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 遇见
“两则故事”引发的文案
——读《文心雕龙》“议对篇”第二十四
闫缜尔
在“议对篇”中,刘勰借用《韩非子》里的两则故事,来说明公文写作名实要相符的道理,至今还很有现实意义。
刘勰写道:“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音映),晋人贵媵而贱女;楚珠鬻(音玉)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而还珠。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在于兹矣。”意思是说:从前秦国的国君把女儿嫁到晋国,陪嫁的女子一个个衣着光鲜,打扮得很漂亮,结果晋人看重那些陪嫁的女子,而看不起君王的女儿;楚国人把珠宝装在用香料熏过的精致的匣子里卖给郑国人,结果郑国人买了匣子而退还了宝珠。如果议对之文只讲究华丽的文辞,使文辞掩盖了所阐发的道理,枝节胜过了主题,那秦人嫁女、楚人卖珠的笑话,又出现在这里了。
“议”和“对”,是文体的名称,都是议政和对策的文章。“议”有议论的意思,与一般的议政文的不同,就在于是就有不同意见的大政方针问题向帝王呈述意见和建议的文章。“对”是对策,即“议”的另一种样式,又分为“对策”与“射策”两种,是针对考试科目的不同而分的。“对策”是回答帝王的策问;“射策”是针对政事中的问题献计献策。
在古代,经世致用的缘故,文章大多为公文,而且是上行文。这类文体,《文心雕龙》讲了许多,“议”和“对”不过是相似的一对,与诸多上行公文具有共同的特点,只不过是形式上略有不同罢了。
先说“议”这种文体,它也是由来已久的。从前管仲说,轩辕黄帝在明台上面议论国家大事,就是“议”的由来。“三代所兴,询及刍荛(音除饶)。”黄帝、唐尧、虞舜这三代所以兴盛,是因为他们治理国家时连打柴的老百姓的意见都征求到了。由此可见,“议”的重要性。春秋时期,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使国家昌盛吗?”孔子说:“君主爱护臣子,关心他们,上下一心,国家可以兴旺。”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孔子说:“不全对,君主一句话下边不提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灭亡。”这就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典故。由此可见,写好“议”的重要性。
那么,好的“议”文,有什么样的标准呢?概括起来:一个基本前提,两个基本要领。
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以调查研究为本,且以守正创新为要。用刘勰的话说就是:“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群务,弛张治术。故其大体所资,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理不谬摇其枝,字不妄舒其藻。”其中,“明用稽疑”,意思就是要把可疑的问题考察清楚,就是要调查研究;“必枢纽经典,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意思就是必须以儒家经典为典范,既继承前代的传统又研究当下的情况,就是要守正创新。
两个基本要领,一个是“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一个是“事以明核为美,不以环隐为奇。”前者,是就形式而言的;后者,是就内容来说的。如果不知情明政,而只玩弄笔墨,文辞支离破碎,内容牵强附会,徒然运用辞藻,终为客观事实所摈弃。即使说得有道理,也要被浮游的文辞所埋没。就会出现文前提到的两则故事那样的笑话了。
关于“对”,“对策”、“射策”言辞说得都必须中肯,事理又要说得准确,就如同射箭射中了靶心一样。写好这种文体,一要:能使所述的事宜符合治国之道,所说的道理密切结合当时政务;二要:能斟酌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来陶铸世俗,而不是迂缓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议;三要:运用通权达变来拯救世俗,而不是刻薄的谬论;四要:如旷野的风吹到远方,像充盈的水而不泛滥。四者兼具,就算是优秀的对策文了。
但是,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属实不容易。况且在实际工作中,人各有优长和短板,有的人善于政事,但疏于文才;有的人精于文辞,却不善于政事。而写好公文的人才,确是全面的通才,而文质兼备的人才,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是不多见的。
最后,刘勰在这篇文章中总结道:“议惟畴政,名实相课。断理必刚,搞辞无懦。对策王庭,同时酌和。治体高秉,雅谟远播。”这段话有点绕,大体意思是说:“议”是用来商讨政事的,应该名实相符。分析道理要有力量,运用文辞不能软弱。在国是面前,大家都来斟酌对策,只要把握住治世之“道”,那些有价值的文章自然会传播开来。
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读写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