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SH | PAPERS
在数篇文献里遨游了许久学术垃圾制造者小周同学打开了让窗口更加拥挤的第n篇文献——“三个与学术产出相关的人格侧面”。究竟是什么样的学者能发顶刊,又是什么样的学者能发表超高被引量的文章?被引量是不是也存在“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马太效应?
PAPER?
/ 怎么发文章 /
研究者之间的学术产出存在很大差异,大家的发刊频率和被引数量不尽相同。对于这种差异,不同理论有着不同的解释。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作者的社会背景和地位造成的这种差异:引用了大佬的文章,自己的文章似乎看起来也不那么离谱了。
规范理论认为发刊多,被引量高是因为文章的创新性和高质量。
过往研究更多地支持规范理论。同时近些年来,主流人格研究模式采取大五人格模型,大五人格也被用于研究学术产出,大五人格中的开放性和尽责性在优秀的学术表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大五&学术产出/
PERSONALITY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五人格中的哪几个维度与学术产出存在关联,俄罗斯的S学者招募了300名学术文章的作者作为被试。研究者收集了h指数(用于描述科研人员的科学生产力和影响力)、出版数量和引用数量作为衡量学术产出的指标,同时收集了被试大五人格测验结果。结果显示,开放性的子维度创造性想象力、尽责性的子维度生产力和神经质的子维度情绪波动能预测学术产出。
创造性想象力
Creative Imagination -
创造性想象力不仅有助于研究人员产生更多可发表的研究,而且还有助于其研究获得科研领域的更多关注。这很容易理解,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可以更频繁地进行研究。同时这也证实了学术产出的规范理论。有的杰出研究者只需要发表少量高质量学术出版物,就能掀起被引热潮。
生产力
Productiveness -
生产力表示研究者具备强烈的职业道德和坚持不懈追求目标的特质。我们普遍认为职业道德和坚持不懈影响着职业成功,当然也会影响科研产出。
情绪波动
Emotional Volatility -
神经质维度中的焦虑和情绪波动增加了发表更多文章的倾向。其中,情绪波动对被引次数和h指数的影响最大。情绪波动创造出一种“停止—前进”的节奏来促进研究者们的工作。这种节奏让人有时积极投入工作,在其他时候表现出冷漠和脱离。这种不规则的节奏可以有效替代创造力和生产力促进发刊数量的提高。
创造性想象力,生产力,和情绪波动在预测发表数量上还存在交互作用。当生产力高,创造性想象力高的时候,情绪波动对出版物数量的增加影响更大。
了解完这三个人格维度,有的同学对照自己的大五人格测评结果,觉得自己“又行了”;也有的同学对上述结果表示赞同,认为自己在高压、焦虑的状态下效率更高,论文质量更好。
但不论你具备何种人格特质,高质量的学术产出总离不开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全身心的投入。新的学期开始了,祝愿大家在各自领域都能取得新的突破,被引量再创新高。
·END·
/ 参考文献 /
Shchebetenko, S., De-Marchis, G., Chernukhina, Y., Sirotina, U., & Vitko, Y. (2023). Three personality facets can relate to increased academic outpu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07, 104431-. https://doi.org/10.1016/j.jrp.2023.104431
作者 | 佚 名
编辑 | 容 瑾
排版 | 君念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