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女性走夜路才不用害怕?

文摘   育儿   2022-06-15 22:48   新加坡  
这几天朋友圈被唐山打人事件刷屏了。许多有正义感的网友都呼吁要严惩罪犯,清除黑恶势力。然而有一条微博让我动容:

那几个女孩可能这辈子也不敢走夜路,可能听到摔啤酒瓶就想尖叫,可能看见男人的咆哮就会回忆起那一夜恐惧。

而即便是与这次事件没有直接关系的人也会开始害怕,人们需要付出更多代价保护自己,付出更多代价生活下去。

各个公众号大V争相介绍的各种女子防身术、儿童逃命法便是这种恐惧情绪的反映。

下面结合我生活过的三个城市,说说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女性走夜路才不用害怕。

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是我住过的最危险的城市。

那部著名的电影《上帝之城》讲述了这座城市里关于黑帮、毒品、杀戮、贫民窟的故事。我们在这里生活的一年半时间内,虽然没有碰上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但也遭遇了入室偷窃,目睹了街头枪战,听闻了不少恶性事件。

 


入室盗窃发生在我们外出旅行期间。旅行归来后,我们发现家中的现金和首饰被都洗劫一空。本以为,只要住在24小时有门卫和监控的所谓“高尚社区”,就能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不想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事后看来,这起事件很可能是门卫所为。因为门锁没有任何被撬开的痕迹,而犯案者知道我们出门旅行的时间点。而且大楼的出入口门卫是24小时值班,却声称没有见到任何可疑人物。我们也报了警,但警察对于取证监控录像也是各种推诿搪塞。

作为人生地不熟的外国人,又不精通当地语言,还要担心门卫伺机报复,我们最终只能自认倒霉。

在这里,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不仅仅有我们这样的外国人,还有当地弱势群体。当时,我们请了一位当地保姆G帮助照料孩子。和很多底层人士一样,G的家住在城市远郊,每天通勤时间长达6小时(如果她不选择住在远郊,就只能住在城区里的贫民窟里)。这天,我明显觉得她情绪不好——一边扫地,一边默默落泪。我询问了原因,才得知她在昨晚回去的公交车上目睹了另一位女性乘客被猥亵的过程。当时,车上人不多,她知道自己不是施暴者的对手,在极度恐惧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另一位女性被欺辱。

G告诉我,她觉得自己有可能成为下一受害者,却也没有任何办法将凶手绳之以法,她现在所担心的事情,每天将如何度过在危险的公交车上6个小时。无言以对的我除了让她早点回去休息之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在里约一年半彻底颠覆了我的善恶观:无论是学校的教授,还是家里的保姆都将政府视为liar(说谎者),这里没有法治可言,警察在贫民窟可以随意杀戮,黑帮也为争夺地盘而火拼。某些贫民窟黑帮老大的人气甚至比政府官员还要高,警匪勾结也是常态。

在这样的恶制度下,想要求生只有被乖乖驯化:晚上不独自出门,出行尽量坐地铁或打车而不坐公交车,身上不带任何首饰(在里约的一年半我没戴过首饰,结果首饰还是被洗劫一空),遇到抢劫直接把身上所有的钱财奉上,不要做任何反抗。

巴黎

我曾问过在巴黎的法国朋友,你们觉得巴黎的治安怎么样?他们耸耸肩,带点不屑地回答:还行啊,和那些危险城市相比,巴黎还好啦。

确实,和里约这样危险的城市相比,巴黎确实安全多了。但如果问我,敢不敢一个人在巴黎走夜路。即便能说法语,也在巴黎生活多年,我脑子里还是有一连串问号:在哪个区?几点?

巴黎虽然不常有恶性事件发生,但是偷盗、骚扰绝不鲜见。我自己这些年亲身经历的就有:校园手机失窃,在老佛爷购物时被偷现金,在北部街区调研险遭窃,目睹地铁上外国游客遭窃等等。

最让我气愤的要数在学校办公室手机失窃事件。当时,我们大学正在准备搬到另一个校区,因此实验室进出的人员比较杂。我像往常一样把手机和包放在我的办公室桌上,到隔壁的办公室去串门,走前把办公室门虚掩上却没有锁上。大约10分钟的工夫等我再次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发现手机不见了。我急得到处询问,一楼保洁阿姨和行政人员提供了线索:最近有一名20岁上下的黑人男子经常进出实验室,身份不明,有重大嫌疑。在他们的建议下,我来到离学校最近的警局报警。

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警局工作人员态度。虽然警局内没有其他人等候,我还是被要求等待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接待人员,对方给我一张表格填失窃事件的具体信息。大概是见惯了此类偷窃事件,对方态度十分冷淡,劝我不要抱有什么破案的希望。对我提供的关于黑人男子的线索也不屑一顾,甚至没有把我填写的信息录入电脑,随手放在一边算完事。果然,此事之后便石沉大海。

每天坐巴黎地铁通勤,我也要保持警觉,防止小偷有机可乘。不过,相比我这样的“当地人”来说,女性外国游客最容易成为“猎物”。我就亲眼目睹了两个韩国女生在地铁里被抢走了手机。小偷作案速度之快让她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发现被抢时,地铁门已经“砰”地关闭,只留下韩国女生的哭声在车厢里回荡。好心的乘客们抱怨了几句却也无能为力。后来,我从新闻报道中得知,这些小偷惯犯大都是来自罗马尼亚的非法移民,年龄在9-17岁之间,他们的父母教唆他们以偷窃为生。由于他们是未成年人,且没有合法身份,即便警方抓获也不会获刑。

在警方的纵容下,巴黎地铁偷窃愈演愈烈,连地铁司机都看不下去了。我过去乘坐的9号线就有这样一位好心的司机,他会根据从监视器观察到的情况,用地铁的广播系统提醒乘客小偷的动向。当然,这样好心的司机是少数,相比整个巴黎地铁系统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没有系统化的法治环境,人们只能提心吊胆过日子。

巴黎地铁站的小偷 

来源:https://www.rts.ch/info/monde

 

新加坡

来新加坡之前就听说这里治安很好。来了之后才切身体会到生活在一个安全的城市有多好。

在地铁上再也不用紧绷神经,时刻注意周边动向了;晚饭后出门散个步也毫无压力;更夸张的是,一次和几位好友出门聚餐,发现她们竟然潇洒地把包包扔在座位上去了洗手间,我好心地说:你们先去,我看包。她们笑道:没事,丢不了。席间,一位朋友还分享了自己的手机失而复得的故事。

今年4月在新加坡发生的美芝路持刀砍人案,一名年轻女性被一男子(后来查明是她的家暴老公)拿刀追砍。至少有十名路人见义勇为,在警方赶来之前控制住了罪犯。因而网传新加坡有“见义勇为法”,包括登门道谢,赔付三倍医药费等。但其实新加坡其实并没有具体的“见义勇为法”,只是在《刑法》中有比较完备的“自我防卫”的条款,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自我防卫者的权益。事实上,在危急情况下,人们之所以对施以援手有所顾虑,并不是担心会不会获得“见义勇为”奖,而是担心动手后是否有法律风险、反被惩治,乃至被黑恶势力清算‍。



回到唐山事件,许多网友义愤填膺地斥责那些在现场却没有施以援手的人,可是如果他们在现场,又有多少人能挺身而出呢?换作我,我也做不到,我害怕!!

原因很简单,正如清华大学法学教授劳东燕所言,普通人勇气是需要制度来加持的。

一,从网上的爆料来看,这几个嫌疑人有前科,甚至和当地警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个并非完全公正和透明的制度下,普通人得罪了地头蛇,只能认栽。

二,我国虽然在法律层面上有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但是在实务中却存在漏洞。比如,一个人见义勇为之后,如果他和他的家人受到这些流氓团伙的进一步骚扰和侵害该怎么办?

三,“被害人有罪”是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性别歧视导致社会对女性受害者尤为苛刻,每每发生此类恶性事件,总有声音在女性受害者身上找原因。

比较了里约、巴黎和新加坡,不难看出,唯有在法制健全、执法公正、信息透明的社会环境下,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减少黑恶势力欺凌民众等恶性事件。


— END —




亲们,如果觉得好看就转发朋友圈吧!

当然,能关注我就更好啦:)

往期回顾

“新加坡投资移民门槛飙升至1亿人民币” ?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

日增2.6万的新加坡到底怎么样了?

看冬奥,你是不是也有这些疑问?

父母必须教会孩子的一件事

小学生的“爱情教育”长什么样?

游牧民族在小坡
在教育内卷的洪流下,相信孩子能被“精心地散养”。在日益割裂的世界里,保持冷静思考与克制表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