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这个字眼着实令人闻之色变,很多人甚至不敢提、不敢想这个字,因为这个字在很多人印象中是跟不治之症划等号的。很多时候是一纸报告书到手,患者身体还没垮,精神先垮了,也经常让整个家庭陷入即将失去亲人的恐惧之中。个中原因呢,不仅是人们印象中恶性肿瘤死亡率极高,而且要面临检查、化疗、放疗、再检查,这一整套下来,病人受罪不说,很多家庭经济也不堪重负,人们最怕的是,最后人没治好,家庭也被拖垮了。
我是医生,我不忌讳这个,我不仅不能忌讳,我还得和一些不幸身患恶性肿瘤的病人一起,和它硬刚正面。今天,咱们也不拐弯抹角,好好聊聊中医到底能不能跟这玩意过过招。
并不是说中医西医谁强谁弱谁厉害,一定要分个高下,其实如何选择正确而克制的治疗方法,是要根据病人状况实事求是,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选题。不论是中医西医,只要能改善生命质量,只要能治疗疾病,都是科学的治疗方法。
而且,病人自己的信心、对医生信任,以及治疗期间的配合度,都至关重要!
我这里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个结肠癌患者,是个阿叔,已经全身转移,属于晚期了,找我就诊时右侧结肠病灶疼痛剧烈,胃胀胃痛剧烈,日夜哀嚎,茶饭不思、二便不通,止痛药都无法缓解,但是面诊时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那就是患者体力不衰,脉象有力,声音洪亮。故我考虑少阳、阳明合病,与大柴胡汤加桃核承气汤,患者2024年10月16日就诊,患者女儿10月24日微信反馈父亲胃痛腹痛好转很多,但因为约不到号,请求加号,我遂同意加号,但是不知为何,患者迟迟没来复诊,直至2024年12月3日方才加号复诊。
二诊时患者腹痛服用末次药物有所缓解,但是近期又出现胃胀胃痛,恶心呕吐,大便不畅,小便不通,患者就诊时,我责怪患者以及家属没有继续治疗,嘱咐后续继续坚持治疗,当时家属欲言又止,我并没有在意,其实这为后面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我直接书柴苓汤加下淤血汤,患者服药后恶心呕吐仍剧,患者儿子求助于我,于是我嘱咐患者第二天下午加号把脉再看究竟。但是问诊于患者时,不管问何问题,患者反复只说一句话,那就是“我很恶心很想吐啊”。
后面病人在排长龙,时间有限耽搁不起,我严肃跟患者说,你必须回答我的问题,阿叔,不要反复说同一症状,不然没办法收集四诊,没办法继续开药!这时患者突然提高音量,高声呵斥我,我不舒服还不让我说!大家都知道我脾气,我心里其实很窝火,患者家属也忙不迭的和我说,刘医生,你别介意,我念及老人得病确实辛苦,而且心情也会不佳。遂软下语气,放缓语气跟病人说,阿叔,你第一次看病时,病情已经好转,但是没有坚持治疗,病情又严重复杂,如果想要病情缓解,你就要好好配合我并且坚持治疗啊,这是老人很冲的对我说了一句,第一次并没有好转啊。唉,话已至此,我内心憋屈也没法对病人发作,不愿再多发一言,我坚持给老人看完,处猪苓汤加旋覆代赭汤(患者呕吐后自觉舒适,此为实证),患者看诊完毕,我和随行家属交代,我能力有限,请另寻高明。
其实这还是婉拒患者,同行们懂得都懂,此患者并不相信中医,也不尊重医生,哪怕首诊患者病情缓解,他也不承认,也并不认可医生,也并不能规律复诊,一曝十寒,故我只能婉辞。不是我觉得没希望看好他,而是我认为病人的依从性差,看也没用。晚期患者生命争分夺秒,如果没有很好的依从性,那么这个病就算治疗方法再正确,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招致怨恨。这也就是中医里面的不信者不医。时也,命也,中医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有人要说了,中医治不了癌症,刘医生是找个理由拒诊“挽尊”罢了,我只能说呵呵,你高兴就好,有些人的认知就决定了他的命运。如果中医真不行,为啥好多西医治不了的病都说去找中医试试?那中医必然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才能得到西医同行的认可啊!
我这里治过的恶性肿瘤患者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例如结肠癌、白血病、胃癌、宫颈癌、甲状腺癌(这个虽是恶性,但是比较稳定,但是治疗后病灶减小也是实实在在的)等,在我这里持续治疗三五年以上的非常普遍,很多患者信心十足,我也全力以赴,不仅是实现了所谓带癌生存,关键是病人们精神生活状态良好,生活质量很高。
下面分享一例高度疑似食管癌的病人。为什么说是高度疑似?因为病人虽然作为金标准的食管钡餐已经确诊,不过病理成疑。其实病人已经出现了吞咽困难,只能进食流质食物,其实临床上基本已经算是板上钉钉了。但是为求严谨,也防止有人抬杠,我写文章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确诊,我只敢说是高度疑似。
这位病人经过纯中医治疗后,进食恢复正常,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今天咱们把病案总结于此,目前一共是十二诊,和诸位同道进行学术探讨。
一诊
李某,女,63岁,2024年9月10日初诊。
自诉8-28号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伴随嗳气,食管后梗阻感,胃中有气上冲难以吞咽,初期发生胃胀胃痛,现无,左侧肋骨偶轻微疼痛,偶胸闷气短心慌,无泛酸无烧心,现进食稀粥水为主,胃口一般,易饥饿,口干无口苦,喜热水不多饮,偶恶心欲吐,自诉发病以来至今大便2次,偏软粘腻,不尽感,现3日无大便,有便感大便不出,偶腹痛,无肠鸣音,既往大便1-2日一行, 时成型时烂,小便基本正常,夜尿2-3次,基本通畅,睡眠浅易醒,醒后难入睡,无盗汗。
既往史:自诉无基础病史,已婚已育,孕 5 产 4,自主选择流产一次,自诉50+绝经,月经基本准时,无痛经,无血崩,无淋漓不尽。
左寸关尺细,右寸关尺细弱,舌暗红,猪肝色,苔白腻,底淤。当地CT以及胃镜报告如下:食管癌待排
*(打了手电筒,实际舌质更干,颜色更暗)
辨析:患者无恶寒体痛脉浮,故无表;胃口一般,发病初期胃胀胃痛、恶心、胸闷气短心慌,结合脉细弱,当为胃虚饮逆;肋骨疼痛亦为饮上冲,而吞咽苦难为气上冲寒自下上迫,可上不可下,且饮气上冲,津液不得下,故大便难,患者舌如猪肝,舌质为脏气之表现,猪肝舌一来是主病入血分,从脏腑角度来讲,猪肝舌一般为肝肾亏竭已败,病属难治;而在我看来,经方角度考量,患者脾胃虚寒重,饮重津亏,津液不生,舌质干缩津液匮乏而呈现猪肝色也有其因;患者胃气衰败,寒饮上冲,而饮郁化热,如舌红,口干喜热;寒热错杂在里,以寒为主,六经当辨为厥阴,治法当和而温之,当温胃化饮降冲。
方用:厥阴名方-乌梅丸。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吐蛔也。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当归四两 黄檗六两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蜀椒四两(出汗)
--《伤寒论》338条
因患者津液亏虚较重,故去附子,处方乌梅丸加杏仁、僵蚕、延胡索、枇杷叶。
二诊
2024年9月19日二诊。自诉吞咽困难好转,食管后梗阻感减轻,胃中有气上冲难以吞咽减轻,偶左侧肋骨轻微疼痛,胸闷气短心慌暂时无发生,现进食稀粥水为主,胃口一般,按压轻微胃痛,进食过多胃胀胃痛,易饥饿,口干喜欢热水不多饮,口干时伴随嗳气,口干时偶恶心欲吐,服药至今排便5次,干结量少,腹痛,便后痛减,现2日无大便,有便感大便不出,偶轻微腹痛,无肠鸣音,既往大便1-2日一行, 时成型时烂,小便夜尿4-5次,基本通畅,睡眠浅易醒,醒后难入睡,无盗汗,心烦,左寸关尺细,右寸稍滑关尺细,舌暗红,猪肝色,苔少底淤。
腹诊:胸胁苦满,心下压痛,左侧少腹压痛稍重,右侧脐周右侧轻微压痛 。
辨析:患者虽口干但喜热饮,此当为寒;心烦,舌红当挟热,服药后大便较前顺畅,但是仍干结,小便夜尿频多,此为饮盛而津亏,胃中有气上冲难以吞咽改善,饮减,进食过多胃胀胃痛,胃虚有寒,腹诊提示胸胁苦满,且结合患者左侧肋骨轻微疼痛,此处肋骨轻微疼痛不单纯为饮上冲,亦为病变在半,故辨六经为厥阴。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因患者小便多,饮气上冲,故加苓术,舌暗红猪肝色,影像学提示食管占位,考虑三毒为血毒,加夏枯草,没药。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论》147条
柴胡姜桂汤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
--《金匮要略》
三诊
2024年9月27日三诊。吞咽困难好转,食管后梗阻感改善,胃中有气上冲难以吞咽减轻,偶左侧肋骨轻微疼痛,现进食稍浓稠粥为主,平素胃口一般,昨日外院照胃镜后胃口稍差,按压轻微胃痛,饥饿胃痛,易饥饿,口干无口苦,喜热水不多饮,口干时偶恶心欲吐以及嗳气,上次服药后大便一日一行,干结量少,偶腹痛,便后痛减,到外院检查后至今无大便(9-24号至今),有便感大便不出,偶轻微腹痛,肠鸣音,既往大便1-2日一行, 时成型时烂,小便夜尿3-4次,基本通畅,睡眠浅易醒,醒后难入睡,无盗汗 左寸关尺细,右寸关尺细弱,舌暗红,猪肝色 苔少 底淤 。
患者9月24日中山大学体检,食管钡餐已经确诊,但是病理成疑,广州医院建议进一步检查,或者动态观察,我也建议,患者选择纯中医治疗,择期复查。
处方:二诊方去没药,夏枯草,因为胃痛,食欲欠佳加郁金,五灵脂,陈皮。
四诊
2024-10-7四诊。吞咽困难好转,偶咽痒干咳两声,无痰,食管后梗阻感改善,胃中有气上冲难以吞咽好转,服药后可进食浓稠粥,胃口一般,按压轻微胃痛,易饥饿,轻微口干口苦,喜热水不多饮,口干时偶恶心欲吐改善,上次服药后大便一日一行,近2日大便前成型后软烂,基本通畅,皮肤干燥瘙痒,便后肛门轻微灼热干,无腹痛,肠鸣音,小便夜尿2-3次,基本通畅,睡眠浅易醒减轻,醒后难入睡改善,无盗汗。
左寸关尺细,右寸关尺细弱,舌暗红,猪肝舌改善,苔少,底淤 。
辨析:服药后诸症改善,仍有胃虚。
原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外台茯苓饮加失笑散
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茯苓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外台秘要》
产后心腹绞痛欲死,或血迷心窍,不省人事,及寻常腹内瘀血或积血作痛。又妇人血气为病作痛之圣药也,及治男子诸疝疼痛不已者。
--《外科正宗》
五诊
2024-10-16五诊。吞咽困难好转,偶咽痒干咳两声,咽喉少量白色稀痰,食管后梗阻感改善,服药后可进食浓稠粥,不敢吃饭,恐咽喉后壁梗阻感,胃口一般,按压轻微胃痛,易饥饿,轻微口干口苦,喜热水不多饮,嗳气减轻,上次服药后大便1-2日一行,一日居多,前硬后软,不畅,皮肤干燥瘙痒减轻,便后肛门轻微灼热干改善,无腹痛,肠鸣音,小便夜尿2次,基本通畅,睡眠浅易醒减轻,醒后难入睡,轻微盗汗。
右寸浮,其余脉细,舌暗红苔少,底淤
附五诊后舌苔如下:
患者胃纳好转,只敢吃浓稠粥,不敢吃饭,恐咽喉梗阻感,猪肝色舌质亦改善,故津液来复,当加强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茯苓,浙贝母,僵蚕,丹参 枇杷叶
刘医生注释: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作用,辨证基础上合用可治疗各种结节/肝癌,胰腺癌,食管癌等痰淤互阻者,且合浙贝,丹参,牡蛎化痰散结力量增强。
六诊
2024-10-22日六诊。吞咽困难好转,半夜口干,需要起身需要饮水,喜暖水少量100ml,咳嗽减轻,偶咽痒干咳两声,咽喉少量白粘痰,食管后梗阻感改善,昨晚尝试进食米饭,第一口轻微梗阻感,后几口正常,平素进食浓稠粥为主,恐咽喉后壁梗阻感,胃口一般,按压轻微胃痛,易饥饿,嗳气,上次服药后大便1日一行,前硬后软不畅,皮肤干燥瘙痒减轻,便后肛门轻微灼热轻微,无腹痛,肠鸣音,小便夜尿2次,基本通畅,睡眠浅易醒减轻,醒后难入睡,轻微盗汗。腰骶酸痛。
右寸浮其余六脉细,舌暗红,苔薄白新生,底淤,
辨析:患者现可以进食米饭,实乃进步巨大,现吞咽困难改善,新增腰酸。
原方去枇杷叶加郁金,桑寄生。
七诊
2024-11-5七诊。吞咽困难好转,半夜口干,子时为主,需要起身需要饮水,喜暖水少量100ml,咳嗽好转,咽喉少量黄白痰,食管后梗阻感改善,现可以进食米饭,近2日饥饿时出现轻微胃痛,进食后好转,无胃胀,胃口一般,嗳气改善,上次服药后大便1日一行,基本正常,基本通畅,昨日大便一日2次,偏软烂粘腻,便后肛门灼热感,今日未便,无诉腹痛,肠鸣音改善,近一周双眼出现肿胀发热瘙痒,自觉眼泪多,皮肤干燥瘙痒减轻,小便夜尿2次,基本通畅,睡眠浅易醒,醒后难入睡,轻微盗汗。腰骶酸痛,活动好转。下肢沉重,
右寸浮其余脉关尺细,舌暗红,苔薄白底淤
辨析:患者诸证好转,新增眼睛肿胀发痒,考虑水饮郁热,但主要矛盾仍在于胸胁以及上焦,故茯苓利水即可,浙贝合僵蚕清热,郁金凉血解郁即可,不可用泽泻、车前之类,否则利水则伤阴。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茯苓,浙贝母,僵蚕,郁金。
八诊
2024年11-20八诊。吞咽困难好转,咽喉少量白粘痰,容易咳出,食管后梗阻感改善,胃口一般,轻微胃痛,偶嗳气,偶口苦,半夜口干减轻,子时为主,小便时顺便饮水(习惯性),喜暖水少量100ml,服药期间大便1日一行,基本正常,现4日无大便,无腹痛腹胀,肠鸣音改善,双眼肿胀发热瘙痒,自觉眼泪多,服药后无减轻,自诉鼻痒,轻微鼻塞,皮肤干燥瘙痒减轻,小便基本正常,夜尿1-2次,睡眠浅易醒减轻,轻微盗汗改善。腰骶酸痛,活动好转。下肢沉重。左寸关尺细,右寸细滑关尺细,舌暗红苔薄白腻底淤,口唇疱疹,眼胞浮肿。
八诊时和患者深入了解病情,方知患者2016年于广州工作时(职业为家政阿姨)即有易眼睛浮肿,时起时消,当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自诉甲减病史。现已治愈,患者虽饮郁较重,但是化饮仍需谨慎对待,慢病当缓治。王道无近攻,多服自有益,患者大便难,考虑津亏稍重,可原方加白芍。
故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加白芍,浙贝母,玄参。僵蚕,五灵脂,茯苓
九诊
2024年12月5日,九诊。吞咽困难好转,喜暖水不多饮,胃口一般,偶口苦,半夜口干减轻,子时为主,小便时顺便饮水(习惯性),喜暖水不多饮,服药后大便1-2日一行,基本正常,双眼出现肿胀发热瘙痒眼泪多减轻,鼻痒改善,现鼻塞明显,偶张口呼吸,偶打喷嚏,皮肤干燥瘙痒减轻,偶有痰咳嗽两声,晨起黄白粘痰,容易咳出,咽喉痰阻。小便基本正常,夜尿1-2次,睡眠改善,腰骶酸痛,活动好转。下肢沉重。膝盖麻痹酸痛,蹲下难起身,阴雨天明显。
左寸关尺细,右寸滑关尺细舌暗红,苔薄白,底淤
辨析:患者鼻塞、鼻痒,有痰咳嗽,当为有表;病重,脉细,胃虚,津液亏,不得大发汗,故无需麻桂类,患者又无四肢厥逆冷汗涔涔,脉微下利,故无需四逆辈,患者口干口苦,咽喉不适,仍有半热,柴胡桂枝汤加高良姜温胃即可,多痰可合半夏厚朴汤。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半夏厚朴汤合良附丸加浙贝母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146条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方:《千金》:作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
良附丸:《良方集腋》疏肝理气,温胃祛寒。治肝郁气滞,胃有寒凝,脘腹疼痛,喜温喜按,成胸胁胀痛,或痛经,苔白,脉.沉紧者。
十诊
2024年12月17日,十诊。12-15号进食冷饭后出现吞咽困难伴随呕吐,呕吐后吞咽困难好转,胃口一般,无胃胀胃痛,嗳气,口苦改善,半夜口干减轻,子时为主,小便时顺便饮水(习惯性),喜暖水不多饮,服药后大便1日一行,基本正常,无腹痛腹胀,肠鸣音改善,双眼肿胀发热瘙痒眼泪减轻,鼻痒改善,现鼻塞明显,四肢冰凉,四肢遇冷水后鼻塞加重,偶张口呼吸,偶打喷嚏流鼻涕,皮肤干燥瘙痒减轻,偶有痰咳嗽两声,晨起黄绿粘痰,其他时间白粘痰,容易咳出,咽喉痰阻。
小便基本正常,夜尿1-2次,睡眠改善。腰骶酸痛,活动好转。下肢沉重减轻。膝盖麻痹酸痛服药后减轻。下肢凉
脉细右寸滑,舌尖红,舌质暗,苔薄白底淤 。
辨析:患者服药后仍鼻塞严重,津液汇聚于表较重,孔窍合而不开, 表不解;黄痰、鼻痒、眼睛肿胀发热,除旧有水饮外,里亦有痰湿化热,而患者机能沉衰,又合痹症(膝盖麻痹酸痛),故解表化湿清热基础上应振奋沉衰,故加苓、术、附。
处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苓术附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伤寒论》262条
十一诊
2025年1月1日,十一诊。现吞咽正常,胃口欠佳,无胃胀胃痛,嗳气改善无泛酸,偶口苦,半夜口干明显减轻,服药后大便1日一行,基本正常,小便微黄,夜尿1-2次,量少不畅,睡眠浅。双眼肿胀发热瘙痒眼泪多明显减轻,现鼻塞明显减轻,四肢冰凉,偶打喷嚏无流鼻涕,皮肤干燥瘙痒减轻,咽痒并偶有痰咳嗽,咽喉痰阻,白色粘痰居多,夹杂少量黄粘痰,腰骶酸痛,活动好转。下肢沉重减轻。膝盖麻痹酸痛,阴雨天气相关。下肢凉
左寸关尺细缓,右寸关细尺细浮 舌暗红,苔薄白底淤 。
辨析:患者鼻塞减轻,皮肤瘙痒减轻,表证减轻;腰酸,膝盖麻痹酸痛,阴雨天气相关,当辨为少阴太阴合病,麻黄桂枝合用燥烈,恐伤津液,去之。
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茯苓,杏仁,桑白皮,川牛膝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金匮要略》
该方其为桂枝汤去大枣(大枣雍滞,不利于温温欲吐者,患者饮气上冲,咽喉不利,故也不适于)加术,附,以治风湿相博的痹痛,加麻黄,防风以散风邪,知母以消肿,桂枝甘草生姜降气冲,止呕逆,该方用治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关节疼痛,肢肿而气冲呕逆者。
十二诊
2025年1月13日十二诊。现吞咽正常,胃口欠佳,半夜轻微口干,小便时顺便饮水量不多,口干时恶心,不能进食硬饭(胃口不好,并非吞咽问题),不欲肉食,按压胃痛,嗳气,大便1日一行,偏干结不畅,腹痛无腹胀,肠鸣音。双眼肿胀发热明显改善,自诉鼻痒改善,鼻塞明显减轻,四肢冰凉,偶打喷嚏流鼻涕轻微,咽痒欲咳,咳嗽稍频,咽喉无痰,近3晚饮水过多,夜尿2小时一次,睡眠易醒。腰骶酸痛,活动好转。下肢沉重减轻。膝盖麻痹酸痛减轻。下肢凉。
脉细,舌暗红,苔薄白,底淤。
辨析:患者痹证缓,胃纳呆,不能进食硬饭以及肉食,但是吞咽正常,当为疾病斗争于胃肠之里,当为胃虚寒而不纳;咳嗽频,咽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轻微,仍有表,咳嗽频繁为寒饮上冲,大便干结为饮盛津亏,里有寒实;腰酸腿沉亦为水饮下趋;辨六经当为太阳太阴合病,治疗当汗温下合用,当解表化饮降气,表证不解,当加桂枝,可降气冲。
处方: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加桂枝,白术以及失笑散。
近几日临近年关,我嘱助手回访患者,患者1月24日回访咳嗽消失,大便通畅,吞咽正常,胃口好转,精力充沛,我也感欣慰,过年后仍需继续巩固治疗,以及动态复查。
此案感悟有三。
感悟一,恶性肿瘤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依从性。
该案患者虽然病理检查未发现癌细胞,但是食道钡餐以及CT高度考虑食管癌,而西医临床食管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食管癌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对于中期食管癌单凭X线检查其诊断正确率可达95%以上。X线主要表现为食管充盈缺损,黏膜纹理破坏,管腔狭窄、不规则,近端食管扩张等征象。患者的食管钡餐检查完全符合此病描述,但是因为病理报告暂时没找到癌细胞,广州医院建议进一步检查,我的意见也是如此,如果百分百确诊食管癌,如有需要,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来患者复诊时告诉我并未进一步检查,患者说辞是医院嘱咐患者动态复查即可,故得病后一直我处纯中医治疗,好在治疗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由一开始吞咽困难,只能进食稀粥水,治疗至今四个月后可以正常进食,精神状态,饮食二便舌苔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后续仍需坚持治疗,今年还要继续复查。后面这个病案还要继续跟踪。继续写文。
这个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首先要归功于仲景中医经方的力量,也归功于患者的坚持和信任--患者虽居住于罗定,路途遥远,但是基本十天到十五天就诊一次,有号约号,没号加号,医患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一个好的效果。
我临床上肿瘤患者很多,食管癌患者总结病案既往也写过,大家可以回看:从水米难进到胃口大开‖经方帮助舅奶对抗肿瘤小记
这大概是两三年前的病案,舅奶八十几岁的人,还依然生龙活虎,过年二十几个饺子不成问题。
但是有些患者非常可惜,因为这类病人并没有坚定的信任中医,当然好中医确实不好找,我想这些病人是医院宣判死刑或者耗尽家财无可奈何才找到中医,死马当活马医,这样的患者打心眼里面不尊重医生,也不尊重自己的生命,依从性非常差,也就是我开头遇到的那位结肠癌的阿叔,很多其实很可惜。如果坚持治疗,先不说是否可以治愈,有些晚期病人确实很难治愈,但是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还是可以做到的。
感悟二,王道无近攻,多服自有益。
同行朋友可以看到,我从二诊一直到八诊,均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而方证的选择也源于脉证反应,患者六经方证未有大的变化,固当守方,此即是叶天士所说的“王道无近攻,多服自有益”。此即治疗慢性病有方有守的原则,即有是证,用是方。
现在很多同道以及患者喜欢看我写的开挂爽文,也就是某某病某某病几剂治愈,其实临床上并没有这么简单,我挑的都是有代表性的病案出来跟同道进行学术探讨,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真诚地想传播经方,力求使同道能够在我分享的病案分享中能有所收获和启发,少走一些我走过的弯路。
其实日常临床哪有那么多爽文?很多慢性病治疗十几诊,几十诊比比皆是,因为实在耗费心神,很多并没有一一记录而已。
说到治病之法,如果急性病,邪盛而正不虚,当祛邪为主,此为霸道之治;而患者慢性病,例如肿瘤,例如免疫系统疾病,例如肾炎,例如多年月经不调,不孕不育,那就需要缓缓为攻,此为王道之法。
如肿瘤疾病,手术化疗放疗疾病,都已重伤元气,如不辨证,再用峻猛攻破之药,那必然是再逆促命期,君不见很多肿瘤患者手术后又放疗又化疗,一顿操作猛如虎,患者反而两三年甚至更短时间人就没了吗?反观如果肿瘤手术放化疗后,正确中医治疗,着重胃气,扶正祛邪,不同时期审时度势,轻重取其权衡,辨证取方,很多病人反而都能够高质量地生活很多年。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这是需要谋略和方法的。如果邪盛正虚,先保存胃气,也就是六经治病中的先救里,保存有生力量,如果邪正相持,看病性阴阳属性,病情寒热虚实,据证治疗,如果正气来复,病在三阳或者三阴轻证,可下或可消之时,当辨证基础上祛除三毒(肿瘤是三毒之一)
而对肿瘤疾病的治病策略同教员的军事理论何其相似。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末,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论持久战》毛泽东
治病如打仗,合理的排兵布阵,终有攻克疾病的一天。
感悟三,噎膈(食管癌)并非皆热证。
食管癌中医叫做噎膈,自古以来,风痨臌膈皆是难治之病,何谓风痨臌膈,风即现代之中风,此病轻则影响生命质量,重则要命,现在治疗难点在于中风后遗症之恢复期。痨即肺结核,林妹妹即香消玉殒于此,不过现在不算是难治,可以攻克,臌即肝癌肝硬化肝腹水之类,鲁迅父亲即殒命此病,可既往我写过的一篇文章:他挨了近百年的骂,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这个病倒也是可以拖延,而食管癌,尤其是晚期,如果水米难进,胃气衰败,也是生存期极短,很容易死亡。
正如徐灵胎所云:
臌膈同为极大之病,然臌可治而膈不可治。盖臌者有物积中,其症属实,膈者不能纳物,其症属虚。实者可治,虚者不可治,虚其常也。臌之为病,因肠胃衰弱不能运化,或痰或血,或气或食,凝结于中,以致膨脝胀满。
若膈症乃肝火犯胃,木来侮土,谓之贼邪。胃脘枯槁不复用事,惟留一线细窍,又为痰涎瘀血闭塞,饮食不能下达,即勉强纳食,仍复吐出。盖人生全在饮食,经云: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今食既不入,则五脏六腑皆竭矣。所以得此症者,能少纳谷,则不出一年而死。
我先生的奶奶就是食管癌,2003年冬天得病,从咽喉异物感到逐渐吞咽困难到水米不下,很快就在2004年2月去世,前后不过几个月,非常快。我先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奶奶早点碰到你就好了,话是这么说,大家都知道,那时我还个是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只不过遗憾之情,锥心之痛,让人每每心有遗憾,不过由此可见,食管癌确实十分凶险。
而古代医家多认为噎膈(食管癌)为热证,例如《医宗金鉴》云: 三阳热结伤津液,干枯贲幽魄不通,贲门不纳为噎膈,幽门不放翻胃成。二证留连传导隘,魄门应自涩于行,胸痛便鞕如羊粪,吐沫呕血命难生。
而王太仆亦以噎塞为食不得入,是有火,属热。
而该病是寒是热,不可尽拘,例如此案,患者病机为寒饮上冲,津液上不能下,血液不行,痰饮淤阻而得病,如果一味当做津枯热结来施以养津清热来处理,以及看到猪肝舌以为肝肾阴亏而大行滋腻厚味之品,患者脾胃衰败,病情必要急转直下,而快速恶化。
故噎膈可热也可寒,可实也可虚,我之看法六经中太阳少阴病中如果新病,津液向上向外,阻塞于咽喉之间,可能出现咽喉噎塞不适, 但是不一定出现噎膈重证;而阳明病津液枯竭;少阳病厥阴病(病在半表半里之间,本身关乎孔窍之病情较多)夹杂痰饮淤血;太阴病阴寒凝盛,阳不化气,津液不得上承咽喉,关隘闭锁也有可能出现噎膈重症。
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沈金鳌所云:噎塞原于脾家气血两虚,而多半由血液枯干,盖人脏腑之津液流行,灌溉百脉,皆赖脾胃运行,稍不运行,即津液壅滞,而阴血不荣,故患噎塞。推其原,或起忧郁,至气结胸中而生痰,痰久成块,胶于上焦,道路窄狭,饮可下,食难入。。。。。总之,因气从气治,因血从血治,因痰导之,因火壮水制之,不可专投辛香燥热之品,以火济火,至津液愈耗,大便愈结,甚而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便不可救矣。惟有一种胃阳火衰,不能运化者,可暂以辛温开其结滞,继仍以益阴养胃为主。又有一等酒徒,日日狂饮,以致酒发热,热生痰,痰因火煎,胶结不开,阻塞道路,水饮下咽,亦觉痛涩。。。
故看病不得先入其主,当细细辨之。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此是辨证之大法。
临近年关,这是龙年最后一篇文章,万字长文,饱含心血,该案患者对我全身心信任,我亦全力奔赴,而写此文章,我的心愿是,哪怕如此艰难之病情,哪怕病魔如此肆虐险恶,都愿在中医的庇护下,愿在医患的努力下,必当攻艰克难,正气胜邪!身体健康!而对于治病来说,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也祝愿各位朋友们蛇年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全文完)
郑重声明:本文为中医经方学术交流,请勿套方使用,否则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