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那个傻X老板!”——工作与家庭冲突下难以遏制的怒火

文摘   2024-09-29 19:00   北京  























你是否曾因长期加班而经常无法和家人共进晚餐?或者是否曾因紧急的任务而错过了孩子的毕业典礼?这些场景对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再常见不过。无论是在西方的“24/7”(24小时×7天,形容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的文化下,还是东方的“996”(每天工作时间从早9:00到晚9:00,每星期工作6天)工作模式中,工作与家庭的冲突(Work-Family Conflict)几乎都是无法避免的。

图 1 工作与家庭无法兼顾,是诸多职场人的困扰


所谓“工作-家庭冲突”,即指由于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角色期望相互干扰,个体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产生的冲突。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些工作-家庭冲突归根到底还是个人时间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的,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试想一下,你已经提前一周计划好了本周末陪孩子一起去游乐园,当天上午却突然接到了工作群里发的通知,要求你参加一个小时后的临时项目会议。面对这一情景,你会觉得是因为自己没能协调好时间,还是会将责任推给老板的安排呢?答案显而易见。




这都是老板的错!愤怒情绪的爆发点

愤怒,作为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通常在感到受到不公正对待或目标受阻时产生,而且往往会有着明确的指向——指向那些导致目标受阻的根源。因此,当员工感到工作正在蚕食原本属于家庭的时间,而这种冲突状态又源自于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时,他们很可能会将现状归咎于上司,进而因此产生愤怒的情绪

举个例子来说,张先生的女儿即将参加学校的舞蹈表演,但他却被老板临时加派了工作,因此无法到场。此时,他很可能会将无法陪伴女儿的原因归咎于老板,并对其产生怨恨和不满。对于员工而言,一旦产生了这种愤怒情绪,就会进一步在行为上有所表现以寻求“补偿”。

图 2 员工可能因为工作-家庭冲突而对上司产生愤怒


情绪下的行为失控:那些“为了家庭”的不道德行为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能够调节自身的情绪,避免让其影响行为,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在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下,这种愤怒情绪很可能会让员工做出一些对组织造成伤害的行为。

回到上面的例子,张先生由于工作而未能出席女儿的演出,并因此产生了对上司的愤怒情绪。在情绪的催化下,张先生认为公司对自己的家庭有所亏欠,便理所当然占用公司的会议室与女儿通视频电话,并私自将周末全家旅行的费用加入公司差旅费用报销。

这种为了家庭利益而做出的违反社会和组织道德规则的行为被称为“亲家庭不道德”行为(Unethical Pro-Family Behaviors),例如将公司资源用于家庭,或将家庭相关的费用交予组织报销等,这种行为看似有利于家庭,但实际上是在损害公司的利益。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家庭冲突带来的针对上司的愤怒情绪,可能会成为员工做出亲家庭不道德行为的推动力和辩护。越是觉得自己被上司的种种操作“耽误”了家庭的人,越有可能做出这种“拆公司补家庭”的行为。

既然亲家庭不道德行为会为公司带来潜在的利益损失,而且这种行为通常来源于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所产生的愤怒情绪。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只要有办法减轻员工的这种愤怒情绪,就能够有效降低此类行为的发生概率。

图 3 从公司“偷”带东西回家是一种典型的“亲家庭不道德”的行为


为什么都怪老板?

上文中提到,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引发的愤怒情绪往往会指向引发冲突的根源,而这个根源则通常是老板。毕竟站在员工的视角来看,导致自己被困在工作中而无法兼顾家庭的直接原因就是“老板布置了工作”。研究显示,员工在面临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时,他们会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老板是否要为这种冲突状态负责?例如,如果员工觉得上司原本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安排来减少下属的工作家庭冲突,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甚至反而增加了工作负担,这种愤怒情绪就会更加强烈;相比之下,如果员工认为这种冲突是其他原因所致,例如工作本身的性质就需要不定期加班,他们的愤怒程度就将大大降低。

回到刚刚的例子,张先生之所以会因为错过女儿演出而对老板产生意见,归根到底是因为“老板临时加派了工作”,而老板原本可以选择规避这种操作,以减轻下属的工作家庭冲突。

图 4 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可能是管理者一手造成的


这一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它说明了管理者对于员工情绪和行为的巨大影响力。如果管理者可以通过“微操”有效减少员工的工作与家庭冲突,也就会减少其“指向上司”的负面情绪,从而减少危害公司利益行为的发生。具体而言,他们应当更主动地理解员工的家庭需求,并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性的政策来避免员工由于工作而影响家庭。一旦员工感受到管理层的关怀与理解,他们的情绪波动和不道德行为的发生率将大幅下降。

再进一步而言,员工的情绪在职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对管理者而言,不能仅仅盯着员工的工作表现,还需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通过理解员工在工作环境下的情绪变化,可以更好地调节员工的行为,进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Wu, L., & Perrigino, M. B. (2024). Supervisor‐directed anger as a link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unethical pro‐family behaviours: An attribu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111/joop.12548


作者:佚   名

编辑:君念苏

排版:容   瑾


人事与组织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人事与组织心理实验室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