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S J :抗睾酮-Fab免疫复合物抗体三元复合物的形成与交叉反应机制的结构解析

学术   2024-09-18 18:14   北京  

抗免疫复合物(anti-IC)抗体可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的非竞争性免疫分析,然而对抗免疫复合物抗体的结构解析少有报道。本研究首次对由Fab220和睾酮(TES)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及其抗IC的FabB12晶体结构进行解析;然后用LightDock以及AlphaFold对三元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预测,并用非变性质谱法对这些复合物水溶液中的形成情况进行研究;并将TES替换为其类似物二氢睾酮(DHT)、雄烯二酮(A4)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形成的新三元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阐明了该体系的交叉反应机制。本研究为抗IC抗体结合机制提供了基于结构的新见解,或许能指导抗IC免疫分析的开发。

【简介】

在传统的夹心免疫分析方法中,使用捕获抗体(cAb)捕获待测物后利用识别另一表位的检测抗体(dAb)对其进行定量,这种方法在大分子检测中非常有效。但是,当这种方法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时,由于小分子的表面积较小,捕获抗体与检测抗体往往难以同时与小分子化合物进行结合。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一种新策略:先将小分子化合物与抗体结合,形成IC拓展其表面积,然后再用抗IC抗体对其进行检测,即抗IC免疫分析,其已被证明能高度灵敏地检测吗啡、四氢大麻酚、类固醇类激素以及β内酰胺类药物等小分子化合物。然而上述研究缺少对抗IC系统的结构解析。因此,本研究使用X线衍射法解析了抗TESFab220片段/抗ICFabB12片段复合物晶体结构,结合分子建模和AlphaFold预测了三元免疫复合物的可能结构,用非变性质谱法(Native MS)研究了这些复合物在溶液中的形成情况。本研究旨在解析抗IC抗体的结合机制、从结构角度为非竞争性免疫分析方法的开发提供见解。

【研究内容】

1. Fab220FabB12CDR结构解析

制备Fab220FabB12的晶体,用X线衍射法分别以2 Å2.7 Å的分辨率结构其解析(1AB)并对其CDR的氨基酸序列、North-Dunbrack聚类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简而言之,Fab220FabB12CDR多为典型结构(canonical structures)无显著特点。然后比较了Fab220FabB12抗原结合腔的结构,发现Fab220的抗原结合腔较小,由较短的CDR H39 AAs)和CDR L2L3构成(图1C);而FabB12的结合腔较大,其CDR H2L1L3形成了陡峭的腔壁,而CDR H311 AAs)在腔底形成了一个额外的口袋(1D)。



1Fab220与(ACFabB12BD)的整体结构

1:Fab220FabB12CDR序列与聚类

2. Fab220-TES复合物的结构解析

制备Fab220-TES复合物的晶体,解析其与TES 的互作位点与识别机制(2)。发现TESB-D环被埋在结合口袋内,A环暴露在口袋外;Fab220TES之间的界面面积为270 ŲVLVH的贡献几乎相等(137Ų & 132 Ų),其中CDR H3L3构成了大部分结合界面,而CDR H2对结合界面基本无贡献;Fab220TES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由芳香残基贡献的疏水作用力,此外TES还通过其3=O17-OH基团与结合位点形成极性相互作用:TES3=O基团通过水介导的氢键网络与CDR H3主链相连,而17-OH基团在结合口袋底部通过四中心氢键分别与框架区、CDR L3H3三个残基相连。

2Fab220TES结合位点

3. TES抗体结合位点结构比较

比较了Fab220与此前解析的三株TES抗体(3-C4F577FabscFv 5F2)的结构与识别机制(3ABC),发现四株抗体都处于疏水口袋中,且TESD环均处于口袋底部,不同的是Fab220CDR H3较短,使TES的整个A环暴露在外;结合位点表现出由三或四个芳香残基组成的相似模式;在所有复合物中TES17-OH在结合口袋底部形成了氢键;在77Fab中观察到其与配体结合后发生了局部构象变化:Y99-HH3)在结合配体后会向结合位点外偏转。此外还发现Fab220的结合位点在结构上与抗雌二醇(E2)抗体57-2的结合位点相似(3D),都存在围绕17-OH的四中心氢键网络,因此57-2TES也有较高的交叉反应性(CR=37%);而结构差异在于:57-2的结合位点为槽型,仅将类固醇的AB环边缘暴露在溶剂中,且CDR L2对结合位点形成的贡献较大。



3:Fab220A)、77FabB)、5F2C)与57-2E)与TES形成复合物的结构比较

4. Fab220FabB12的非变性质谱表征

研究通过非变性质谱表征了Fab220FabB12片段的质量特性。质谱分析显示了两者的电荷态分布(4AB),并且在DTT处理后,轻链和重链分离并显示出相应的质量匹配(4CD)。Fab220的轻链与重链质量与理论值高度一致,而FabB12的重链质量则与理论值存在微小偏差,这可能是水或氨基损失所致。



4: TES Fab220和抗IC FabB12n-ESI UHMR轨道阱质谱图
A&C
为完整条件、B&D为裂解条件。轻链为靛蓝色,重链为绿色

5.雄激素抗IC系统的非变性质谱表征

研究了FabB220FabB12在有无TES条件下的非变性质谱表现,结果表明无论是游离状态还是抗免疫复合物状态电荷态分布均较窄,说明蛋白复合物构象比较稳定(5AB)。没有TESFab片段间仅形成少量的二元复合物,加入TES后复合物数量显著增加,然而仅在TES浓度≥2.0 μM时才能检出特异性复合物,表明结合亲和力较低,这限制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其他的雄激素均能与Fab220形成二元复合物,再与FabB12形成三元复合物(5C-E)。估算出Fab220对雄激素的亲和力顺序为:TES > DHT > A4 ≥ DHEA-S/DHEA

5: 不同配体免疫复合物的n-ESI UHMR轨道阱质谱


6. Fab220复合物与雄激素亲和力的非变性质谱表征

从非变性质谱测量和数据拟合中得出的KD值显示了不同雄激素与Fab片段的结合亲和力(6&2)。Fab220TES的亲和力较高,KD值为16±2 nM;与DHTA4KD值稍高,约为19–24 nMDHEA-S由于样本中部分缺少硫酸基团,难以精确测量其亲和力,推测其KD值为约30 nM,是TES的两倍。亲和力的差异与Fab220结合口袋的结构有关。由于结合口袋不够深,类固醇的A环未与Fab220充分相互作用,限制了Fab220TES的亲和力和特异性。TESDHT通过17-OH基团形成了三个氢键因而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在A4DHEADHEA-S17-OH17=O取代,仅能形成两个氢键,因此Fab220与这些配体的亲和力较低。

6: Fab220复合物与非变性MS的雄激素亲和力测定

2.类固醇与抗睾酮Fab220片段结合的解离常数和主要结构特征


7. Fab220-TES-FabB12三元复合物预测结构

使用AlphaFoldLightDock预测了三元复合物的结构,其中LightDock的预测结的非生理性原子异常接近(clash)较少,其预测质量更高。根据预测结果(7、表3),TES结合界面主要由两个FabCDR组成,面积约为1100Ų。该复合物中Fab220-L1Fab220-L2FabB12-L3Fab220-L3FabB12-L1存在相互作用;Fab220-H1  FabB12-H1  H3 相互作用;Fab220-H3对结合界面的形成贡献最大,尤其是芳香残基F97-HY98-H,直接伸入了FabB12的结合口袋。TESFab220强结合(结合面积:170 Ų),也直接与FabB12口袋接触(80 Ų)。TESA环位于Fab220H3环和FabB12W32-LL1)之间(7CD),其O3位置可能与FabB12H3环的G99-H形成氢键。FabB12的中心结合口袋呈疏水性,并在复合物状态下大部分埋藏在极性溶剂中。

总之,三元复合物的形成时两个Fab没有发生重大构象变化,其关键在于Fab220-TESFabB12之间的高度形状互补性:TESA环暴露于Fab220结合口袋外因此能与FabB12结合、Fab220CDR H3能伸入FabB12结合口袋。疏水相互作用在三元复合物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
7:三元复合物的预测结果,A&CLightDock结果,B&DAlphaFold结果

3:三元复预测中的界面区域



【总结】

本研究首次对半抗原结合及相应的抗免疫复合物(anti-ICFab抗体的晶体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TESFab220结合后A环暴露于结合口袋外;Fab220FabB12TES等雄激素分子能形成稳定性各异的三元复合物,并解释了交叉反应机制;通过AlphaFoldLightDock预测了完整的三元复合物模型,其中TES暴露的A环被抗-IC抗体FabB12结合、Fab220FabB12的结构存在较好的互补性、两个Fab的结合口袋都含有疏水性残基从而利于TES和另一个Fab结合,这解释了三元复合物形成的原因。本研究或许能为抗IC免疫分析的开发提供结构见解。

【原文出处】

Eronen, V.et al.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ernary immunocomplex formation and cross‐reactivity: binding of an anti‐immunocomplex FabB12 to Fab220‐testosterone complex. Febs J. febs.17258 (2024) doi:10.1111/febs.17258.

指导教师:王战辉

抗体故事分享基于抗体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欢迎投稿

点击下方轻松关注!





【扫码阅读原文】




抗体故事
分享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院士团队王战辉教授课题组抗菌药物环境污染物、激素等小分子化合物半抗原设计、单克隆抗体发现和进化、免疫传感原理和构建、免疫检测技术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联系方式:zhanhui.wang@foxmail.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