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偏见036|五十年后,回望马王堆汉墓发掘始末
文摘
历史
2024-10-25 17:56
上海
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的五十周年。三座于“文革”时意外发掘的马王堆汉墓,将千年不腐的女尸辛追以及保存完好的帛书、漆器与丝织品呈现在世人眼前,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文汇报》记者单颖文曾在长沙、北京、上海等地探访了多位参与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前辈,对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做了深度报道。那么,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过程是怎样的,有哪些少为人知的细节?相关专家动用了哪些手段、付出了何种努力?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成果又具有怎样的价值?请听单颖文的精彩分享。
本文为基于节目录音的口述稿,仅对语法与用词做部分修改。第一个问题,我相信也是听友最感兴趣的问题,那些专家把棺材打开的那一刻,是什么样的感受?我记得你当时采访过一位周世荣老先生,他还专门描述过这个情境,冲击力非常强。对,很有趣。他当时跟我说的原话是:“臭是臭得不得了!臭得半个月都洗不掉那个味道……”当然,可能也有夸张的成分。他跟我描述这个情境的时候,仿佛还在现场,已经过了四十年,他还是一只手捏住鼻子,另一只手不停摆动。这个臭味应该给他这辈子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马王堆,他就能想到那个臭味。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内心是非常兴奋的。你想,金银珍宝应该是不会发出臭味的,有臭味,就意味着里面可能有东西还没有完全腐烂。记得你的报道里,周世荣老先生是这么说的:1972年4月28日的下午,长沙汽车电器厂将三层棺吊出,运到了湖南省博物馆陈列室。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挖到了这三层馆?记得你的报道里,周世荣老先生是这么说的:1972年4月28日的下午,长沙汽车电器厂将三层棺吊出,运到了湖南省博物馆陈列室。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挖到了这三层馆?回到时代背景,1972 年,还在“广积粮、深挖洞”,这是毛主席针对世界局面发出的指令。那时候有一个单位驻扎在马王堆墓这里,但这个单位也不知道这里是个汉墓。实际上,一直都有这里是一个墓葬的传说在流传,但是没有人去很好地考证过。马王堆在民间是有很多传说的,既然叫“马王堆”,那里面肯定有一个王,要么是这里是他称王的地方,要么这里是他死后埋葬的地方。据当地人说,当时这个单位的门牌号上写的是“马鞍堆”,因为“鞍”在湖南话里,读音和“王”非常相近,可能就是大家传着传着传讹了。当时深挖洞的时候,大家还没有意识到下面可能会挖出一个墓葬来。那么,这个墓葬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就是他们挖着挖着,正好把封着墓地的白膏泥破坏了,就有气体冒出来,有一个工人在那里抽烟,那个气一冒出来,他的烟就被点燃了。就是这个样子,当时他们就看到有气不断冒出来。这个单位也不知道去联系谁,找了一圈,找到湖南省博物馆,说要不你们来看看吧?湖南省博接到电话就赶过来,因为考古界把这种情况叫“火洞子”,他们知道,如果有气体冒出来,那就说明这个墓葬基本上是完好的,没有遭到破坏,里面肯定是有文物的。这个墓葬被发现以后,马上各个单位就被调集起来,包括你刚刚说到的长沙汽车电器厂什么的,由他们来负责运输工作。很多人手也被调集起来去挖这个墓葬,但是这个墓葬实在是太大了,于是很多学生也被调动起来了,等于是发动大众的力量去挖。它有三层棺,非常精美。等到棺椁被打开,开始提取器物的时候,我觉得这里面不少细节也很有意思。当时有一群人被称为“土夫子”——其实就是以前的盗墓贼,但在那个年代,因为他们都是贫下中农出身,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冲击。对。这些人既然在政治成分上是比较靠谱的,那么就可以把他们调动起来,组织他们去采集文物。因为这个墓已经很老很老了,一个人下到一个墓坑里面,肯定会对现场有破坏,提取文物的时候如果不够老到,文物就可能会摔裂甚至破碎,或者改变原本的位置。这些损失都是无法承受的。而这些土夫子有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在那个时代他们也很肯干,很乐意去做这件事情。所以他们就被邀请来做这个工作。我记得当时看过一张照片,就是一个人在那里完全倒挂着,身上绑了一根白毛巾,另一个人就抓住那根白毛巾,保证他不要掉到棺椁里面去,他就这么吊着,把手伸下去,像猴子捞月一样,把一个个文物捞上来。尽管这样小心翼翼,其实在提取的过程当中也还是必然会留下遗憾。我看过另一张照片,上面都是藕片。据当时的发掘工作者说,还好看到藕片的时候他们先拍了照,因为等到这些藕片取出来,晃动一下,一半的藕片就不见了,再晃动一下,就全部变成泡影了,仿佛玄幻小说描写的一样,这些藕片都化为了乌有。这些藕片即便只留下了照片,也还是很有价值的。除了对文史学者有研究价值,研究地理的专家也可以从中发现,长沙在过去一千多年当中是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不然这些藕片早就化为泡影了。所以,有学者说过,不是每一座墓都可以有马王堆汉墓这样高的价值,我想,这也体现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故事里。辛追女尸被发现的消息传开之后,引发了湖南当地民众的狂热。嗯,以前也有各种口耳传播的渠道,不管出现什么事,肯定先是各种八卦谣言,就像现在一样,网上各种漫天飞的假消息。这么一个尸体千年不腐的老太太被发现之后,出现了各种乱七八糟的说法,有人说这个老太太可以坐起来,还有人说她和郭沫若握了手了,关键当时郭沫若根本都没去长沙,都是胡编乱造的段子。大概在1972年5月份,湖南省博物馆把辛追女尸和一些相关文物一起做了一个临时展览。当时湖南省博物馆有三个展厅,一个放文物,一个放墓葬的模型,还有一个就在二楼专门辟出一个地方,放辛追女尸。因为当时条件很简陋,就是一个临展,拿一个围栏把辛追女尸围起来,民众在外面看。这个馆还派了不少保安去维持秩序,然后还安排了很多讲解员,后来据当事人说,这些讲解员啥事也没有干,都在那里维持秩序,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当时的湖南省革委会对参观的情况预计太过乐观,他们觉得长沙才几十万人,这个情况最多持续半年。但问题在于,不止长沙的人去看,从早到晚全国各地都有人去看,都快挤塌了。我采访过一个人,他还记得,当时有一个老爷子看展的时候被人挤了,头都扎到外面围的木栏杆上流血了,工作人员把他救了出来,要把他送走,这个老爷子一直就说想看一眼。那时候也不讲究追究主办单位责任什么的,工作人员看这个老爷子不停地念叨,就悄悄让他从侧门进去看了一眼,老爷子一下子好像忘了身上所有的疼痛,说我终于看到了太快乐了,然后就心满意足地走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当时观众的狂热程度。那个时候是1972年,全国民众就已经对辛追女尸这么狂热,今天的我们真的很难想象。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当时也一直有谣传,说这么重要的文物要被送到北京去,所以长沙人很担心去晚了就看不到了,大家就每天都挤着去那里看辛追女尸。但事实上,直到今天都没有送到北京去,一直是在当地进行保护。当时展览旁边还架了高音喇叭,每天大声辟谣,说我们不会去北京……后来也是通过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还有去现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写的内参,把辛追女尸不腐这么奇妙的一件事情,还有参观群众的狂热,都反映到了国务院,当时周恩来总理是分管文物工作的,他听了报告以后就说,一定要保护好文物,等于叫停了这样一个临展。是的,然后当时郭沫若是中国科学院的院长,他提出要把内脏取出来,尸体不容易腐烂,所以才有了后面取内脏这件事。要解剖女尸,必须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周恩来作出批示,说他同意解剖,既然古尸都保存了几千年,那我们起码要保存个两百年。也就是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指示,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连夜把辛追古尸转移到了湖南省医学院去秘密保存,这个临展其实只有十几天就喊停了。最后是通过2号墓挖掘出来的一个印章,把马王堆汉墓主人的身份差不多搞清楚了。是的,因为虽然在三号墓中有一个画像可以判断墓主人大致的生平,但还是不知道他是谁。但是它旁边还有一座二号墓,很可惜的一点就是二号墓旁边有几个盗洞,而且在一个盗洞中可以发现有唐代的瓷碗,那就说明至少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盗墓贼去光顾过了。然后在解放初期,当地的农民又在这里盗过一次墓,所以一开始大家其实对二号墓也没抱有幻想,因为你能看到里面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烂了,只有三层的椁板的底板在那里。当时湘博的工作人员熊传薪先生就说,我们现在回头去讲这个历史的时候,像一号墓我们可以讲出很多……对,然后讲二号墓的时候,都只能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几月几号去发掘了二号墓,然后发现里面就是有一个底板,没有什么东西。但事实上,从从考古人员的角度来讲,二号墓的发掘才是真正最困难的,前面碰到的那些提取文物之类的问题虽然没有,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当时的天气非常冷。天冷,能干活的人少,能干活的时间也很少,长沙还会下雪。对,因为以前考古界就有好几次墓坑垮掉,把考古人员埋在了里头。在当时,没有谁敢担这样的责任,肯定是安全第一。关键是,二号墓里面没啥东西。他们就把那个三层的底板都洗掉了,洗掉以后下面就只剩下泥和水了,当时的湘博馆员高至喜就说,他记得有人忽然就在那里很激动地喊道,在墓坑北端的淤泥里摸到了两个印章,这两个印章就可以确认墓主人身份。一个刻的是“利仓”,一个刻的是“轪侯之印”,这就解决了墓主人的身份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不同史料之间的正误问题。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单颖文,文汇报社记者
马王堆汉墓 / 海昏侯墓 / 疑古思潮 / 李学勤 / 裘锡圭 / 帛书 / 辛追夫人 / 熊传薪 / 郭沫若 / 王冶秋 / 7301秘密工程 / 曹国建 / 素纱禅衣 / 高至喜 / 徐俊
《走出疑古时代》 /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
走向荒野:漫谈民国考古学的兴起与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