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从柏林危机到「对华国际」:东德视角下的中德关系
文摘
历史
2024-10-11 19:30
上海
在冷战之下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之间的关系常被比喻为兄弟,而现实往往比外界看起来更为复杂。东德与中国的关系,就是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横跨欧亚两端,中德之间的缘分从何说起?二十年乌布里希,二十年昂纳克,在中苏分裂的时代背景下,东德怎样在平衡和纷争中寻求对华外交?神秘的“对华国际”又是什么样的组织?世界在变,但历史总是留下不变。欢迎收听本期嘉宾童欣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文为基于节目录音的口述稿,仅对语法与用词做部分修改。
从二战结束一直到六十年代初,柏林还是发生过三次危机,这三次柏林危机在你的研究当中,可以把它们的影响力等同吗?有哪几次你会觉得是冷战历史当中独一无二的?我一般把它归为两次,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靠的很近,只有一年左右。第一次是最严重的危机。对,第一次是最严重的。斯大林做得很绝,他把200多万人围起来,不光围住了驻德美军和弹药,而是整个西柏林的粮食断掉。美国也有一些比较冲动的人想要去打破这种封锁,一旦双方交火就可能迎来一场大战。到肯尼迪执政时期,双方都非常谨慎,赫鲁晓夫胆子也没那么大,只是说,你要是欺负到他头上了,他会冲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面对美国,他不那么容易冲动。柏林墙修建前夕,赫鲁晓夫规定,你修墙可以,但是一毫米都不能超过军事分界线,只能在自己的管治区内部修,修墙是为了围我自己的人,跟你们美国没有关系,是这么个状态。第三次柏林危机就是一直到1961年结束,算是柏林墙真正建设了起来。把它归为三次的话,第二次他就宣称你们在六个月之内撤军。但后来就开了一个维也纳会议来化解,最后没有作数。以至于戴高乐之后说,东德那些事情,就是六个月之后又六个月,六个月之后又六个月的。你刚说到1948年那次是最危险的,因为当时斯大林是下手非常狠,直接进行了大封锁。他直接切断了水陆交通,只能用空运,而且只给开放一个固定的空运,相当于是一种默契,旁边还有苏联的高射炮和战斗机在巡逻,你只要是飞出了这个走廊,很有可能就会被击落。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时签柏林占领规定的时候,双方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就是说你可以用这些通道等等,但并没有就这种通道落到纸面上,成为保证。英美方面觉得这是不可想象的,我在那里驻兵那么多,西柏林归我们管,你怎么可能封锁水陆通道?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当时就没有签一个纸面上的协定,最后就发生了这样的危机。而苏联人也没有想到,战略空运有这么大的威力,光靠空运来解决问题。其实美国人也没有想到,一开头,五角大楼的主流看法是大概能撑到10月份,因为那时候还不用运太多的煤。10月份之后,柏林开始烧煤,这么多煤是绝对无法用飞机来运的,所以五角大楼的主流意见是撑到10月份,然后找一个体面的姿态结束这个问题。但是当时美国有另外一派,就是魏德迈,接替史迪威来中国当军事顾问的人。他了解驼峰航运这样一个过程,觉得可以用驼峰航运这样一个手段,用美国战略空军在中国积累起来的战略空运的经验和能力,应该可以大体满足西柏林人的需求,所以他就把指挥官滕纳调来组织柏林空运,而不是原来的像李梅这些人。滕纳来了以后就说,你们搞轰炸可以,烧东京可以,但是运粮食你们根本不专业。他就用自己在中国战区积累的经验组织了柏林空运,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当时柏林空运这种壮举,它还是跟中国经验,跟驼峰航线、飞虎队有直接关系,这很有意思,中国跟柏林人的这个缘分那么早就已经开始奠定了。
中苏分裂与苏联「对华国际」成立始末
1967年,好像苏联就开始组织起了以苏联为中心,专门研究当时红色中国或者中国传统的这样一个组织。我在研究里面把它叫“对华国际”,Interkit。它是有两个词,前面是共产国际international的前半部分,后面是俄语里面表示中国的词,就是“契丹”。现在国泰航空、国泰大剧院也是这个词。它其实最初是一个党际的会议,然后发现它非常有用,苏联就借这个机会,一方面教这些东欧国家去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中国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借此来操控这些东欧国家,来形成一个共同的对华政策。因为中国当时采取了一个策略,叫做区别对待,对东欧国家和苏联采取不同的策略,试图来分化它们。但是在“对华国际”的作用下,这个政策是失败的,所以这个组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包括后面又遇到一些事情,东欧国家看不懂,怎么突然中国跟苏联之间有了武装冲突?后面会不会打起来?突然一下子,怎么二把手又摔死在了蒙古?这个东西大脑还没处理完,怎么尼克松又去了北京?你可以想象,那些人CPU 真的烧了,他们就更依赖苏联来提供一个解释。所以这个对华国际在1967年,当时应该是七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他们国际联络部的主要领导人齐聚在莫斯科一起成立的,这里面是一个怎样的成分?它其实是以华约为班底。但华约里面有几个国家,比如说罗马尼亚,它跟中国的关系后来一直不错,它需要两边投注。再一个南斯拉夫,大家都知道它跟苏联之间的过节,所以没有把这两个国家包括进去。它想把蒙古拉到华约里,但是这就很奇怪,华约是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来对抗的,你把蒙古拉进去,蒙古就算有海军,它跟北大西洋也挨不着。华约成员国也不同意,非常害怕一旦蒙古跟中国产生了冲突,按照华约的条款,就必须对中国有义务参战,它们也非常不高兴,这样苏联也没有强制把它们拉进来,而是成立了这样一个“对华国际”,把蒙古拉进来,不拉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这个组织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中国进行反宣传,用普通话、上海话、广东话对中国进行多语种全天候宣传,因为中国当时在用多语种全天候对苏东国家宣传。当然,阿尔巴尼亚是跟苏联闹掰了,地中海上的明珠,跟中国属于铁哥们,跟苏联是不对付的。阿尔巴尼亚应该就是在1968年退出的华约,它一开始也是华约国家。所以“对华国际”成立之后,它具体做了哪些事?我看了一下,您提到过的一些“对华国际”历次会议的列表。主要就是协调,大家步调一致,不要被中国给分裂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个。因为中国有时候会说,你们不要跟着苏联走,苏联是个修正主义国家,它是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你看它对捷克斯洛伐克做了什么,你们不要跟着它一起走,毛主席是多么伟大,你要跟着毛主席走,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叙事。
东德外交官以歇脚名义恢复对华关系
程衍樑
整个中德关系到什么时候出现了明确的变化?
应该说是到了80年代初。这也有几个原因,第一是苏联的控制力在下降,勃列日涅夫到了晚年,每天能工作几个小时就不错了,所以苏联内部也出现争斗,有一派觉得应该实现对华关系的正常化。像组建“对华国际”的这个人叫罗满宁,他就坚持认为,一定要坚持原来的路线,中国肯定是跟美国勾结在一起来反苏的,他们内部开始有互相争斗,这就出现一条缝隙。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察觉到,这里面有操作的空间。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样,东德跟中国之间是有很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它很希望改善跟中国的关系。一旦这种操作空间出现,它就开始不断地试探,看能不能跟中国恢复比较正常的经贸关系,或者至少能够从中国那边拿到更多的情报,就开始派留学生,使馆人员开始接触。一开始使馆人员的接触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方式。
他们国际部的领导,就相当于我们这边中联部的领导,访问朝鲜,访问朝鲜之后要访问越南,还要访问老挝,中间要飞很久,他就提出到北京歇歇脚,但不是去访华,是去东德驻北京大使馆歇脚。到了北京大使馆之后,人饿了,要吃饭嘛,那我们就跟使馆的公职人员一起吃个便餐,吃便餐的时候说有几个朋友邀请过来,就邀请了几个朋友以私人身份跟他们一起吃饭,但这些人其实是中联部的人。这就打破了中苏分裂以来,几乎等同于断交的关系,就开始有了人员方面的往来。这之后不久,中国也用一样的方式,让中国驻柏林大使馆邀请中国的同志去吃饭,在这个途中就邀请德国的同志也一起来。这样人员往来之后,苏联的态度虽然有所敲打,但是并没有非常强硬。
东德觉得这条路是可以走的,就开始了有了越来越多跟中国的接触,就发现中国这个时候的整个外交路线,整个面貌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虽然还会说要坚持自己的路线,但在提苏联那些路线的时候,不反驳了,就说你对,我们来谈谈生意怎么样?谈我们两个改善关系怎么样?不那么咄咄逼人,也完全放弃了所谓在东德培养所谓健康力量的这种想法,不关心意识形态的问题了。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童欣,冷战史研究者,播客「越向书」主播
德意志第二帝国 / 乌布利希 / 昂纳克 / 勃列日涅夫 / 斯大林 / 赫鲁晓夫 / 六一七事件 / 社会主义兄弟之吻 / 春季攻势 / 柏林危机 / 维也纳会晤 / 驼峰航线 / 魏德迈 / 史迪威 / 滕纳 / 李梅 / 飞虎队 / 斯巴达克同盟 / 德国共产党 / 共产主义小组 / 五卅运动 / 威廉-皮克 / 红色救济会 / 佐尔格 / 李德 / 牛兰夫妇 / 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 / 格鲁乌 / 曼弗雷德-施特恩 /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 / 陈翰笙 / 彼得-弗拉基米洛夫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希腊危机 / 伊朗危机 / 土耳其危机 / 东北危机 / 柏林危机 / 中苏分裂 / 知华派 / 对华国际 / 罗满宁 / 华沙条约组织 / 莱泽曼 / 雅诺什-科尔奈
《全球冷战》《决战:东北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