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朋友,如果你感到焦虑,不妨来听听十九世纪的故事!

文摘   历史   2024-05-24 20:07   上海  


十九世纪?我班还没上完为什么要了解十九世纪?它能帮我解决焦虑、内卷吗?我们二十一世纪面对着如此捉摸不定的现实,未来连我的工作可能都要被AI替代,十九世纪它能比吗?


诶!这您可就不知道了!

老欧洲人的生活和咱其实没太大不一样!



最好别喝咖啡

1.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想要保持精神状态良好的)市民的生活必需品非咖啡莫属。白天我靠咖啡提神,但夜晚我因咖啡失眠。


2.对此,一生写了91部小说塑造了2472位栩栩如生的人物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写作一天工作近16个小时的“卷王”巴尔扎克老师颇有一些真知灼见:最好别喝咖啡,至少别喝那么多咖啡——但如果你要交稿,那你就喝。


3.我想,从上一条中你应该不难推理出为什么巴尔扎克老师是“活在也死在5万杯咖啡上”。

4.咖啡像引擎开动一样推动了巴尔扎克的创作,“咖啡泻到人的胃里,把全身都动员起来!”,但咖啡也同样过早地夺走了巴尔扎克的生命。正所谓,“我用咖啡匙量走了我的生命”(艾略特语),这种生命度量方式恐怕到今日仍然没有过时。


短片《巴尔扎克的咖啡馆》中的巴尔扎克


5.咖啡的流行也让咖啡馆在十九世纪的老欧洲的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试论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中,本雅明向我们描述了第二帝国时期巴黎咖啡馆里各种各样的密谋者。他们寄希望于每一个飘忽不定的事件,期待着一个轰动巴黎的大新闻,如果没有这样的大新闻就制造一个,如果无法制造,那就造一颗大炸弹!(《皇帝的圆舞曲》语)


6.在维也纳中央咖啡馆里,不乏搅动20世纪政治风云的人物——列宁、铁托、布隆施泰因先生都光顾过那里。对了,那位布先生革命时使用的化名是列昂·托洛茨基。


7.如果你觉得上述场景不够熟悉,那让我来提醒提醒你,你有没有在咖啡店偷听过隔壁桌的高谈阔论?赋能和闭环在谈话中若隐若现,变现和搞钱是不变的母题,你的邻桌,可能就是下一个搅动二十一世纪风云的人物。


8.当然,咖啡馆里对国际新闻、政治的讨论能够替代启蒙时代沙龙里所追求的一鸣惊人的“漂亮话”,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咖啡对文艺创作带来的惊人帮助,更是因为都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与作家的独立。报纸的流行使得作家们不必再依靠贵族赞助过活——而且,报纸的稿费可比一个无名作者卖书赚得多了!

 

《巴黎咖啡馆》列宾



也最好别喝酒


9.与此同时,每天工作16小时的工人们下班或者领到这周的酬劳后,选择的社交场所则是酒馆——没有什么比酒精更能洗去一天的疲劳了。


10.试问哪一个身体精疲力尽、浑身肌肉酸痛的工人在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以后会不想让身体暖起来、血流加快、精神也随之轻飘飘吗?喜欢在夜晚小酌的你,是否也是出于相似的理由?


11.十九世纪的嗜酒群体遍布欧洲。在法国,酒馆老板们会在葡萄酒里掺水,避免顾客喝得太醉——他们可是每年能喝掉将近50亿升葡萄酒的主儿;而在俄罗斯,政府开始对伏特加征税,这无疑是个明智的决定——十九世纪,俄国政府近1/3的收入都来自伏特加的税收。


《饮酒者》弗朗西斯科·戈


12.除了喝咖啡、喝酒之外,矿工们在娱乐方面还会选择赛鸽、赛狗,让自己的血液澎湃起来,体验在矿井下无法享受到的竞速刺激。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足球俱乐部在英国组建,并被英国工人带到了欧洲大陆。球场成了教堂之外的另一个城市社区,每周日都会迎来可观的人群,与现在的欧洲别无二致。

13.当然,也和现在一到周末就被填满的网球场、羽毛球场、飞盘场和腰旗橄榄球场别无二致。

《足球还是足球赛》托马斯·韦布斯特


有谁不用上班吗?


14.在城市化刚刚开始的时候,身份带来的转变让许多人茫然无措:我的曾祖父是一个农民,我的祖父是一个工人,我的父亲是一个有技术的工匠,我怎么就突然人五人六地跑到议会去了呢?维也纳著名市长卡尔·吕格尔aka希特勒的偶像就是这样完成了身份的跃迁。


15.你呢?你生活里的家庭和经济矛盾是否有部分也出于这种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转变?


16.通勤时间太长的问题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就已经爆发,法国工人向拿破仑三世提出抗议——徒步往返两个半小时,这搁谁谁能接受呐?


17.但至于是徒步往返两个半小时痛苦,还是挤早晚高峰往返的地铁更折磨,这就见仁见智了。


《去上班》L.S. 劳里


18.上班起不来床的不只是今天被八小时工作绑定的你。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和爱尔兰存在着职业叫人起床的“叫醒工”,他们挨家挨户拜访,用长杆木棍敲击窗户叫人起床,甚至某些雇主会请人叫醒磨坊的工人来干活——看来,能够自定义自己的闹钟可能还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英国叫醒工,通过敲击玻璃叫醒人们去上班



关于生活本身


19.我们的老朋友巴尔扎克老师观察到十九世纪的人对衣服的爱和十六世纪的人相差无几,但方式是大不相同:十六世纪的人一件衣服穿到老,舍得把各种金银珠宝都镶在衣服上,而十九世纪的法国人花几万、几十万买很多衣服,但每件都穿不了几天。


20.按照巴尔扎克老师的思路再观察一下二十一世纪,我们跟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区别可能是我们花几万、几十万只能买到一件衣服还穿不了几天——高级时装是不能洗的!


21.从十九世纪起,就有人开始组织只需几磅或者十几磅的意大利旅游团。一群小伙伴坐火车,住同一家旅馆,跟着导游的小旗子和喇叭声去旅行。这种旅行团,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库克旅行团


22.“劝分”这种说法早在十九世纪就有了。当时诗人戈蒂耶的宝贝女儿说:“我要嫁一个诗人!”戈蒂耶当时大发雷霆说:“绝对不许嫁给诗人,诗人没一个好东西,我就是诗人,我还不知道?”



改变生活的归根结底是科技


23.如果你不小心穿越到了十九世纪(具体来说,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你可以暗自庆幸,因为你至少不要靠发抖取暖了。暖气、自来水、下水道都是十九世纪的一些发明,你所熟悉的天花疫苗、奎宁,X光也相继问世。


24.一位曾在北京的秋天里因暖气迟迟不来而被冻得精神恍惚的高姓男子发表过掷地有声的宣言——暖气!就是!现代性的!保障!


《How coldǃ(真冷!) 》朱塞佩·德尼蒂斯

25.与时代齿轮一起滚滚转动的还有火车的车轮。1835年,德意志第一条铁路撕破了地平线,却凝聚了德意志的国家概念。铁路的到来改变了太多。“压缩”的地理与精确的时刻表让十九世纪的人们感到“时间与空间的湮灭”。沿途的风景像万花筒般令人目不暇接,使人们一度精神过载。


26.今天的人坐火车前往他乡时通过《孤独星球》和小🍠做功课,十九世纪的人们用旅游指南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旅游指南上说意大利人热情如火,那就是热情如火。如果旅游指南上还说他们偶尔还会偷你的东西,可能给你一刀,那你一定要小心。


27.你所有的刻板印象都是旅游指南带来的,而火车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你这种刻板印象。


28.很快,铁路如蜘蛛网般从中心城市向外延伸,带来了经济与生产的飞腾。它们也将大量出现在印度与北非,成为殖民者拢聚殖民地资源的又一利器。这场运输的革命也将在不久后精准地调度士兵与物资,将欧洲变成炼狱一般。


《雨,蒸汽和速度——西部大铁路》透纳


29.铁路推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也让城市里的阶级更加分离。本杰明·迪斯雷利在担任首相前如是评论英国社会:“(社会分裂成)两个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没有丝毫同情感的民族:富裕民族和贫困民族”。


30.这一点在住房上就可见一斑。中产阶级往开阔的城郊迁徙,而工人只能住在工厂附近的廉价住房中,忍受污浊的空气与肮脏的水源。开膛手杰克就曾穿梭于工人群聚的伦敦东区那些污秽不堪的小巷中。


31.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传统手工业者感受到了来自科技的威胁。工厂取代乡村小作坊势不可挡,水力与蒸汽机驱动的机器加快了生产速率,也夺走了工人的灵魂,甚至健康与生命。资本家与工会互相角力,美国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开拓了管理学的先河,但工会的八小时工作制呼声也日益壮大。下层贵族式微,崛起的是企业、金融等行业的新贵族。第三产业崭露头角,纺织工进化成PPT纺织工的命运悄然开启。



精神状态不好,就直说


32.十九世纪的欧洲像是上了发条一样加速前进,人们的精神状态也天翻地覆。欧洲男人从《雾海上的旅人》中浪漫中透着一丝焦虑的形象,变成了铁血军人俾斯麦那样蓄着大胡子、不苟言笑的硬汉。


左:《雾海上的旅人》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右:俾斯麦


33.限时三秒,想象一下没有胡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我赌你做不到。


青年马克思素描肖像


34.男性变成了理性的代名词,女性却被视为多愁善感,甚至在《拿破仑法典》中被定义为未成年人,直到婚嫁。结婚之后,她们的法律权利也全权由丈夫代行。


35.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女性找到各种漏洞(甚至女扮男装),跻身那些只属于男人的行列,比如医生和大学生。女权思想萌生,改变了女性的服饰与出行方式(自行车的发明至关重要),甚至在一些国家结出了政治的果实。


36.教育与科技促进了人们对“想象的共同体”的构建,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不过某种程度上,反犹主义与种族主义也随之兴起。人们打着科学的幌子将人种分为三六九等。戈比诺甚至动笔写下《人种不平等论》,把雅利安人奉为主宰种族。殖民者钻入非洲腹地,而比丛林更加黑暗的是人心。


37.那些大胡子背后,其实也不全是老古板。也可能是莫奈、德彪西这些挑战传统的艺术家。不过,到了二十世纪,穿着军装,留着络腮胡的弗朗茨·约瑟夫的确看起来像个旧朝遗老。他的死,也某种程度上象征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如何定义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沉默了四十年,直到铁路像分开红海一样改造欧洲的社会,历史就突然上紧了发条,十九世纪的大戏就这样开场了!


隐藏的复辟时期悄然揭开序幕,到欧洲地理大变动,再到僵持中的美好年代。社会从上到下都感受到技术掀起的滔天巨浪,这股力量深深地塑造着城市生活,同时也影响着时代大潮中的皇帝忿忿不平的贵族倍受折磨的市民浪漫主义、专业化的风潮也随之席卷而来。这一切共同上演了一出既惴惴不安,又歌舞升平的历史大戏!


一百多年前技术和工业进步塑造欧洲,今天它塑造我们。十九世纪不是遥远的“暧昧对象”,它是我们当下生活的预演!


我的朋友,如果你对未来感到焦虑,那么你就应该去看看十九世纪,虽然十九世纪的历史并不能直接给我们一个答案,历史不能预言未来。


但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人是怎么最终走到那个结果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

我们今天究竟在走向什么方向

这是十九世纪的意义!


由高林主讲,程衍樑捧哏的独立专辑「十九世纪就在你家隔壁」今天正式上线,全系列共11集


你除了可以在常规的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和本号单期文章内以9.9元/单集购买收听,也可以在小宇宙app和本号下方菜单里以专题形式购买,享受99元/整套价格。


高林和文坛小团体青年维也纳,程衍樑和忽左忽右节目组都希望你能够享受这11集的节目。Enjoy!



👂🏻

视觉:proof
撰文:Emma 思钊
编辑:hefang



忽左忽右Leftright
一档专注于经验视角的文化沙龙类播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