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协助了一场省级行业系列培训,今天下午刚刚结束,记录点个人感受。
一般针对行业的系列培训,都会有宏观分析及展望,有具体案例,有实操指引。后两项内容我都挺喜欢的,但涉及到宏观展望类的内容,不知为何,总会越听越郁闷。
与老师的水平无关,讲宏观的老师,一般实操做得也很好,只是日常偏爱研究局势,所以视角辽阔,授课时再时间和空间上都会拓宽了很多。
但同时,这种视野上升,难免会离开具体场景,进入到抽象的概念领域。
而短短的一次讲座,是无法把概念先厘清,再展开内容的。所以,在宏观领域的授课中,概念一般就是直接拿来使用的,所以特别容易发生理解错位,信息断层。
比如,“社会组织去行政化”、“以公益项目为本”、“秘书处的职业化”、“理事会的多元治理”,这里面堆积了大量概念,然而,由于只是一次讲座,所以老师对概念并不会细细展开,他直接使用这些词汇,传达的是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然而,认知就像一座冰山。概念词汇只是海面以上的部分,而藏在海面下的看不见的部分,才是真正的根基。
随便找的图辅助理解一下,是个意思
之前某份工作中,我向老板汇报提案,他有时会说:“挺有意思的”。
我会把“有意思”理解为他基本认同此事,甚至还有些兴趣。后来经过一位年长同事也是上级的提醒,他说老板常年混迹英文世界,他说的“挺有意思”,类似于英国人说“Very interesting”,不仅未必认同,反而暗含讥讽。
后来,果然这些提案都不了了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语言是一套复杂的代码系统,只是工具。要有有效沟通,就不能只盯着工具,而要看使用工具的这个人到底想干什么。
有人要抡你一棍子,你盯着棍子是没用的,得看拿棍子的人何时目露凶光。
宏观视角当然重要。但是,由于站位高,离地远,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很多概念。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当下则会有很多问题。
因为对于概念的辨析,以及基于概念的共识,恰恰是当下最为缺失的部分,尤其对于一个比较新兴一点的行业而言。
此处的共识,指的是认知中,暗藏于冰山下的部分,也是我们在日常讨论中经常略过不提的部分。
就比如“以公益项目为本”,在宏观的课程里,这些概念并不会展开,只会成为其中一个支线目录。
授课者认知中,海面下的冰山对“公益项目”的理解是基于变革理论、逻辑框架和对社会问题的精准回应。
听课者认知中,海面下的冰山对“公益项目”的理解则是一堆支离破碎,但只是被统一命名的事件。
在此时如果不做概念辨析,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显然会认为自己一直秉持的就是“以公益项目为本”,进而沾沾自喜,记录下来佐证自身行为的正确性。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宏观课程往往备受欢迎,因为不落地深挖,大家就可以在悬浮的符号领域,实现高度一致。
但这种共识很脆弱,仿佛彼此心心相印,但其实是用后即弃的纸巾,表面上达成团结一致,接下来不妨碍各干各的。
项飚老师曾说: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是“消灭附近”,人们容易对远方、概念感兴趣;但对附近、具体的事物选择无视。
我总觉得这个表达还差一层意思,消失的恐怕不仅仅是附近,而是海面下支撑认知的巨大冰山,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消失,最后海面上悬浮这一堆空洞的符号和景观。(此处省略发不出来的3000字)
当下的信息流前所未有的巨大,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时间去进行塑造认知所需要的阅读、沉淀、思考与讨论。我们为了快速处理和消化信息,倾向于站在越来越狭窄的立场里,用一些符号进行简单粗暴的表态。
每天为我们供应信息的,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流量逻辑的产品,从来就是被设计成更有利于传播,而不是参与;更有利于争吵,而不是讨论。
因此,各类App本身,就是在养成用户“站队表态的习惯”,激发用户“符号认同”的倾向,而并没有任何“引人深思”的意图。
缺少了自我认知积累和塑造的过程,但同时却有海量供应概念,眼花缭乱的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流行梗,令人获得知识层面极大丰富的幻觉,还能迅速在符号层面选边站队,获得貌似有群体支撑的自我认同,那么接下来,就很快会成为某种可以被精准识别并收割的流量。
这就是流量时代对人类认知的反作用力。
最后总结一下:
语言永远是工具而已。脱离具体实践和场景,在语言和概念层面达成的共识,就一个行业而言,是非常脆弱的。毕竟真龙现身时,谁也没想到叶公这个头号铁粉居然面如土色,拔腿就跑。
这个类比绝不夸张,因为我见过很多口口声声“以公益项目为本”的人,看到一个真正的公益项目时,跑得那是一点也不比叶公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