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平台的反向过滤

文摘   文化   2022-12-01 17:03   河南  

前几天发言受阻,所以暂停了日更尝试。


网课&工作间隙,读完了温功义先生的《三案始末》,书只有200页,非常好读,想向大家推荐一下,顺便试试本号现在能不能发言。


明末三案,梃击、红丸、移宫,历来是野史流言地摊文学的改编重点,我们也在各类明史当代出版物中看到过各式各样的解读,但这本《三案始末》严谨透彻,饱满生动,兼有民国老报人干脆利落的写作手法,原本应当脱颖而出,但却好像未能享有其应有的盛名。


市面上目前的可选版本非常少,10余年间,仅再版过一次。我买的2022年新版从封面到装订观感都挺廉价的,插图也过于卡哇伊,不过本身内容极好,就不忍心吐槽装帧设计了。



于是想到了一个话题,为什么各大知识付费平台大力推荐的各种读物多半寡淡无聊,不痛不痒,而口碑过硬的经典作品却常常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呢?


多年前,我也曾跟着某思维买过几本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书,大多数的阅读体验都是食而无肉,弃之有味。


后来干脆彻底取关这些创业风口的“内容IP”,老老实实根据自己的求知兴趣,先啃了几本领域公认的经典,再根据经典中引用或推荐的书目,或者靠谱解读按图索骥,延伸下去。


经过一些阅读经验的正反验证,事实证明,全免费的豆瓣评分要靠谱得多。


前一段搬家,收拾出一摞跟着IP买的书,又涌出一些“挨劈”的愤懑。但最近了解到一个理论叫“反向过滤”(《知识的边界》戴维·温伯格)进而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付费平台推荐烂书的几率很高是必然现象,从某些方面,推荐烂书,甚至是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



知识付费平台的封面男郎们,需要站在制造幻觉的巨幕幻灯片前,用商业成功的神话,一边贡献抽空的能指,一边收割焦虑的流量,而“反向过滤”出版界批量生产的烂书,就是他们源源不断的材料原产地。


“反向过滤”的观点大致如下:


在前互联网时代,我们接触到的知识此前信息和知识过滤器非常简单有效:


有限的物理资源只能分配给有限的信息和知识。信息的守门人是大学教授、训练有素的作家、编辑或记者。这些专业人士负责将所有的信息和知识简化。然后我们通过从中得到启发。(这是美国人的观点,当然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此处仅供参考)


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改变了这种由专业人士来做减法的过滤器。所有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所有人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阅那些由所有人发布的信息。(这里的情况基本上全球都差不多)


传统的知识过滤器被彻底颠覆了,以前它们是减少信息量,将大量杂乱和繁芜的东西隐藏了起来。


而现在,一边是信息获取的来源不再是问题,整片信息深海都若隐若现,常态就是杂乱和繁芜;同时另一边信息获取途径越来越个体化,人均手持一个终端,呈现方式趋向多元和迎合。


知识付费作为其中一类以营利为目的的终端,必然是以迎合用户为目的,以便完成销售链条的,注意是用户(User),不是客户(Customer)。


既然是售卖,那就必然要靠一些易懂的资讯符号提供舒适体验,靠制造学习幻觉的音视频产品缓解用户面对深海的焦虑。同时作为附赠物,为用户提供茶余饭后,酒桌上,微信群里的话题资源,甚至有时候直接连金句、段子和话术都直接提供了,吃现成的,非常省力。


要达到售卖的目的必须培养用户,用户当然是越容易盲信越好,越依赖越好,最好是把IP当信仰,过年还要花钱买票听他瞎BB的那种。


而读书学习本身的目的,则是要训练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这两个逻辑背道而驰。显而易见,越有脑子,越容易有自己学习致知的途径,因而越不具备“商业价值”。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过滤器已经成为了反向过滤。


“现在的过滤器……它们是反向的,向前过滤,把它们过滤掉的结果推到最前面。而没能通过过滤器的真正的内容,你其实也可以在后面看到它们,找到它们。”(《知识的边界》)


真正的内容没有被提炼,而只是靠后了,大家首先看到是被反向滤出的结果,不必溯游而上。如果有人满足于接受这个现成结果,那就会长期呆在这个过滤器的下游,等着它再兜售新鲜的残渣。


正向过滤是知识的浓缩和提炼,反向过滤是知识的脱水风干。



而知识付费最期望呈现给你的,大多数都不会是正向过滤后的好东西,原因有三:


首先,它要创造一个和传统过滤不一样的新体系,才能做增量市场开拓。因此那些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不需要它来提供附加价值,出版利润中能给到营销团队的分成会少很多。无视有口皆碑的经典,首选营销团队力捧的新书,实在舍本逐末。

其次,以斩获流量为目的者,最钟爱偷懒的大脑,比如很容易就认同别人替你总结好的“7个习惯”,“12个原则”或者“100个弱点”,印证自己已有认知框架里的一些经验,或者是成见。而这些恰恰是反向过滤所擅长的“脱水风干”。

最后,就是前面说到的国情,其实咱们的正向过滤,做得也确实不怎么样。而一旦求知本能被激活,再恰逢信息蓝海若隐若现的互联网时代,再加上风口的大风,免不了会把韭菜连根拔起。


所谓连根,即别的风口只收割钱,这个风口还收割时间、注意力,知识获取的路径依赖,以及思考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过去不知真相尚可谈日常,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现在互联网上人均懂王,听了60秒语音,刷了3分钟视频就按捺不住治国平天下的冲动,语重心长开始网络支教者比比皆是。


钱钟书说过,少年人常常把创作的冲动看做创作的才华。


其实说得还是厚道了,岂止是少年,现在有多少成年人也往往把上班路上听过的书看做自己的积累,把拇指划拉过的公号文看做自己的思考,把教育年轻人或女性的冲动,看做自己的满腹经纶。


钱先生所说的少年,在年龄渐长后或许还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并无创作天赋,进而回归日常。但很多成年后还有上述错觉的人就不太好办。听他们煞有介事的讲上几句,就暴露了他们试图展示的大脑沟回,其实是大脑深坑,除了收获一通粉碎性骨折的言论以外,还能感受到他的脑子确实被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句话里都能拧出半盆咸湿的水。

  所以本号自命为“非阅读友好型不知名反流量主”

相关阅读:

“快乐学习”压根就是个骗局

逆流而上,做印刷时代的教育者

拒绝沦为“数字无产阶级”

学习能力的三种“雏形”

如何走出“符号洞穴困境”

代号深井
非阅读友好型不知名反流量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