,自唱自乐,后逐渐形成了半农半艺的季节性的花鼓戏班。


长沙花鼓戏的产生和形成都在民间,受到封建士大夫的歧视,不能进城演唱。清官府曾视为淫戏,严令禁演。1909年(清宣统元年)长沙城曾贴有禁演花鼓戏的“四言训示”:“省垣首善,敦俗为先,淫戏卖武,谕禁久宣。花鼓戏艺人常被禁演处罚


但花鼓戏艺人仍然坚持以木板稻草搭简易舞台,作流动性演出,所以花鼓戏班子曾一度被称为“草台班”。草台班的称呼后来延伸到临时拼凑起来的各类演出团体。


上世纪80年代,文艺界对演员私自参加草台班演出的称之为“走穴”。1994年9月,红遍全国的样板戏电影戏曲片《沙家浜》中阿庆嫂扮演者、著名京剧演员洪雪飞在参加新疆一次“走穴”演出时,途中意外惨遭车祸,命殒戈壁,令人扼腕叹息。


民国后期,禁令逐渐放松,长沙花鼓戏才开始有剧团正式公演。1947年,花鼓戏艺人何冬保、张汉卿等10余人向长沙市政府备案后正式挂牌公演。至此,长沙花鼓戏才有了合法地位


解放初期戏班子


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艺术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53年3月正式成立了长沙花鼓戏剧团


剧团成立后,却没有自己固定的演出场地,束缚了花鼓戏事业的发展。花鼓戏艺人深明大义,纷纷捐献出自己多年积蓄,于1958年,集资兴建了红旗剧院(原中山西路民众剧院),建立了花鼓戏剧团演出场地,为花鼓戏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同时,依靠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挖掘、改编,重点加工整理的有《刘海砍樵》《芦林会》《阴阳扇》等五十个剧本




经典名剧《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是长沙传统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又称大砍樵)中最精彩的一段,也是长沙花鼓戏的经典名剧之一。剧中讲述了常德武陵樵夫刘海与狐狸精胡秀英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孝顺等美德和追求忠贞爱情、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此戏载歌载舞,故事脍炙人口,一直广为人们传唱。多次获得全国、省、市戏曲演出奖。曾赴美国、瑞典、丹麦、日本等国演出,引起巨大轰动,在华裔、华人、华侨群体中广为传唱,外国友人也赞不绝口。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李谷一、姜昆演唱花鼓戏《刘海砍樵》中经典唱段,“……海哥哥你带着我往前行哪嗬,走啰嗬,行啰嗬,走啰嗬,行啰嗬……”,更是使花鼓戏《刘海砍樵》唱段传遍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打铜锣·补锅》轰动京城


长沙花鼓戏《小姑贤》《兰桥会》《喜脉案》《乡里警察》《作田汉子也风流》等剧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打铜锣》《补锅》《喜脉案》《送货路上》《野鸭洲》等长沙花鼓戏,还被拍成电影戏曲艺术片在全国公映,到广泛好评。


1965年7月,长沙花鼓戏《打铜锣》《补锅》 两个剧目,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中南五省市地方戏剧汇演,获得地方戏剧汇演的优秀剧目奖,并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电影戏曲艺术片《打铜锣·补锅》


周恩来、陶铸等中央领导接见《打铜锣》《补锅》剧组演职人员


《打铜锣·补锅》导演是从香港凤凰影业公司回到内地的著名导演王为一,摄影师同样是来自香港的沈民辉。该片从拍摄到出片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珠江电影制片厂最快的拍片速度。1965年10月,《打铜锣·补锅》到北京参加国庆全国优秀节目展演,一举轰动京城。该片随之在全国上映,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打铜锣·补锅》还被收录进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经典名剧《打铜锣》


长沙花鼓戏《打铜锣》剧本是根据柯蓝小说《三打铜锣》改编


柯蓝,笔名亚一、木人,原名唐一正,1920年生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毕业,1937年参加八路军,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长期担任新闻文化工作,先后任延安群众报社记者、主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柯蓝与周立波、康濯、蒋牧良并称湖南省文学界“四大巨头”。柯蓝时任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当时中央号召作家回原籍体验生活、搞创作。柯蓝积极响应号召,从上海回到湖南,潜心从事专业创作。


柯蓝在长沙洞井铺写作的小说《三打铜锣》作品发表后,受到文学艺术界高度赞誉,后由长沙花鼓戏戏曲编剧李果仁改编为花鼓戏《打铜锣》


李果仁,笔名戈人,安化县金鸡乡人,1949年入湖南革命大学学习,曾在益阳军分区宣传队、湖南军区文工团、省戏曲工作室、省花鼓戏剧院等单位担任演员、戏剧辅导和编剧工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


长沙花鼓戏《打铜锣》,塑造了蔡九、林十娘两个典型人物形象,肯定和赞杨了保护集体利益的蔡九哥,揭露和批评了有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的林十娘。在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剧主演为凌国康、李小嘉,这两位演员都是长沙花鼓戏名角


剧中蔡九哥一角饰演者是省花鼓戏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凌国康。凌国康舞台表演诙谐幽默,朴实自然,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演唱高昂,充满激情,曾创下七句唱腔一气呵成的纪录,在花鼓戏舞台和影视银屏上留下了许多观众喜爱的角色。1964年在《打铜锣》中塑造的蔡九这一憨厚、幽默、富于韧性的艺术形象,随着电影《打铜锣》的发行,影响极大,可谓家喻户晓,“蔡九癫子”之名风靡全国。


图为《打铜锣》中凌国康饰演蔡九。凌国康是一位出色的花鼓戏表演艺术家,1987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优秀尖子演员称号,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


《打铜锣》剧中林十娘饰演者,是时年仅21岁的花鼓戏青年演员李小嘉。她成功突破年龄差距难度,将一位泼辣能干又有点自私的农村中年妇女——林十娘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加上轻快活泼的曲调以及笑料迭出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广大观众。《打铜锣》迅速成为我国观众最喜爱的优秀戏曲艺术片之一,李小嘉也因扮演“林十娘”一角而为全国观众所熟悉。剧中的“蔡九癫子”“林十妹子”“秋收季节,鸡鸭小心”,当年已成为长沙市的流行口头禅。


《打铜锣》也可以说是李小嘉的成名之作,也为她日后成为湖南人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奠定了基础。


图为《打铜锣》中李小嘉饰林十娘。李小嘉,湖南长沙人,上世纪60年代投身花鼓戏事业,工青衣、花旦,在花鼓戏艺术的海洋里遨游了一辈子,1965年以《打铜锣》饰演林十娘一举成名,获全国优秀演员奖。1970年,李小嘉主演以花鼓戏形式移植的的样板戏《沙家浜》中的阿庆嫂,获得一致好评。在4年时间里,花鼓戏《沙家浜》演出700多场,场场火爆。李小嘉成为家喻户晓的湖南“阿庆嫂”。


李小嘉的代表剧目还有《打铜锣》《野鸭洲》《沙家浜》《送货路上》等。她细腻生动的表演,娴熟醇厚的唱腔,字字传情,句句动人,在花鼓戏的艺术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舞台形象,1989年由文化部批准为全国尖子演员,1992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4年,60岁的李小嘉饰演了湖南本土情景电视连续剧《一家老小向前冲》中的“严婶”一角,她把“严婶”塑造得栩栩如生。在她逛街时,常常有热心的年轻观众热情地喊她“严婶子”;而年纪大点的观众,则会笑着喊她“林十娘”,这也是观众对她表演的极度认可。


李小嘉曾任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剧协副主席、荣誉副主席,湖南省第四、五届人大代表,并连续担任全国第四、五、六、七届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18年5月,她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图为2019年11月作者参加《快乐老人报》海上嘉年华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之旅活动与李小嘉老师合影。



经典名剧《补锅》


《补锅》剧本原名《补大缸》,作者是湖南衡阳文化馆的编剧唐周


1964年,为迎接中南五省市地方戏剧汇演,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编剧徐叔华执笔改写《补大缸》为现代花鼓戏《补锅》。徐叔华是传唱全国的名歌《浏阳河》的词作者,曾任湖南省戏曲研究所副所长,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补锅》以幽默、诙谐的喜剧手法,描写了农村少女刘兰英,爱上补锅匠李小聪,受到妈妈的阻拦,通过巧妙的安排,改变了刘大娘看不起补锅匠的世俗偏见。它巧借戏剧冲突,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从平淡无奇的普通生活中挖掘了生活潜在的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显现出鲜明的时代氛围。


《补锅》音乐优美动听,载歌载舞,富于喜剧气氛。由于剧本好、导演强、演员精,《补锅》在长沙一公演便广受欢迎,剧中钟宜谆饰刘大娘,李谷贻饰刘兰英,彭复光饰李小聪


花鼓戏《补锅》剧照 李谷一(中)饰刘兰英 钟宜淳饰兰英妈 彭复光饰李小聪


《补锅》剧中刘大娘饰演者钟宜淳,是资深的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多面手。早在1955年,钟宜淳编剧的长沙花鼓戏新编现代剧目《姑嫂忙》,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就荣获剧本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 


钟宜淳代表作有《补锅》中的刘大娘、《姑嫂忙》中的嫂嫂、《谢瑶环》中的武则天等,创作并与人合作的大小剧本有30余个,如《野鸭洲》《还牛》《姑嫂忙》等,还录制了30多盒录音磁带。钟宜淳参与创作的花鼓戏《野鸭洲》,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在全国公映。她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三届理事及主席团成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常务理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补锅》剧中刘兰英饰演者,是年仅20岁的花鼓戏青年演员李谷贻,她就是日后在中国歌坛上大放异彩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


青年李谷一甜美的嗓音、俊俏的扮相、活泼的表演,使《补锅》增色不少。一句甜美的“手拉风箱呼呼的响”瞬间迷倒了观众。出演《补锅》也让李谷一一炮而红,其甜美的嗓音助她从花鼓戏演员华丽转身,成为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从此由长沙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李谷一是国家一级演员,央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轰动歌坛,除夕之夜《难忘今宵》成了央视春晚经久不衰的压轴歌曲。李谷一在歌唱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唱法和在歌坛上的成就人人皆知,在此不再赘述了。


花鼓戏青年演员彭复光在《补锅》剧中饰演青年补锅匠李小聪。彭复光1960年入湖南花鼓戏剧院少年演员训练班学习,1965年参加《补锅》演出使他名声鹊起。他后来从事编剧创作,参与编剧的花鼓戏《野鸭州》被拍摄成电影戏曲艺术片。


彭复光曾任花鼓戏艺术室副主任、湖南文艺出版社戏剧编辑、社长助理,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彭复光一直在花鼓戏这个行业耕耘,大半辈子都在推行花鼓戏的传播和传承,直至退休。



地方传统文化的瑰宝


花鼓戏蕴含了长沙市井民间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吸收了各种民间艺术的精华,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对长沙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凝聚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8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文化市场兴起,观众的艺术审美情趣发生结构性变化,各种新型文化娱乐观赏活动百花争艳,长沙花鼓戏演出观众上座率急剧下降,演出事业后继乏人。长沙花鼓戏面临生存考验。


2009年,长沙花鼓戏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长沙花鼓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划转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相关阅读

涨知识!旧长沙竟然有这么多行业“黑话”

长沙山歌、三句半、对口词趣闻

地道长沙人也不一定听得懂的长沙话

漫谈长沙方言顺口溜

湘剧名角趣谈:“观音菩萨”也是湘剧艺术家!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表。编辑 | 明明。图源网络。

征稿启事



近期,我们受天心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委托,拟组织对天心区近代以来的工业发展情况做详细的调研。


为了更好搜集、整理天心区特色工业记忆,现向广大读者征集关于天心区工业发展的相关线索、图文资料及稿件。


详情请参考:“天心区工业记忆”征集线索及稿件啦!









“城市记忆CityMemory”平台长期征稿
原创文字、新老照片
请发送chengshijiyiwh@qq.com
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CityMemory
让城市可以阅读,让城市成为一座开放的博物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