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比身份复杂得多

文摘   心灵鸡汤   2022-11-23 00:15   河南  


最近有个发现,成年后能够建立牢固友谊的朋友,虽然各种性格都有,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身份感不强。


想想游戏里,特别固守自己身份的人,那些除了身份什么都没有的人,不就是NPC嘛。


跟NPC交朋友,感受确实不会那么好的。


什么叫身份感不强呢?


比如,遇到一些事件时,不会立马跳出来站一个坚定的立场。或许会先谈感受,再往深里聊的话,会先从事实层面分析,再针对所讨论的问题,给出自己审慎的答案。


审慎的答案一般具备以下特征:尽力客观,层次丰富,同时也承认自己可能有错。


能够按照以上方式思考的人,面对复杂问题时,都不喜欢做选择题,而喜欢简答,论述。


如果Ta拿到了一道选择题,甚至会因为质疑问题的合理性,而重新提问。


以上就是对“身份感不强之人”的大致白描。


Ta们不喜欢用身份描述别人,更不喜欢用身份介绍自己。同时,对于过于沉浸于某种身份里的人,总是难以理解。




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价值感和安全感源泉就在于人生态度。


人人都需要安全感和价值感,分歧在于理解方式和寻求方向的不同。


有些人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来自于个体的自由及发展;


有些人的安全感与价值感,则来自于群体的接纳和肯定。


显而易见,后者就是身份感特别强的那种人。


对错是无从评判的。我只知道,这两种人如果遇上了,千万不要尝试互相说服,绕着走比较天下太平。


因为安全感和价值感来自群体的这种人,基本就很难有真性情的呈现,Ta的自我是被身份建构的,Ta的用词和叙事永远围绕着身份群体展开,没有这个角色标签,甚至都无法对话。


如果现有的角色标签不称心如意,Ta就会说:“想当年,我当XX地当XX的时候”,回溯到过去的角色身份,来开启一段散发着霉味的发言。


我刚毕业时,采访过一位商业银行的行长,命题作文是依托他个人的奋斗史,深入挖掘他的人生价值。


但对话时,凡是涉及到个体的问题,除了简历上的年表和荣誉以外,他一句经历也讲不出,所有的鲜活话语都淹没在银行的工作总结中。最后交差时,其实改写了银行发展史,命名为《在创造价值中实现人生价值》。他管理着银行,但他的生命也消弭在了银行里。


我们经常讨论因为阶层而导致的“失语”,但显然这种因身份而导致的“失语”也很常见。


摆脱不掉的身份,也是监狱


如果只是老干部们喜爱这样的叙事,倒也罢了,毕竟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他们的,咱们也只有听着的份儿。


但是这些年发现,同龄人中持有这种叙事方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当然,与制度文化难解难分,国族感情不可侵犯的那一类特别容易理解的,今天就不讨论了。


今天说另外一些,看上去还挺有观点和见解的那类。


Ta们可以一边反歧视,一边使用歧视性话语;

一边拆掉别人身上所有标签,一边在自己身上贴满Logo;

一边猛烈抨击一些现象,一边轻松的绕过房间里的大象,无视这些现象的成因。


刚开始你被这些观点所吸引,以为可以结交一位真性情的朋友,但跟Ta们聊上一会儿,发现聊不出什么丰富的层次,更得不出审慎的答案。


因为Ta甩出去的所有锅都是靶向的,精准狙击那些显眼又安全的靶子上,而竖靶子的人远在云端,边看边偷着乐。


经历了这么几次误会,就会意识到,呈现出来的观点,一点儿也不可靠,直接宣布自己持有某种观点,在当下正在成为一种简单易得的新身份。


“我是XX主义”,我反对“XX主义”,廉价一句话就能提供观点,成了最省事的身份标签。


这些“我是”,“我反对”,并非源于个体的真实思考,也未见得是真的认同这种观点。追随这种观点,目的只是为了便于迅速融入某种群体,便于在躲在人群里抨击他人。


在我看来,正确的思路应当是:


我们是人,因为要入世,碰巧有了一些身份,而不是说这些身份建构出了我们这个人。


人本身是要比身份标签复杂丰富很多倍的存在,身份最多是背景板,而人是立体的人。


所谓“真人”,也可以理解为把自己的真身,从身份之下唤醒的人类吧。


如果人自甘扁平化成标签,待人待事待物都有一个基于标签的预设立场,面对公共事件有不自觉的身份归位,那么脑子就相当于被挂在了下风口,风干指日可待。


人可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有些年代,人更应该是把一切社会关系都丢进垃圾堆的勇气。


舞者李响出身ZZ歌舞团,辞职后自己创办舞蹈工作室。有媒体采访他问:后悔从总政辞职么?


李响说:后悔,后悔没辞得早一点。




代号深井
非阅读友好型不知名反流量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