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新加坡地铁绿线重大故障:对新加坡高效公共服务祛魅?

文摘   2024-09-29 23:40   新加坡  
上周三9月25日傍晚6点多,我像往常一样离开办公楼、走向Jurong East地铁站。

远远地看到地铁站入口处的显示屏上一片红色,起初我并未在意,因为周围的人都比较淡定,也没有人群拥堵在车站入口。继续往前,进站来到电梯入口,我才看清屏幕上显示“No train service.(无列车服务)”。环顾四周,站内竟没有工作人员,我只得出站。这才看到站外一侧墙上张贴了一张巨幅免费巴士线路图,边上有工作人员在引导。

原来,绿线Jurong East站到Bona Vista站从早上9点45分就断了,故障到下午还没修好。

我迅速搜索着站名,可惜没有从Jurong East到Bona Vista的巴士。我只好找能去黄线的车,一眼看到离家最近的Bishan站,也没多想就朝巴士站走去;到了巴士站才发现:人原来都在这里——队伍已经排出了栏杆限定的区域,根本不知道那条队伍通向哪路车。我上前询问工作人员,对方也是含糊其辞,说要看通向哪路车,可是队伍太长已经看不清走向了。等我退回队伍末尾,队伍又延长一大截。

正当我沮丧的时候,要等的52路车竟然来了,而其他车显示的等待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这时队伍开始挪动,我才发现等52路车的人不多,挤在前面的是其他两路车的人。坐上车后,我意识到这不是直达Bishan的车,而是按照52路巴士正常线路开的巴士,从Jurong East到Bishan全程要花1个半小时——难怪坐这路车的人不多。

到家已经是晚上8点,比平时足足晚了一个小时。

此时新闻里正在报道这场重大事故:

绿线一辆使用超过35年的川崎重工列车在金文泰站(Clementi)附近发生故障。

大约850名乘客沿着轨道走回金文泰站的月台,列车则返回乌鲁班丹车厂(Ulu Pandan Depot)。

雪上加霜的是,列车在返回途中,地铁轴箱(axle box)脱落,严重损坏轨道,并造成电源故障,导致Jurong East站和Bona Vista站之间的服务中断。
来新加坡四年,这是我第一次碰上如此重大的地铁故障。

第二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地铁有没有修好。没想到一贯高效的新加坡这次让我失望了——还没修好。我在手机上查着线路——虽然坐红线去北边绕个大圈也能抵达Jurong East,但是看到地铁公司发通知提供了Jurong East和Bona Vista之间的免费巴士,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准备从往常的线路走。
从Bona Vista一下车,就感到不寻常的气氛:大量工作人员严阵以待,手持指示牌,把转乘绿线的乘客引导至D出口。在出口,远远地就看到警察正在维持秩序,一些记者在拍摄,4-5辆两双层巴士已经等在站台,而队伍已经延伸进附近大楼的架空一层。

尽管天下着瓢泼大雨,但是队伍井然有序地前移动。工作人员对着高音喇叭喊话:去往Jurong East方向的乘客请向前,有任何问题请问工作人员。

队伍移动速度不慢,但我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坐上巴士,因为队伍蜿蜒到很远。我看了看手机,此时是8点20多。

等我终于上了巴士,已经是8点40了。车厢里很挤,但比较安静,大家似乎都接受了这一安排,没什么抱怨。

由于是雨天,路上拥堵,原本三站地铁10多分钟的路程,巴士开了半个多小时。更加不便的是,下站的地方离Jurong East地铁站步行还有10多分钟。等我到公司已经是9点20多了。当然,这天也不是我一个人迟到,大部分同事的通勤都受到影响。

回家时,我彻底放弃了巴士,乖乖坐了红线,耗时比绿线多15分钟。

到今天已经是故障发生的第5天了,地铁服务依旧没有恢复。原本官方报道最快周一可以恢复,但最新通知是周一还是无法恢复。


由于人多地少,新加坡以高价的拥车证严格限制私家车数量,倡导公共交通。地铁是大部分人出行的第一选择。好在新加坡的公共服务以高效著称,公共交通也不例外,很少出现大规模故障。这次事故的影响之大、修复时间之长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作为一名地铁通勤者,说说亲历这次故障的想法:

1.故障发生在一辆超过35年的川崎重工列车。虽然地铁公司说这批列车预计2026年淘汰,但这也暴露了对于“高龄”列车检修工作的漏洞。新加坡的地铁线路中,新建紫线的故障明显少于红线、绿线等老线路,可见老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将成为确保整体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

2.地铁发生故障当天的应对措施并不到位,甚至连故障最直接影响路段Jurong East站和Bona Vista站之间的巴士都没有安排,而是到第二天才安排上。许多乘客被迫绕远坐车到其他车站,大大延长了通勤时间。

3.第二天起免费巴士组织工作更加有序了,但是因为恶劣天气等原因,巴士运送效率较低。这里不得不提,新加坡民众的素质还是很高的,我所经历的排队等待的过程都井然有序,没有发生混乱。

4.超过5天的维修时间对于一段地铁主干线来说是很长了。官方报道称,每换一段轨道需要耗时3.5小时以上,本次事故地段至少需要换50段轨道,因此耗时很久。而新加坡作为城市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调用大量工程人员维修,但是否有预案可以缩短维修时间呢?

5.事故发生后,尽管现场民众的情绪都比较稳定,但是在网上还是有不少抱怨(这也是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的标志)。近年来新加坡的公交交通票价连年上涨,在今年12月地铁票价又要上涨6%。然而更高的票价似乎没有换来更优质的服务。很多人抗议票价上涨,甚至要求交通部部长等官员辞职。
 — END 


亲们,如果觉得好看就转发朋友圈吧!

当然,能关注我就更好啦:)

往期回顾

难道我们是来新加坡的最后一批中产?

我在新加坡一个月内报警两次

相比一个房间,我更需要一个女佣

游牧民族在小坡
在教育内卷的洪流下,相信孩子能被“精心地散养”。在日益割裂的世界里,保持冷静思考与克制表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