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已科学地长出了城市

文摘   社会   2023-10-05 01:02   河南  

作为一名不合格的国产独立音乐听众,我也挺关注在河南南阳举办的迷笛音乐节。假期前还有朋友相约同去,出于对人群和泥坑的恐惧,还是拒绝了。

假期期间,看Live的微信群里,月亮组里,视频号上,最近几天经常看到一身泥泞的年轻人蹦跶的乌托邦景象,虽然也有零星关于接待场务和城市印象的吐槽,但大多还是可以被原谅,可以被沉浸在音乐中的快乐掩盖。

结果今天急转直下,冒出“露营区大范围偷盗”的热搜,各大平台重现大规模井盖省地域黑言论,河南这些年靠各类文化硬输出凹出来的人设,有瞬间土崩瓦解之势。

此情此景,我想起五条人的那首《城市找猪》,前不久读秦晖金雁的著作《田园诗和狂想曲》时,我也总想起这首歌。

中国的大多数城市,真的是城市么?还是在村庄“田园诗”中长出来的一种奇特的作物?真不好说。有网友评论说:“前两天感觉官方都快营销成伍德斯托克了,今天一巴掌扇回乡土中国,给文艺小青年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话说上一次农民给知识青年上课,还是上一次。

针对这件事,无论是惊诧的态度,和地图炮的归因,都不应该是终点。

如果只是惊诧一下,再骂骂河南人就了事,那就太不摇滚了,辜负了摇滚精神里应当有的独立和深刻。

首先得让想明白“何以至此”,安抚好自己的“惊诧”;其次得搞一些复杂归因,与普通网民的思考水平拉开距离。

对于这二十年,在城市文明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面对这种事件,也难免惊诧。但这确实是在歌舞升平的幕布上撕开一道裂缝,能让大家看到,也许我们不过是“在想象里度过了许多年”。

经历了漫长的宗法社会,我们目前所谓的城市文明,也只是在广袤农村包围下的几座孤岛,钢筋水泥和摩天大楼并不直接产生城市文明。

一个地方,即便貌似城市,但如果没有独立自由作为基础,依然是在各类“单位”里培养“庄稼”的大农村。而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成为“滋养庄稼”的“肥料”,不被尊重对待,缺乏融入途径。

由于城市文明提供了发展的景观,使得我们有了步入现代的感受,而对于真正农村,以及正在“农村中长出的城市”(三、四线城市与县域)或被遗忘,或者在各类叙事和影像中被田园诗滤镜浪漫化,其实第二种“单方面的想象”,是一种更视而不见的,更深刻的遗忘。

所以,沉浸于发展景观的年轻人走出城市,当抽象的农民,呈现为具体农民,当想象的田园,呈现为具体事件,当遗忘者(或主动或被动)视线里突然涌入鲜活但粗粝的真实时,确实会带来一些“小小的无产阶级震撼”。

所以多读书,多看纪录片,多去做社会实践,虽然长不了太多本身,但这种“被整个世界伤害了”的体验会削弱很多

至于各大平台关于井盖省的地域炮,其实也很难反驳。人类大脑是偷懒的器官,简单归因,搓堆式分类是大多数人思考世界的方式。

何况根据各路消息,此次事件确实规模较大,影响较坏,何况摇滚乐受众既年轻又爱表达爱分享,此次中原的形象损失已经在所难免了。这么多年的唐宫夜宴龙门金刚营造出的文化复兴,也显得说服力不足。

但还是有人会多想一层,跳出刻板印象,联想到中小城市的经济困境,尤其是房地产实质性垮掉之后,又没有办法找到新的增长点,接下来的出路在哪里?很多地方干部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文旅牌,毕竟咱们历史悠久,说起文旅似乎遍地都是资源。

然而文旅其实是种奢侈品,如果只是砸钱搞样板工程,那确实资源很多,但如果想让文化体现出消费价值,则需要建立在商品经济繁荣,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否则哪怕出土了、陈列了、引进了、展示了、研究了,也只具有考古学意义,而不具备文旅意义,更没办法拉动经济。

尤其在真正的居民基本生活水平较低,契约与公德都未建立的区域,文旅最多替政绩装装门面,是无法实打实与经济挂钩的。

领导干部们在实体经济上找不到支点,想打一些年轻人追捧,实则自己似懂非懂的文化牌,也可以理解。但缺了以上基础,无论怎么打都不对劲。

曲终人散,一地烂泥(图源:豆瓣月亮组 摄影:依桐 )

就拿咱们两河流域来说,生于河北,化身杀不死的正能量摇滚,生于河南,成了泥坑中的基本盘震撼。

怎么说呢,我们黄河流域,确实能见到最典型的官方和最真实的民间。




代号深井
非阅读友好型不知名反流量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