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荒诞中获取力量

文摘   2024-08-26 23:59   河南  
三年级开学的包书皮日,把一二年级的语文书收进书柜。
又看了一遍低年级课本中关于战争的具体故事,比较典型的是王二小和刘胡兰。
如果不是从孩子刚会讲话就经常和Ta聊天,略有一些关于战争的认知底子,遇上这种歌颂小孩儿牺牲的故事,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聊。
小学阶段,我有一次在学区演讲比赛,凭借《歌唱英雄王二小》得了特等奖。老师后来跟我妈复盘时说:论嗓音外形,你闺女都不是最佳,但赢就赢在讲到王二小被刺刀杀害时,她泣不成声,把评委都感染了。
之所以能感染评委,是因为当时的哭发自肺腑,绝非表演。我自己非常心里清楚,我的哭,是源自一种绝非感动的情绪,后来,我知道它可以命名为荒诞。
只要是战争,一定会有非正常死亡。
对死亡的思考,会产生智慧;对非正常死亡的思考,会带来荒诞;而儿童的死亡对儿童而言,大概意味着巨大的荒诞。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荒诞中也能诞生一种智慧。
因为接受了荒诞无处不在,所以一切关于人类的经典叙述都不攻自破,所以只能承认人是矛盾且非理性的存在,进而承认生命本质上没有意义,内在价值。
所以得出结论:你不是带着一个明确目的来世界报道的。
但存在主义哲学在此处有一个硬转折:
当你接受了上述设定,试图用行动为生命赋予意义,寻找目的时,人生旅程就开始变得有趣了。
这样想的话,早早看一些在战争中非正常死亡的儿童故事,早早体会到荒诞,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当然也只能这样想,没有别的办法,感谢人类有“转念一想”的能力。
除了教材里的战争故事外,需要“另眼相看”的,还有在日常聊战争的人。
战争从不是一件“寻常生活中”的事。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一定反逻辑,基于非理性的宏大目的。关于战争的信息,必然伴随着示假,伪装和隐蔽意图。
日常聊战争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可以直接感受并迅速共情明显具有宣传意图的内容,这些人多半在童年的语文学习中没有体会过荒诞,非常自洽;
一种是高度依赖自媒体的精神供给,阴谋论大棋党爆肝长文深度分析资深爱好者,即便听了两派矛盾言论也都能照单全收化为己用。
这两类人其实一直都有,过去是村头巷尾夏夜闲聊的小撮型分散分布,而互联网时代让Ta们隔山跨海精神共振,自身观点得到加持,所以开口宣教时仿佛背后有10万+流量大军护佑,共鸣更强,底气更足。
如果我们曾接受过茧房以外的关于战争尽可能接近客观的摹状,哪怕看过一部带有反战性质的电影,读过几页描述真实情况的书籍,就会了解:战争的残酷和复杂远大于人日常的想象,这一点无论怎么描述都不为过。
但远离战场,从未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有自身的客观判断。某种程度上,“客观”本身其实也是一种虚构,人的一切观点都会经过主观的折射,而主观的形成则源自Ta从小到大接触到的各类信息。而目前的碎片化时代,上段中“如果”之后的两个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奢侈了。
当下关于战争的主流信息来源,正好为日常热衷于聊战争者提供了众多精神养料,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上述两类人都全面实现了代际传承。
前不久,我们带一群孩子在烈日下长距离徒步,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赞赏的声音。
有一位说:要给你们点赞,活动真是太棒了,多办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这样再来一次长津湖,才能有人往前冲!
被后半句噎了10秒后,我说:谢谢点赞,谢谢肯定,不过长津湖还是别来了,来不起。更希望孩子们把徒步的品质用在日常生活中。
时隔多年,荒诞再一次浮现,啊不,它其实一直都在。
只是与当年因王二小在台上痛哭的那个小孩相比,现在的我,能够直接从荒诞中获得力量。


代号深井
非阅读友好型不知名反流量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