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发表的小作《为什么说日本人的竞争观和中国人有天壤之别?》让我有意外的惊喜。因为没料到会有那么多理性中肯的留言,不论褒贬,我都心怀感激。其中,有的读者对我看轻日本人的竞争力不以为然,有的举例日本每年诺贝尔奖都有进账,巴黎奥运牌榜也名列第三;还有的指出日本人是表面躺平,实则磨刀霍霍,对内谦谦君子,对外野心毕露;总之,看低日本竞争力的观点肤浅且有害。
读者的观点中,有一个我十分认同:日本奉行的是精英治国论,是一匹狼率领一群羊对外竞争的社会,多数人的平凡并非坏事,恰好大大降低了内耗,更具有集团一致对外的相乘效果。所以,分析社会精英今后到底有多大的竞争实力,这才是为日本未来号脉的硬核指标。
这篇文章就想重点谈谈他们的现状,也想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使把眼睛只盯住社会精英,我仍然觉得日本未来竞争的“硬实力”不容乐观(相反,“软实力”的未来不容小觑,关于这点择时另谈)。
我们就从日本人诺贝尔获奖状况谈起吧。毫无疑问,这显示了社会头部精英的实力。
在自然科学领域,21世纪日本人的诺贝尔获奖人数已达30人,排在美国之后的第二位,足够令人佩服了吧。可是等等,这只是高光时刻过后的余韵,在未来的年代里,日本将会风光不再。
原因很简单:诺贝尔奖获得者趋于老龄化。统计表明,获奖者从发表研究成果到获奖,相隔时间大约有25年之久;而各种数据显示,近年来日本的科技实力几乎每况愈下,换句话说,本世纪日本获奖者蜂拥而至只是过去辉煌的夕阳残照。
何以见得?先看一个指标。
日本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奖或诺贝尔医学奖)的16位获奖者中,有12位曾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可见绝大多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共同特征之一是都有海外经历,这一背景无疑与获奖成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是,现在的一些日本精英们,对出国深造看不出还有当年之勇了,或者说,经济状况也今非昔比,带来出国留学人数明显减少的倾向。
看一组数字:
对日本全国高中学校的调查显示,高中阶段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2017年处于巅峰,有46869人。之后一路下跌,2021年减至3118人;大学生海外留学情形也大同小异。据文部科学省统计,日本2021年在海外留学(主要指长期留学)的人数为 41612人,比上一年减少1097人(2.6%);2022年为58162人,仍然只有2018年疫情前人数的大约一半。(参考: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ryugaku/1412692_00003.htm)
日本政府当然无法坐视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岸田内阁去年就提出一项政府目标,到2033年将日本留学人员总数提高至50万人。
可是,截至 2019 年的官方数据统计,日本出国留学人数是22.2万人。这样一计算,意味着未来10年内,日本出国留学人数需要翻一番才能达标。
再看国内物价生活费徒增、日元大幅贬值的现状,连想要出国旅游的日本人都变得抖抖索索了。这野心勃勃50 万人的数字,是不是有点悬呢?
(参考:https://www.value-press.com/pressrelease/337297)
好吧,就算钱不是问题,可那也要看年轻人中的精英们去海外闯荡的意志决心有多大,人群规模能否形成气候吧。至少,下面这份国际调查的结果会让日本人看得有些沮丧。
根据IMD(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年鉴》,日本大学海外学生占比在被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43位,赴海外留学学生的比例第60位,衡量英语语言技能的TOEFL分数排名64位垫底。
这份国际调查报告不单揭示了日本人不愿出国“外卷”的现状,同时还是一份日本的世界竞争力从辉煌走向衰落的“病危通知书”,不信你看:
IMD机构从1989年首次发布《年鉴》到泡沫经济结束后的1992年,日本曾经连续四年位居第一。之后开启了过山车似的俯冲模式,2022年,日本的排名下滑至第34位,到了2024年,排名又降至38位。
(参考: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771092)
没错,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日本现在仍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强于多数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但就影响未来国运的竞争力而言,以上数据都表明,日本已经落入了危机警戒水位。
年轻人不“外卷”也就罢了,在国内大展身手也行。问题是,日本的18岁人口直线下降,招不满学生的大学数量已达40%。你说日本人磨刀霍霍没错,可现在要凑齐一支磨刀精英队伍都困难。这让人怎么对它的未来乐观起来呢?
有人强调,看衰日本没道理的一个根据是,日本至今仍然保持现代高科技领域的一些优势。没错,这是难以置疑的事实,否则美国就用不着非要拉上日本来围剿封锁我国高科技的发展了。
不过同时也该认识到,这多是日本长年积累下来的家底和财产,一旦过了“保质期“又缺乏持续的科技创新力,这些父辈们留下来的优势也会逐渐贬值。
谈到科技创新力,又是一个让我不敢看好未来日本竞争力的话题。
拿日本《2022年IMD世界竞争力年鉴》中的排名来看看吧。64个国家/地区中,在创业精神、企业决策速度、运用大数据决策这三项指标中,日本排名老幺(第64位);企业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认知度排名58位,对机遇和威胁的快速反应排在62位……这表现,要是拿国际奥运会做比喻,日本企业连参赛资格都轮不到啊。
科技创新离不开活用AI人工智能和IT技术。再看日本在这方面的表现如何?
2023年6月至8月,矢野经济研究所以538家日本民营企业(涉及流程制造、加工组装制造、服务业、流通业、金融业)为对象,对他们实际使用生成式AI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仅有不到一成的企业在使用AI人工智能技术。
别提AI了,就是在IT技术方面日本也是先进国家中的差等生,这在我身边从事IT的朋友们中已成共识。一位在日本知名制造业公司拿过几项发明专利的朋友谈及保守的企业文化时调侃:“你想在公司挪动一张椅子都得用洪荒之力。”
看来光靠日本精英创造未来有些玄乎,日本还有另一条路可走:请外来和尚念经。如果开放移民政策,加大力度吸引外国人才,日本的未来应该会是另一种景象。
日本确实也在行动了,已经实施一项新增设的专为吸引外国“特别高度人才制度”,凡是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在一年之内获得日本永久居留权。这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开放政策。
问题是,日本社会好似“高墙深院小窗户”,这在《2022年IMD世界竞争力年鉴》的调查中也略见一斑:在64个国家/地区中,日本社会“文化上对外国思想的开放度”排名第51位,“接纳全球化的态度”排在45位之后。看来,日本人的排外意识和文化上的保守性是长在骨子里的,要内心接纳来自国外的精英人才真需假以时日。
落笔至此,我想趁着下班人潮到来之前去趟图书馆。路经附近车站时,竟然发现不到下午六点,人流已有吞没我的势头了。那一刻,有股无名的惆怅袭上我的心头。放在10多年前,这种人潮涌动的场景须等到7点之后才能遭遇,而东京市内电车拥挤的一波高峰要待到更晚才会来临。即使是深夜,放眼望去,一幢幢办公大楼仍然灯火通明,里面有些员工会特意打完下班考勤卡之后再继续义务加班。
如今,这种日本独有的风景再也看不到了。一直被国际上诟病的日本职员的低效率依然如故(2024年版《全球竞争力年鉴》中,日本的生产率和效率排名58位),可是下班的脚步声已经提前匆匆地淹没了我怅然的思绪。
伫立在人流中,我开始想象再过16年后的情形。到时,2040年,日本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9%上升到35%。我若再走在这条马路上,哪怕闭着眼睛也会猜到,擦身而过的10人中或许有3人已成夕阳。
到那时,我会听到什么呢?是踹着粗气的脚步声,还是我的读者担忧的霍霍磨刀声呢?
不论如何,我都无法为这个国家的未来乐观起来。
归纳如下:
◎诺贝尔奖获得者趋于老龄化,从发表研究成果到获奖相隔大约25年。本世纪内日本获奖者蜂拥而至只是过去辉煌的夕阳残照;
◎日本大学海外学生占比在被调查的国家中排名43位,赴海外留学生的比例排在60位,英语TOEFL分数排名64位垫底;
◎特别是在创业精神、企业决策速度、运用大数据决策这三项中,日本的世界排名皆在榜末;
◎日本人的排外意识和文化上的保守性是长在骨子里的,要真心接纳国外的精英人才需假以时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选自unsplash)
如何与日本人打交道——你有所不知的日本人真相
从2023年12月起,旅日公众号推出古年先生的专栏《如何与日本人打交道——你有所不知的日本人真相》,专门探讨与日本人的交往之道。希望能够对关注旅日的朋友们有所启发。
古年 旅居日本30余年。社会心理学硕士。经营管理培训师。自1998年开始在日本各知名跨国企业从事跨文化经营管理培训至今。曾在『收获』、『作品』、『延河』、『湖南文学』等中文杂志上发表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日本出版『中国经营顾问传授跨文化管理技法』、『中国式谈判』、『中国人价值观』等专著。其中,『中国式谈判』于2002年在韩国出版。另在日本数家刊物开设专栏,发表多种主题的散文随笔。微信号:Gunian5199
往期精彩回顾
日本独特的“告白文化”——比“我爱你”更有份量的表白是“我喜欢你”
揭秘日本“酷文化”动漫片背后的悲哀:现实有多残酷,理想就有多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