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6日,偶有所感,我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段文字。
年纪渐长,我慢慢变成了感受丰富,“思想复杂”的那种人(也可能一直都是),面对繁芜的世界,时时总会有隐约的念头涌动,但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性别、职业和环境,都会把这些念头压制住,任它自身自灭,偶尔化为跟朋友聊天的口头吐槽,但从来没有把这些念头记录下来的冲动。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自认为这些思考不值得记录。
在过去的认知里,“感悟过多”是理解不深所致的某种精神病态。
另一方面,“热爱表达”在我们的文化里很少被认为是美德,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当然,如果是作为情感或育儿博主的女性,那或许能得到豁免,因为这一般被认为是女性的社会分工。但偏偏我的那些“念头”跟这二者关系不大,同时,也跟我的本职工作、周围的人和具体的场景关系都不大。那些念头产生时,或许跟一些具体的场景相关,但变成文字后,会指涉向更广阔的领域。
所以,我原本以为3月16日的那篇朋友圈,是偶发事件。起因是那天的事件太过鲜活,以至于实在无法克制表达冲动,导致的一次“泄密”事件。
但没想到到了第二天的我,继续写了下去。
更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五十多天,我每天都写了下去,并命名为一个系列:“每日偏见”。
昨天我整理了一下这五十天持续的“泄密”,有种看别人文字的感受,因为写作的那个我已经随时间远去,变成了“他者”,当初激发表达的场景亦已淡去,留下的这个文本,具备了独立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哪怕是同一个自己,在不同的时间,也可以嵌入到不同的场景中去理解。
后来,会有人私信给我,说在“追更”,还有好几位朋友问我:“你昨天那条是不是在骂我”?(能问出来的应该都是好朋友,或许还有不少私下怀疑但没来问的)
第一种反馈给了我动力。
第二种反馈让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做个声明:如果说这些偏见有具体的对象,那么一定是我自己,因为写每一条的根本动机,都是为了写给过去和未来的自己。
如果有人跟我一样,有代入感,这可能说明这些“偏见”,可能已经并非“一己之见”,进而具备了一丁点的公共性,能让部分朋友反观自我,思考当下,带来认知拓展和观念更新。
为此,我感激坚持写了五十天的自己,并奖励自己,在朋友圈停更一段时间,用于思考此后输出方式的改版升级。
►
解除表达的自我封印
坚持输出,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是解除了表达的自我封印。
过去,从内在而言,压抑表达的力量主要有三,像是五行山上的三重封印:
1.自己是不是还没想明白?
2.说了没用,说也白说。
3.这个观点别人说过。
经过这五十天的持续输出,三个封印都脱落了。
1. 如果不试着说出来,可能永远没办法靠“想”就“明白”的,因为梳理和明晰思路的过程,不可能不包括表达,尤其是公开表达。如果思考没有落实为带有一定公共属性的文本,那么永远都是一种稍纵即逝,无法自证,毫无逻辑的私人感受而已。
2. 作为一个还在坚持阅读纸质书的中年文科生,目前的职业状态相对比较自由,不管别人怎么看,提供真诚的表达和多元的声音,理应是义务之一,即便没有作用,也要完成这种言说。更何况坚持表达,得到一些来自“附近”的认同、讨论和回应,让周围更多人在价值观上有共鸣,也是在为自己开拓更好一些的微观环境。
3. 这世界新奇的论调不多,值得传播的常识和视角,都曾经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过。然而,负责任的表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着被忽视,被淹没,和被遗忘的宿命,所以说过的话还要再说,旧的观点仍需重复,因为已开拓好的空间其实极小,并且随时可能被剥夺。
►
没有偏见,等于没有任何观点
以上是对朋友圈偏见系列的前情解释,接下来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命名为“偏见”。
首先,是为了避免无谓的争论。你持不同观点,没关系的,我有言在先是“偏见”,出于节能减排,没有必要彼此说服。
其次,所有见解某种意义上都是偏见。其实所谓“客观公正”的表达,只能存在于想象中。除了毫无价值的和稀泥以外,很多貌似客观的观点,其实只是用客气来掩饰偏向,以便使自己理直气壮。所以倒不如坦白自己的立场,保留真诚,反而能够获得深度的理解。
感谢某“追更”友人提供支持论点
最后,人们通过文本互相理解的过程,并不是读者对作者文本原意的发现,而是读者和作者通过不断“对话”达到的认识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拓展了双方的偏见,形成了双方的一个“扩大的自我”,并形成下一次理解的偏见。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谓“合法的偏见”。
因此,偏见是形成新的理解的出发点。
总之,个人当下的所有的观点,都是基于自身基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所建构出来的,每个人的差异必然形成观点的偏差。我们知道这种偏差的存在,但不能因为这种偏差的存在,而放弃自己当前的观点,而是要保留我们面对世界所暂时保留的偏见。
诚如王小波经常引用的罗素名言:“参差多态,方是幸福本源”。
我们需要多元丰富的表达,即使每个人的思考和表达都是主观和带有偏见的,但我们依然需要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事实和真理也许就是在这样的多元思考和观点碰撞中逐渐清晰和明朗起来的。
偏见不可避免,如果因为害怕偏见而不表达,或者因为别人的观点不顺耳,就扣上偏见的帽子除之后快,那么渐渐的,除了重复那些音量巨大的声音,我们就没有任何观点可以表达了。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相信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那很可能我们已经并非人类,而是算法,或别的什么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