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政府学校和国际学校的十大区别

文摘   教育   2023-11-14 07:40   新加坡  
“在家长眼中,孩子正坐在一个破纸箱里瞎捣鼓,可对于孩子来说,Ta正搭乘着火箭遨游宇宙!”

读到上面这句话时,我突然意识到,之前对学校的判断是基于我作为家长的观察,或许和孩子自己的体会相去甚远。
因此,在这个学年结束的节点,我决定采访一下从国际学校转学进入新加坡政府学校一年的某娃,让她说说政府学校和国际学校的区别

01 行礼
娃:在政府学校,上课前需要全班起立向老师行礼,拖长声调高声喊:Good morning, Miss/Mr XX. 下课时也需要起立行礼:Thank you and goodbye Miss/Mr XX, have an awesome day! 而在国际学校,上课时老师需要向学生问好,学生却不一定要回礼。

我:看起来政府学校更重视师道尊严,国际学校则强调平等。

娃:在政府学校明显觉得老师是“高于”学生的,而国际学校的老师更愿意和学生交朋友。

02 情绪表达

娃:在国际学校,我们受了委屈,就很容易哭;但在政府学校,我们完全不会哭。

我:会不会是因为在国际学校的时候,你还在三年级,所以更容易哭呢?

娃:在政府学校三年级的小朋友也不会哭的。

我:那可能是因为在国际学校大家的情绪比较外露,会用哭来表达心里的感受,而在政府学校,大家情绪更加内敛?

娃:嗯,在政府学校,大家觉得哭很丢脸,宁可吵架也不会哭。


03 男生女生

娃:在国际学校,男生和女生会一起玩;在政府学校,男生和女生一般分开玩,除了少数几个活跃分子会跑去对方的“地盘”。在国际学校,我们班上有一两对couple,会明目张胆地拉手和表白;在政府学校这是不可能的。男生喜欢女生也不敢表白,只能暗恋。

我:哈哈,太可爱了。那你觉得哪种好?

娃:我觉得还是暗恋比较好,比较有悬念。


04 科目

娃:国际学校的数学比较简单,政府学校的数学课更多,也更难一点。

我:你们政府学校是不是中文课也比较多?

娃:对。其实是母语课,分为中文、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上课的时候母语不同的同学去不同的教室上自己的母语课。


05 融入

娃:在国际学校,我作为新学生必须要非常主动,才能加入他们的群体,不然就可能没有朋友,虽然我最终也交到了朋友,但这个过程不那么容易,我被拒绝了几次。而在政府学校,我不用费力就能加入他们的群体,哪怕我不主动去交朋友,也会有人来问我愿不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

我:这一点,我很佩服你,你总是能交到朋友,哪怕被拒绝了,也不放弃。

娃:那是因为我已经有经验了,我以前在法国的时候就是班上唯一的中国孩子,所以我必须要很主动,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有趣的人。


06 班干部

娃:政府学校主要的班干部是prefect,负责管理学生纪律;国际学校的班干部是学生代表,负责代表班级和校长开会提出建议。

我:他们都是怎么选出来的?

娃:prefect是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建议的,如果学生同意就能当;学生代表是自己报名,通过同学投票选举产生。

我:看来国际学校更民主一些。

娃:民主是什么?

我: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而是由大家投票来决定。


07 公平与效率

娃:在政府学校,数学课上老师会指定一个厉害的小组,我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可以做练习册上的其他练习,老师有时也会给我们更难的题目做。在国际学校,所有人都学习同样的内容。

我:那你更喜欢哪种方式?

娃:我觉得厉害小组还挺好的,不然,要反复学习我已经会的东西就有点无聊。

我:嗯,可能对于水平偏下的孩子,他们还是更喜欢大家学习一样的东西,否则他们会觉得不公平。


08 个人与集体

娃:在政府学校,老师会经常让我们互相帮助。比如,我刚刚到这个学校的时候,老师就指定了两个同学来帮助我,带我认路,告诉我该做什么。到了第二学期,又有新同学来了,老师就让我负责帮助一个新同学。还有,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会让先做完练习的同学做小老师,去教其他同学。而在国际学校,老师基本不会管这些,我刚去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只能靠自己摸索,自己去交朋友;学习方面也是自己管好自己就行。

我:这个很有意思,政府学校在强调互帮互助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强化一个集体观念,而相比之下国际学校更侧重个人的能力发展和自我管理。


09 作业

娃:政府学校和国际学校的作业量差不多,我基本在一个小时内可以完成。

我:那作业形式有区别吗?

娃:政府学校的考试基本都是题目,也有小作文;国际学校的作业除了题目外,还有一两次project,比如那次让我们自己收集关于南极的知识,然后自己制作一张小报。

我:确实,政府学校project性质的作业不多,不过政府学校的科学课有让你们把小虫子带回家养并观察它们的生长。


10 考试

娃:政府学校很重视考试,老师在考试前会带着我们复习,考完了还有错题讲解,虽然老师不会公开分数,但老师会表扬考得好的同学。国际学校不太重视考试,考前老师不会带着我们复习,复习全靠自觉,考完老师也不会讲解,考得好或差都一样,老师不会做评价。

我:对,政府学校的应试性更强,会培养竞争意识,而国际学校不强调竞争。

以上就是某娃对于政府学校和国际学校的比较。

说实话,其中关于行礼、情绪表达、公平与效率这些点,我之前还真没关注到。这些差异似乎没有明确的孰优孰劣,而更多是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孩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差异,也潜移默化地被影响着。相反,国际学校和政府学校表面上看起来的最大差异:硬件设施的差异,孩子竟然只字未提。

涉及到学科差异、竞争意识和融入等方面,我之前就有所了解——希望孩子接受中文教育,适度培养竞争意识,更好地融入当地环境是我最终决定让孩子转学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孩子目前上的政府学校是普通邻里小学,之前上的国际学校是的法国国际学校,因此不能代表所有的政府学校和国际学校的情况。

学校的选择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杯水是孩子来喝,也就是Ta最清楚是否适合。


 — END —

亲们,如果觉得好看就转发朋友圈吧!

当然,能关注我就更好啦:)

往期回顾

鸡头凤尾,孰利孰弊?

看图说话,和孩子聊聊巴以冲突的前世今生



游牧民族在小坡
在教育内卷的洪流下,相信孩子能被“精心地散养”。在日益割裂的世界里,保持冷静思考与克制表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