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⑳ 流浪汉之形形色色求生路

旅行   2024-08-15 11:00   日本  

记得38年前我刚来日本时,就注意到了街头巷尾以及公园里的流浪汉。当时我有些迷惑不解,如此发达的日本社会,怎么还存在这么多无家可归的贫困者?为此我请教过一些日本朋友。他们的回答是,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丢了工作,才沦为了流浪者。他们一般与路人互不理睬,也互不靠近。


我也入乡随俗,来日本这么多年从来没和任何一位流浪汉搭过话。终于有一天,一只“神龟”出现了,它不顾自己生命垂危,把我引入了流浪汉这个世界。从此人世间又多了一些他们的故事。


同为流浪汉,每个人过去的经历和目前的生活状况,形形色色、参差不齐。虽然在与几位游民朋友的交往中我了解到了不少他们鲜为人知的事情,但还不足以以点盖面。为了更广泛地了解日本社会最底层的这个群体的状况,我查询了网络平台“油管(youtube)”,上面的几位日本自媒体人所拍摄的游民生活系列短片,着实拓宽我了眼界。就拿流浪汉的求生之道来说,除了收集铝罐卖钱之外,其实还有好多种我不了解的活法。

近年来在网络平台 “油管”上冒出了许多自媒体拍摄的介绍游民生活的纪录短片。


第一种我已经在《日本流浪汉的生存之道——卖铝罐》一文中做了介绍。在此只想补充一点,就是干这个行当的人数近年来持续增加,流浪汉以外的一般人以及外国人也加入其中,使竞争变得越发激烈。加之一些住宅区开始明文禁止随便拿走居民区铝罐的行为,导致流浪汉这一最主要的生存之路可能会越走越窄。


第二种是向劳务派遣公司登记,或由包工头招人,被派去建筑工地,干一天的活,挣一天的钱。这一工种属于力气活,年老体弱者干不了,包工头通常只雇青壮年流浪汉去干工地上的活。


第三种是收集铝罐以外的各种可回收资源去卖钱。比如电缆线和废旧金属用品等。其中铜线和各种不粘锅卖价比较好(不粘锅是铝铁合压而成,要把铝铁分开去卖才行)。还有专门收集旧书和旧杂志去摆摊卖钱的流浪汉。这部分人时而也会加入捡铝罐的队伍。


第四种是从垃圾中找饭吃的流浪汉。日本社会很重视食品的保质期。各个便利店、餐馆、面包房以及家庭厨房,每天都会扔掉一些过期食品。流浪汉们只要去这些地方的垃圾投放处等待,就能等到东西吃。只是不能挑食,捡到什么吃什么。


第五种是靠养老金生活的流浪汉。因为他们领到的养老金比较低,通常吃喝够用,但房租水电煤气费交不起。因此只能放弃公寓去住帐篷。同时再去捡铝罐卖点钱,养老金加上卖铝罐的收入,生活还过得去。

卖易拉罐,流浪汉这一主要的生存之路,可能会越走越窄


第六种是靠别人施舍生活的人。以一位流浪大叔为例,他年轻时在建筑工地打工糊口,上了年纪干不动活了就开始依赖别人济助。大叔每天晚上都睡在地铁站内的地下通道里。在东京的一些地铁大站比如新宿站,末班车一过且乘客都走光后,会允许部分流浪汉进到车站内的地下通道里过夜,而且还免费给他们提供睡袋。同时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次日头班车待发之前必须离开。为此,每天凌晨4点钟,地铁站的保安人员会来叫醒大叔。之后他换个不碍乘客事的地方接着睡到早上7点。起床后他步行去供餐点领早餐。


大叔的饭食都是不同的日子到不同的供餐点去免费领取。各处的供餐日期是相互错开的,这样能确保被救济者一周七天都有饭吃。主办这项慈善事业的是日本的民间机构,以基督教团体为主。大叔因为吃住都有着落,不需要去工作。每天除了步行去供餐点领饭之外,他有时还在车站附近找个地方坐下来养神儿。有时陌生的行人经过他那里时,会留一点钱给他(通常1000日元左右)。大叔用这笔钱购买饮料和烟酒。有空时,他还去区办图书馆看看书读读报。这位大叔的活法挺悠哉吧。


第七种是靠援助交际生存的流浪女孩儿。有一个女孩儿,她19岁,出生在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虽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母女关系很不融洽,常因一些事发生口角。女孩儿高中没读完就参加了工作,但因不习惯被人管束,没干多久就辞了职。家人的不和加上工作的不顺,让她感到前途无望,一度想到了自我了断。


付诸行动之前,她又和母亲发生了一次口角。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成了露宿街头的流浪者。女孩儿有时在公园的椅子上过夜,有时也去住胶囊旅馆或网吧住上几天。手头的钱花光之后,迫于生计她开始去风俗店打工,后来转为“援助交际”。援交的对象通过手机上的社交软件去找,谈好条件,相约见面。这种交易虽有风险(她的确也被渣男敲诈过钱),但对她来说别无选择。


有了生活收入,女孩儿精神上安定下来,感觉自己既然能独立生活了,也就没必要去寻死了。她开始对自己的未来重新规划。打算努力攒一笔学费,然后去上大学,毕业后考取“养护教谕”资格,去当一名小学保健室的老师。为什么有这一梦想,是因为她在小学时代,由于缺少母爱(妈妈常和男人鬼混夜里也不回家)和学习压力大,导致她精神紧张得了腹痛病。是当时学校保健室的老师一直关心和照顾她。所以她也想像那位老师一样,去帮助因某种原因一时不能上学的孩子。


我在网上还看到过几个和她一样靠“援交”维持生计的女孩儿,她们都比较自暴自弃,缺乏梦想。相比之下,这个女孩儿能有自己的梦想,未来可期。


以上就是我归纳出来的日本流浪者的七种活法,大致概括了他们是靠什么维持生存的现状。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


从2024年4月起,旅日公众号推出赵海成先生的专栏《荒川河畔的原住民》,关注日本的一个特殊群体——无家可归者,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观察日本的新视角


赵海成 资深媒体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日语专业。1985年赴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深造,专攻电视理论。1988年创办第一份面向在日华人的中文报纸《留学生新闻》,担任第一任总编辑长达10年。2002年回国,以自由撰稿人和摄影师的身份往返于中日之间,从事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往期精彩回顾


与日本游民朋友交往:小树林里的“公寓”和“别墅”


日本流浪汉的生存之道——卖铝罐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③ 当流浪汉是人生的一大冒险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④  浣熊,寿司晚宴的不速之客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⑤ 编织“金光地毯”的流浪老妈妈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⑥ 苦辣酸甜的流浪生涯 生理需求如何满足?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⑦ 听“老兄”讲述他的不凡人生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⑧ 一夜之间变成流浪汉的老兄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⑨ 流浪兄弟,手足情深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⑩ 荒川河畔多了几位新游民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⑪ 日本人如何看待流浪汉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⑫ 流浪兄弟情再深,也会迎来分手那一天


与老妈妈重逢的喜悦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⑭ 喜悦之后更多的是担忧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⑮ 老妈妈的凄衰背影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⑯ 老妈妈为何不申请生活保护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⑰ 老妈妈在流浪的日子里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⑱ 活出自己的人——流浪汉桂的传奇


荒川河畔的原住民⑲ 日本游民文化之今昔对比


旅日
以服务在日华侨华人为宗旨,提供在日生活的实用资讯,展现当代在日华侨华人的真实生活,并提供日本旅游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