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上,霹雳舞项目吸引了许多中国的年轻观众,也有来自中国的“bgirl bboy”亮相参赛。这是全球街舞的里程碑时刻,而中国街舞,沿袭武术与舞蹈的脉络,一直是全球舞蹈对话的重要一环。同时作为一名霹雳舞者和学者,王晴的研究覆盖了舞蹈、民间文艺与民族文化,游走于身体和政治交融的谱系。从纽约布朗克斯街头走来的霹雳舞,为何会在80年代的中国兴起,此后又在这里历经断裂与新生?从帮派文化说起,霹雳舞breaking如何作为街头青年文化逐步进入奥运会?霹雳舞与希腊古典文化之间又有什么亲和关系?欢迎收听王晴的精彩分享!
本文为基于节目录音的口述稿,仅对语法与用词做部分修改。
你们不要再打啦:霹雳舞“以舞止武”的帮派底色
王晴
在讨论街舞的时候,大家知道它来自于美国青年文化,但很少知道其背后涉及到民族之间的复杂问题。我在《Cypher的起源:以非裔美国青年运动为背景》一文中,对这个词做了一个流变分析。在梳理材料的时候,我发现它和70年代的非裔美国青年,尤其是穆斯林青年所发起的一些运动相关,Cypher和该组织发明的一套语言系统有关。
在讨论嘻哈和霹雳舞的时候也是如此,它背后可以追溯到族群政治的语境,尤其是Hip Hop,它在非裔美国人的口头传统当中就有雏形,反过来又影响了非裔美国文学的书写。在讲嘻哈的时候应该把它放到非裔美国文学和文化史的语境里,可以发现它在城市中的离散群体中,是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或者异乡人,他们在聚集的时候诞生了文化和音乐风格,才有嘻哈或者Cypher这些概念。
程衍樑
听起来跟早期rap服务于帮派斗争,替代暴力的作用有点相似。
王晴
就是以舞止武。当时有一种说法是,Breaking就是在帮派斗争的时候为了减少流血冲突,所以大家用街舞来比拼,代替流血斗争。
程衍樑
在早期,从纽约兴起的街头舞者有什么代表性的人物吗?
王晴
比较有名的像 DJ 班巴塔(Afrika Bambaataa),非洲王班巴塔。他被认为是嘻哈文化的教父,著名的 DJ 和唱片制作人,当时在纽约贫民窟算是领袖一样的人物。后来包括酷海克(Kool Herc),还有约瑟·萨德勒(Joseph Saddler),被称作闪耀大师(Grandmaster Flash) 。他们在后来被称作“嘻哈三圣”。
他们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一样,舞技多好,或者音乐创作的多好。并不是他们个人的技术水平到了一个多高的程度才被大家尊敬,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在高超的说唱技巧之外,有克里斯蒂玛权威的领袖气质。他们用个人的影响去带动整个组织和社区,带动大家去发现新的东西,做一些革新,所以有很多追随者。包括百分之五国家(Five-Percent Nation)的领袖也是通过不断地宣讲,和各个地区的帮派头目联络,才能把他们的意识形态慢慢扩展,让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个东西,最后才有嘻哈的诞生。
「cypher」与零:种族歧视衍生的数学体系
程衍樑
Cypher在说唱和街头文化当中,尤其是Hip Hop里面感觉它的存在感很强。通常对Cypher的理解就是围成一圈进行轮流即兴的表演,比如一群说唱歌手像接龙一样来完成一次说唱。你提到它背后有很多舞蹈、政治,以及非洲裔美国青年运动的背景,可以展开讲一讲吗?
王晴
我在资料梳理中发现了克拉伦斯·爱德华·史密斯(Clarence Edward Smith)这个人,他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种族隔离,经历了他的家庭和社会的困扰,所以他是要做出改变,就连结非裔美国人共同体,创造了百分之五国家(Five-Percent Nation)这个组织。成立之后,就像嘻哈先驱创立其他组织的时候一样,他为这个组织做了一系列规划,包括共同遵守的原则、组织的愿景等等。其中有一套是对每个数字做一个解码,赋予数字和字母更多的象征含义。在我们看来的数字0在他们那里有另外的含义,他们把这个叫做超级数学体系。0对应的就是Cypher,0在这个组织的含义是,黑人可以凌驾在宇宙之上,无死角地观察世界。这个组织还认为亚洲是宇宙当中最先出现的,还有太阳是黑人男人,地球是黑人女人,最早的神是黑人之类,这样发明了一套叙述。
Cypher最初出现的时候,严格意义上说是在嘻哈文化之前。因为这个组织成立、发明这套体系也在嘻哈之前,它出现的时候就涉及到宗教、政治、哲学,有数学很多方面的意涵在里边。为什么它跟嘻哈有关系?在这个组织的首脑去世之后,后边的人不断扩大组织规模,延续他创立的这一套黑人精神,把Cypher的含义继续扩展和沿用了。这些参加过百分之五国家(Five-Percent Nation)的人又参加到新兴起的一些嘻哈组织,和Zulu Nation的先驱者也有关系,包括WuTang Clan。这些人继续沿用了这一套特定的语汇,把Cypher的词义不断丰富,最后变成了他们之间竞技或者游戏的一种形式,演变成今天轮流上去围圈跳舞和说唱的一个娱乐方式。
从东南到内亚:相异的街舞文化脉络
程衍樑
以郭富城为代表的这批香港明星和街舞运动的关联是什么样的?香港这批街舞明星和内地算是合流了吗?还是它有一个自成一体的流派?
王晴
我现在也感觉到,港台,包括广州、福建的街舞舞者,他们发展街舞的这条脉络,跟张平、陶金通过电影,或者以北京舞蹈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为中心,在北京的这一批人所带动的中国街舞发展脉络是非常不同的。香港、台湾的发展比我们更早。广州在文艺上也是如此,因为跟香港、台湾比较接近,所以他们做了第一个交谊舞会,还有诗歌的活动,我们要更慢一点。
我到北疆中心来工作之后,也对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街舞的接触做了一些资料的整理。我发现,就像东南沿海一带在接触流行文化的时候有不同的速度和脉络,北部边疆和西北地区也是如此。在《摇滚青年》1988 年上映的同时,天山电影制片厂也出了一个电影叫《西部舞狂》,同时在内蒙古地区,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也出了一个电影《疯狂歌女》,这两部电影都有霹雳舞的内容,但是他们所表现出的风格和形态,和学院派的青年制作的《摇滚青年》所反应的东西又有不同。像《西部舞狂》的演员都是很专业的,是跳新疆舞和其他的现代舞、民族民间舞的舞者。这些舞者其实特别有名,他们在艺术学校已经接受了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包括泛内亚的民间舞种。
这些舞蹈元素非常新鲜,就像现代舞和拉丁舞也是源于民族传统的舞蹈动作一样,他们在接触街舞的时候融合的可以说更好,把民间舞、现代舞和街舞做新旧嫁接的探索,有点靠近当时宝莱坞电影的样子。他们在表现街舞的时候不像陶金的身体,后者能明显地看到他在电影里拿中国古典舞的身体做街舞的尝试。然而两种舞的动作是很分明的,在陶金春晚的表演中能看到,他先做一个古典舞的伸展,然后又来了一个街舞的扭头或者是胯的转动,这种风格的区分非常明显。但是在新疆,它本来就接触多元的文化,既有中原的汉文化,也有波斯、印度等等,通过丝绸之路已经在西域这个地方交汇融合了,所以它在接触的时候,既能接受街舞的这种健美的审美,同时又能让街舞的表达更具波斯、印度的舞蹈特点。整体来说,这部电影当中的舞蹈更加奔放和有张力,用我们的话说,更Hip Hop、更 funky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疯狂歌女》也是这样。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王晴,任职于内蒙古大学,bgirl莎娜,研究比较文学、民间文艺学、街舞及嘻哈文化
霹雳舞 / 街舞 / bgirl / Breaking / 热烈 / 摇滚青年 / 西部舞狂 / 疯狂歌女 / 少林三十六房 / 迈克尔·杰克逊 / 布朗克斯区 / 克拉伦斯-爱德华-史密斯 / 百分之五国家 / Zulu Nation / WuTang Clan / Cypher / 班巴塔 / 酷海克 / 约瑟-萨德勒 / 李小龙 / 陶金 / 张平 / 巴西战舞
Dancing with the Revolution 《革命的身体》《电影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