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密恐有一疏,文章难亦哉
——读《文心雕龙》指瑕篇第四十一
闫缜尔
古人以文章立世。《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解释说:“立德, 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文章要传之久远,就不得不慎重为文,而慎重起见,就要谨防百密一疏。“指瑕篇”阐述的就是这个问题。
刘勰说,管仲有言∶“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然则声不假翼,其飞甚易;情不待根,其固匪难。以之垂文,可不慎欤!古来文才,异世争驱。或逸才以爽迅,或精思以纤密,而虑动难圆,鲜无瑕病。”管仲曾说:“没有翅翼而能四处飞扬的是声音,没有根柢而能深入牢固的是情感。”但声音不需要翅翼就很容易飞扬,情感不依靠根抵也不难牢固。根据这个道理来从事写作,能不十分慎重吗!自古以来的作者,在不同时代竞相驰骋。有的才华卓越而豪放迅疾,有的思考精致而细密,但思虑所及往往难于全面,很少做到毫无瑕疵。
接下来,刘勰举了曹植、潘岳、崔瑗、向秀等大家文章中的瑕疵,概言之,一是用词不当,二是违反孝道,三是尊卑不分,四是比拟不伦。
刘勰指出:大凡精妙的言辞容易显露,拙劣的毛病也难以掩盖,只要有了缺点,就比洁白的玉器上有了缺点更难磨掉。文章的瑕病是很多的,不可能全部列举出来。
“若夫立文之道,惟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文章写作的基本途径,不外用字和立义两个方面:用字要根据正确的解释来确定含义,立义要通过正确的道理来阐明。晋末以来的作品,有的意旨模糊不清。这是情感不正常所产生的变化,文风衰落造成的弊病。到刘宋以后的作者,仍然没有改变,老毛病已习染成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近代以来的作家,大都爱好猜忌,以至从语音相同的字上寻找缺点,从反切出的字音去挑取毛病。
此外,“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掠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然世远者太轻,时同者为尤矣。”所写和他人的文章雷同,按理应当加以删改。如果掠取人家的美辞,当作自己的创作,就像古代阳虎窃取了鲁国的宝玉大弓,终于不是自己应有之物而退还。全部抄袭别人的作品,就如巨盗窃取整箱的财物;部分采取他人的文辞,则如小偷摸人家的口袋;但袭用前人论述的很浅薄,窃取当代著作就是过错了。
至于注释之成为书籍,是用以辨明事理的,但由于研究得不正确,有的便轻率地做了判断。
总之,“羿氏舛射,东野败驾。虽有俊才,谬则多谢。斯言一玷,千载弗化。令章靡疚,亦善之亚。”善于射箭的后羿曾出过差错,善于御马的东野稷也出现过失误。虽然有杰出的才能,出了错误就很惭愧。作品中一个小小的污点,历经千年也无法改变。能写出没有毛病的好作品,也就和写作的高手相去不远了。
文章之作,永远须采取认真审慎的态度。但是百密不免一疏,有的是主观审慎不够,有的恐怕也是非人力所能为的。诚如老舍在《老舍选集自序》一文中写道:“我的写作的态度是:在下笔的时候,永远很用心,不肯敷衍了事;除万不得已(如在索稿太急或身体不好等情形下)我不肯将太坏的东西拿出去。可是,作品一经发表,即似‘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我不再注意它们,所以很容易忘了它们的生年日月。”虽然文章是自己的心血熬成的,时过境迁,难免被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避免不掉的。但这恰恰说明,更要抱有一种百密恐有一疏的心理。
至于刘勰所提到的瑕疵,如果抱着百密恐有一疏的心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比如,在用词的准确性上,应该是文章的基本功,不可不反复推敲锤炼。至于刘勰提到的“违反孝道”,今人可理解为泛指文章的思想内容。须知古人百善孝为先。刘勰本人就极为孝道,他之所以终身未娶,在贫弱中陪伴病母无暇旁顾,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由。如果放大来说,今人写文章,就不能不考虑“文章合为时而著”,也不能不考虑文章泽被后世的问题。再如,“尊卑不分”所涉及的是文章伦理道德的问题,就是如何引领社会风尚的问题。至于最后“比拟不伦”,就只是文章手法的问题了。
仅仅做到这四点还不够,或者说如何做才更能避免上述瑕疵的出现,那就要归结为博采而约取了。读以促写,方能久久为功。在《写与读》一文中,老舍结合自己的创作,阐明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要写作,便须读书。读书与著书是不可分离的事。”“从历史中,我看见了某一国在某一时代的大概情形,而后在文艺作品中我看见了那一地那一时代的社会光景,二者相证,我就明白了一点文艺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多读,尽管不是为去模仿,也还有个好处:读的多了,就多知道一些形式,而后也就能把内容放到最合适的形式里去。”“读书而外,一个作家还须熟读社会人生。因为我‘读’了人力车夫的生活,我才能写出《骆驼祥子》。它的文字,形式,结构,也许能自书中学来的;它的内容可是直接的取自车场,小茶馆与大杂院的,并没有看过另一本撰写人力车夫的生活的书。”
2025年1月10日
读写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