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我内心一万个不想写这篇文章。朋友让我蹭热点,我立马拒绝,怕把自己写出忧郁症来。
我已经好多年不看足球了,因为国足不是在输球,就是在输球的路上。所以,一谈足球就让我像在大街上裸奔一样难堪。连身边的日本友人也问:中国样样都行,为什么足球除外?
日本人想不通,少林武功怎么就不能在球场上一试身手呢?
促使我终究下笔的原因是,只有批判国足的文章无需顾忌,国人虐它万遍也不会中枪。生活中难得有这样一支团队,其表现值得任何人轻视。
看网民评语,要求干脆解散,说拿那么多纳税人钱让咱们受辱实在想不通。我却要为他们喊冤,人家成了我们最好的发泄对象,极具情绪价值,光凭这点就足够了。
说到中国足球,如果让好汉可提当年勇的话,借用日本足球记者后藤健生的一篇文章所述,“中国历来是日本足球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早在二战前,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和设有多国租界的上海的足球水平远远高于日本,因为那时的中国队可以与欧洲足球先进国家经常切磋。从1910 年代到 1930 年代初,日本足球的主要目标就是在远东锦标赛中击败国足。但日本队只取得了一场平局,最终未能在与中国队的比赛中取得过一场胜利。
后藤健生写道:1980 年西班牙世界杯预选赛和1987 年汉城奥运会预选赛中,日本队都是中国队脚下败将。虽然双方实力旗鼓相当,但当时的日本队无法与中国的竞技精神相提并论。后来,随着1993 年日本J联赛的启动,两国之间的实力才发生逆转。经过20多年的变迁,虽然中日足球的职业化在时间上相差无几,但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难怪日本体育作家宇都宫彻一撰文谈到这场中日战的结果时会感慨,“20年前中日比赛还是鏖战,如今中国足球的衰退令人唏嘘不已。”
为什么中国队会愈战愈弱,衰退到连敌人都唏嘘不已呢?且看前日本国家队主帅,被誉为“日本足球教父”的冈田武史来中国执教,最终寂寞告别的故事就可一见端倪。
当年退下日本国家队主帅职位后,冈田武史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中国超级联赛的杭州绿城作为他的下一站。他特立独行、敢于挑战中国足球潜规则的工作方式,为当时的中国足坛吹起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为了客观,我干脆直接引用2023年7月发表在《体育力量》上的一篇文章吧。标题是:“冈田武史:最懂中国足球,以一己之力抗争国足顽疾的日本教练”。
冈田武史
“铁腕治军,是冈田武史的另一个特点。俱乐部主力球员巴力因为多次违纪,被冈田武史除名,即使老板前来求情他也不给面子,当时就在俱乐部引起轩然大波。在比赛态度上,冈田武使要求队员堂堂正正比赛,不允许使用躺在草地上这样的“小聪明”来耽误时间;球员被侵犯后,也要以最快的速度起身投入比赛;有球员抱怨裁判判罚不公,他也会立即大声制止。当时绿城成为净比赛时间最长的球队,很多球员也对他的人品及能力表达由衷的敬佩。
“冈田武史最为人称道的是,敢于打破中国足球的潜规则,所有球员不靠金钱,不走后门,都要依靠自己的实力进入一队。每次比赛出场球员名单,也完全依照球员的竞技状态来决定,来自俱乐部的外部干预对他根本没有作用,他坚决不给靠关系的球员任何机会。”
原鲁能俱乐部的球员高迪,在鲁能泰山一直坐冷板凳。职业生涯,前4个赛季只打进2球。但在绿城首个赛季就打进5球。高迪在进球后来到场边,向主教练冈田深深弯腰鞠躬致敬。
再拿日本作家野嶋刚所写的下面这篇文章作补充:“足球教练冈田在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指出:“当冈田教练决定去中国任教时我就预见到他最终很可能会失败。这是因为,像冈田这样以‘团队’和‘控制’为战术指导思想的领导者,很难适应中国那种以个人为主,各自为阵的社会。”
“冈田辞职的消息传出后”,我请一位在杭州媒体工作的朋友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他在任两年期间,尽量挑选有才华的年轻人,这带来了那些在比赛中失去位置的老将们的对立,而母公司也同情老将的不满,介入球队的管理。据说,由于冈田掌握球队的管理和任命权,球队内部摩擦不断。
“特别是任教第二年,球队完全分崩离析,冈田在四面楚歌之下黯然离开中国。除非冈田拥有像党组织一样的强制力,否则在中国球界,他与球员和母公司的冲突无法避免。因为在中国,球员表达对教练的不满以及母公司干预球队的运作被视为常态。”
野嶋刚最后得出结论:区区一教练,无法解决“涉及到中国足球的体制改善这样的问题,这是中国上层指导人的职权”。
再听听冈田武史2017年在日本驻华大使馆举办的讲座上亲口说的话吧。他口无遮拦,张嘴就把矛头直指中国足球管理层。“中国足球的管理层,缺少真正从心底里热爱足球、理解足球、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人。从事足球运动的孩子缺乏‘超越金钱’的梦想,从事专业足球的孩子学习也跟不上。”(来源:“冈田武史:中国足球管理层缺少对足球的热爱” 搜狐体育:2017年9月21日)
他诟病的问题,其实也是日本人认为中国足球走向衰败的症结所在。球场被一帮权势和腐败分子污染到根子上了,再来谈如何踢球,派谁来执教其实就是个国际笑话。
池田诚刚教练
池田诚刚是一名日本体能教练,2013年和2016年曾在杭州绿城执教。他对中国足坛问题的认识与冈田如出一辙:“在日本和韩国,吸纳全国各地具备天赋的球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但在中国还没有。……即使有这样的选拔制度,也会出现很多‘政治理论’出面干扰的情况。有权势人物的干预,也有上层领导打招呼。所以,即使你用这样招进来的球员组建了一支球队,它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代表队"。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球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入选球队。”
据他介绍,日本大约有30至40名一流的足球教练先后赴中国,来时跟冈田武史一样雄心勃勃,誓言要“靠我们日本教练帮助中国战胜日本足球队,以提升整个亚洲的水平”。结果个个铩羽而归,留下一地鸡毛。
其原因,就不用再说了吧。
除了体制问题,日本人还将中国文化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拿来分析了一番。认为我们缺乏集体竞赛的文化基因。“为什么国乒横扫世界,国足却被世界横扫”?日本体育人士给出的答案是:中国文化使然。
将日本体育记者所写一文的中文翻译照登:“……此外,可能还有国民性不适合团体竞赛的问题。中国在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个人项目上成绩斐然,但在今年举行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在球类运动团体项目上获得的唯一奖牌是女子曲棍球,其他奖牌都是在个人项目上获得的。
“据说,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实行至今,很多人缺乏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这使得他们在个人项目上更容易取得成绩。事实上,曾带领意大利队夺得 2006 年世界杯冠军并两次执教中国国家队的里皮也曾提到,中国在文化上倾向于擅长乒乓球等运动。”(参考:電子マガジン「ザ・ワールド」ニュースサイト “なぜ中国サッカーは弱体化してしまったのか?前監督らが語る主な要因” 2024年9月7日 )
2023年,日本主教练高畠勉出任中超冠军武汉三镇俱乐部,带来该队亚冠联赛队史上的首胜。他也从中日文化对比的角度解读了两国的差异:“中国把文化与体育之间切割分离得太大了。日本有种说法叫‘文武两道’,认为二者不可分离。学习文化的同时锻炼身体,球员可以把文化学习应用到足球领域,这对足球的理解就会完全不同。”
高畠勉
他言下之意很明显:与日本球员相比,中国球员只重武,不讲文,有勇无谋不善思考。
有意思的是,几位日本主教练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中国球员有一个共同弱点,那就是打球不用脑子,不擅长独立思考。
在绿茵地上,岡田武史借助翻译不断回荡在球场上的喊叫声便是:“多思考!”“用脑打球!”
包括冈田武史和高畠勉都一致认为,中国球员的身体条件和天赋要远远好于日本球员,为什么这种天赋发挥不出来?还是不会动脑子。
常年执教海港俱乐部03梯队的清水和男说到对年轻球员的印象时也说:如果他们能更多地独立思考,自己编排战术就好了"。
清水和男
日本足球评论作家后藤健生也把中国球员不善独立思考的深层原因归于文化教育。他撰文指出:足球比赛中不能间断,教练无法一一作出指示。除了固定的战术,没法预先准备具体的模式,也没有暂停。这就是个人思考判断在足球比赛中特别重要的原因。持球球员必须自己决定是运球、传球还是射门。然而,在强权教育下,并不强调提高个人判断力、中国球员自行决定能力变弱。
随便说一句,该文还透露,“日本国家队的大多数球员都在欧洲俱乐部效力,这意味着他们回国还要克服旅途疲劳和时差。与中国队的首场比赛,大多数球员在回国前还各自在不同国家参加联赛,因此所有球员聚齐时离比赛只有一天时间,赛前重在调整,无法认真练习战术”。
中日球员在比赛中
最后,谈谈日本主教练对中国球员的职业素质表现出的“惊讶”。
冈田武史任职绿城帅位时说:“有些球员在关键比赛前,因个人缘由竟然请假不参加训练,……作为职业球员,在球队成绩不理想时,突然提出请假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到了训练开始的时间,到了球场后的队员都坐在场边休息,到我吹哨集合时,他们才慢慢走进球场。
“作为职业球员,训练只是他们的义务,他们没有发自心底的喜悦去踢球。”
有位日本教练一针见血地指出原因:“连低水平球员都赚了不少钱,迷失了方向,根本无法成长。”
居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放在中国足坛都不灵了。
落笔到此,我忽然觉得:如果哪个行业关起门来跟自己玩就可以闷声发大财,无需走出国门去较量的话,定会重赏之下出小人,难逃衰落的命运,最终把自己给玩没了。
但愿中国足球衰落的深层原因只限于解读男足,与社会“相同结构,相同性质”的底层逻辑无关。
(文中图片均选自网络。)
如何与日本人打交道——你有所不知的日本人真相
从2023年12月起,旅日公众号推出古年先生的专栏《如何与日本人打交道——你有所不知的日本人真相》,专门探讨与日本人的交往之道。希望能够对关注旅日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古年 旅居日本30余年。社会心理学硕士。经营管理培训师。自1998年开始在日本各知名跨国企业从事跨文化经营管理培训至今。曾在『收获』、『作品』、『延河』、『湖南文学』等中文杂志上发表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日本出版『中国经营顾问传授跨文化管理技法』、『中国式谈判』、『中国人价值观』等专著。其中,『中国式谈判』于2002年在韩国出版。另在日本数家刊物开设专栏,发表多种主题的散文随笔。微信号:Gunian5199
往期精彩回顾
日本独特的“告白文化”——比“我爱你”更有份量的表白是“我喜欢你”
揭秘日本“酷文化”动漫片背后的悲哀:现实有多残酷,理想就有多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