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是学习问题么?
由于工作关系,近几年一直接触小学、初中阶段的家长群体。其中有一项工作内容,是了解基层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的焦虑和疑问。
在教育内卷和应试为主的大环境下,毫无意外,家长们的焦虑点都在学习。
他就是不爱学习怎么办?
他看书走神怎么办?
她总是玩手机不学习怎么办?
他学习成绩倒退怎么办?
她总是一学习就喊累怎么办?
他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怎么办?
这些林林总总的提问,从家长的角度,都可以归类为学习问题。
可是如果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会发现,这些问题的成因其实非常复杂,甚至深究下去,80%以上的问题根源可能都在家长。
这些问题反映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也一定体现在方方面面,只是,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估指标太局限于学习,所以只看到了在学习上的表现。
比如他可能在日常事务上也很懒惰,但家长只看到他学习时偷懒;
他家庭聚会时就很游离,总是玩手机,但家长只看到他学习时爱玩手机;
她可能整体精神状态都在倒退,但家长只看到她的学习成绩倒退;
他可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但家长只看到他对学习不感兴趣……
这就好像房屋将倾,但我们只看到了窗户上的一个裂痕,所以想找人修补窗户,实际上无济于事。
如果你只懂学习,那你一定不懂学习
有一句貌似悖论,但实则很有道理的话叫做:如果你只懂中国,那么你一定不懂中国。
关于这句话,公众号叫虱曾经有过很好的论述:
“你们必须具备现代文明的基本素养和全球视野,再去钻研中国史。唯有这样,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更宽的广度上,审视中国历史与现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站在中国看中国,看到的永远只是一个点。从世界看中国,才能获得全局眼光。”
关于孩子的学习,其实也是这么回事。缺乏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素养,对孩子的发展需求一无所知,只盯着学习这一个点的家长,永远都搞不懂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同理,这个悖论式表达其实也是成立的,即:如果你只懂学习,那么你一定不懂学习。
成年后,最早放弃学习的那一批人中,应该有为数不少的被家长逼出来的做题家们。
因为在做题家那里,学习的目的被功利化理解为“通过考试”,而对于学习本身带来的认知扩张、思考升级、观念冲击以及精神充实,并未纳入考虑。
当学业结束,学习无法直接带来“升职加薪”等功利目的时,对于学习的兴趣就消失殆尽了。
如果学习动力只是为考试所驱动,那么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被短期绩效目标框定的功利行为,这实际上已经离真正的学习很远了。
考试一定需要学习,但学习一定不能是为了考试。
考试是社会管理的一种筛选手段,其实并不关照个体存在的维度。
而学习,则是个体的事情,是为了在纷繁的世界上,拥有自己看待世界的立场观点,拥有安身立命的本领,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人生独有的价值。
有人说:“终身学习”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很累。
那换个说法,“终身吃饭”累不累?“终身睡觉”累不累?
对于真正的终身学习者而言,学习已经超越了任何直接的功利目的,已经成为了一种个体存在的方式,就像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只要还保有好奇心和探究的冲动,就得继续学习。
正所谓:“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功名始读书”。
所以,家长如果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需要做的恰恰是先从学习这件事本身跳出来,从全人的视角来系统的了解孩子。
学习能力的三种“雏形”
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力是独属“学习”的,如果期望孩子真正爱上学习,可能需要从学习能力——努力学习——成绩优异 这个虚构的概念因果链条中跳出来,通过学习以外的途径和方式,培养作为身心健康的人的基本能力,而这些能力,其实往往就是学习能力的雏形。
在我看来,以下三种能力,其中就蕴含着学习者的人格密码。
当下,无论是城市和乡村,别说吃苦了,真正能够在家长引导下参与劳动的孩子,都极为少见了,就算是家务活,也基本不参与。或许有很多家长会觉得,让孩子干这些活,“浪费学习时间”。
但学习本身其实跟劳动,特别是家务劳动有很多类似之处啊,要有日复一日的劳作和重复,是需要忍受枯燥,忍受缓慢而低效,肉体和精神,多多少少都需要吃点苦才能完成。
大多数“快乐学习”的鼓吹者,其实都是在贩卖一种学习的幻觉而已。所以,没有体会过吃苦,以及吃苦后的获得感,就很难把这种体验平移到学习领域。
可参考往期文章:《“快乐学习”压根就是个骗局》
这里所说的独处能力,是忍受真正孤独的能力。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社会化交往。然而暂时斩断一切干扰,与自己相处,这是当下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在人群中本就稀缺,又遇到信息时代,真正具有独处能力的人,正在以目之所及的速度急剧减少。
在当下,自己呆着≠独处。因为你身边有一个电子屏幕,纷繁复杂的世界,庞杂的交往和信息,随时会挤进你任何闲暇独处的时间。
有时是被动的,但大多数时候,我们是主动的用智能手机这个终端把自己与他人和世界捆绑在了一起,彻底丧失了“独处”的权力。
学习当然需要独处能力,不仅仅是暂时屏蔽干扰。(事到如今,屏蔽干扰的难度在几何倍增长,我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就抠了无数遍手机,点开了社交软件、购物软件、理财软件以及视频网站,查看了一大堆无关信息,并参与了天南地北的朋友们的好几场群聊),同时还要有独立人格,有自我评价机制,并不仰仗于外部的肯定。
最近非常流行鼓励教育,在孩子取得成就时,要积极表扬与肯定。这是很好的教育理念,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任何教育理念都不能绝对化。
增进自信,获得积极暗示固然重要,但如果做过了头,则有可能破坏孩子的独立思考与自我评价机制。
随着成长,孩子会面对逐渐升级的学习任务,来自外部肯定也会越来越稀少。如果没有孤独应对,独立思考,自我加压,自我评价的能力,学习的兴趣也会急剧下降。
前段时间,我五岁的双胞胎在平板上玩过一个榨果汁的游戏。削皮、切割、搅拌、装瓶、拧盖等一系列工序,都只需要他们划拉一下食指就可以瞬间实现。
有一天,他们发现我在家里榨果汁,就很开心的参与,但还没几分钟,就发出感叹:妈妈,为什么做果汁这么难,这么麻烦啊,在平板上做是很简单的啊。
其实他们所谓的“麻烦”,只是把削皮、切割、搅拌等一系列程序从虚拟变成了真实,而真实世界里,用拇指和食指对着空气划拉,毫无用处。
游戏为了让用户“成瘾”,一定会用最短的时间周期,给到用户瞬间的心理满足。这种虚拟成就感的获得,需要用户付出的劳动,仅仅是滑动手指即可。
回忆一下玩过的电脑和手机游戏,是不是三秒以内,就一定给你一个回馈,一种“获得感”?
我们的大脑很快就会依赖于这种仅需轻点,就能体验“收获”的快乐,但这些所谓的“收获”只是赛博世界的一堆代码而已。
榨果汁游戏只是个缩影。在平板上用手指体验“世界”的一代人,在面对很多需要时间、需要繁琐程序,需要混乱过程的事情时,是否都会有这种“好麻烦”的感受?
然而,学习属于这类事情中,最“麻烦”的一种。
学习需要占用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需要毫不含糊的程序,需要枯燥的重复,反复的检验,并且也不一定就能取得即时的效果。
当下,除了游戏世界“瞬时满足”的陷阱,还有大量破坏“延迟满足”能力的机制。
比如以斩获流量为目的的爽文、十几秒就有一个爆点的短视频、网络直播的“造福神话”、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时间折叠体验等等。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缺乏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又怎么会适应因果链条漫长且不确定的学习呢?
可参考往期文章:《拒绝沦为“数字无产阶级”》
写完这三种能力,你会发现,作为家长,需要应对的并不仅仅是孩子不爱学习的这个“症状”,而是需要面对背后的结构性成因,与孩子一起,应对这个斑斓到失真的世界。
每每此时,都会想起罗泽南临终时写给曾国藩的那句话“乱极时站的住,才是有用之学”。
当下,在观念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的注意力每天被庞大的信息流争夺和抢占,确是“乱极时”。所以,先别忙着责怪孩子不爱学习,且看看在这真实虚幻交织的乱极之时,自己是否站得住”,以及,自己是否站在真实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