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谱写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新篇章!

健康   2024-10-11 17:33   上海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影响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 DPNP)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1],多数患者有中重度疼痛,焦虑和抑郁发生风险更高[2-4],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鉴于DPNP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治疗无法依赖单一学科。加强多学科协作,制定全病程的综合管理体系已成为DPNP治疗的重要课题。

由北京围手术期医学学会和第一三共(中国)联合主办的“多科协作、更进一步——科学管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学术会议”2024年9月28日杭州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汇聚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疼痛科等多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多学科临床经验,探讨DPNP的研究进展、治疗策略及发展方向,共话多学科协作下的DPNP管理新模式。



多方协作,共拓发展视野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周嘉强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马柯教授于开幕式致辞。

周嘉强教授致辞

周嘉强教授在致辞中提到,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患者,常年受到身体疼痛和精神抑郁的双重困扰,生活质量显著下降。而因DPNP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过去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他期待随着新的药物上市,能有效作用于DPNP的治疗,为患者带来福音。

马柯教授致辞

马柯教授谈到,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制定的慢性疼痛分类系统[5],慢性疼痛被分为七大类,其中最难治疗的就是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更是治疗的难点,因为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涉及复杂的从外周到中枢的疼痛。目前,包括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和疼痛科等在内的多个学科领域,都在共同推进DPNP的早诊早治,也在共同期待着新的药物能适用于DPNP治疗,成为有力的治疗武器。相信通过本次会议上多学科的进一步交流,定能有所收获。

深化洞见,共论诊疗策略

周嘉强教授主持

罗本燕教授主持

开幕式后进入大会主题演讲环节。本环节由周嘉强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罗本燕教授共同主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峰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朱虹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何非方教授围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最新诊疗进展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高峰教授进行主题演讲

高峰教授系统介绍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诊疗现状与前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中,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 PNP)最为常见[6-7],糖尿病是其最常见的病因,且PNP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组织、细胞结构改变和功能异常等[8]。PNP的确诊相对困难,通常采用分级诊断标准,量表是完成初步筛查的重要工具[8],同时还要依赖病史、体格检查及神经电生理等辅助检查[9]。在治疗进展方面,镇痛药物治疗是NP治疗的基础,同时要兼顾多学科综合管理[10-12]。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和抗抑郁类药物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8][13-14],要注意大多数镇痛类药物应滴定剂量来确保最佳疗效及安全性[11][15-17]

朱虹教授进行主题演讲

朱虹教授介绍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治疗现状及前景。糖尿病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18],57.2%的患者伴有疼痛症状[19]。多数患者有中重度疼痛[2],但当前用于治疗DPNP的镇痛类药物仅可减轻30%-50%的疼痛[20],患者满意度较低。美洛加巴林作为第三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于今年获批DPNP适应症。国内三期临床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美洛加巴林治疗14周显著降低患者平均每日疼痛评分(ADPS),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21],为临床提供了DPNP的治疗新选择。

何非方教授进行主题演讲

何非方教授介绍了钙离子通道调节剂的发展历程,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作为DPNP治疗的首选药物,历经三代发展逐步优化。前两代药物为临床提供了镇痛治疗方案,但也存有一定临床局限性。第一代加巴喷丁在治疗DPNP疗效有限,且剂量滴定复杂,不良反应明显[22]第二代普瑞巴林优化了药代动力学,简化剂量滴定方案[23]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疗效呈逐渐减弱的趋势[24],且不良反应及滥用风险堪忧[25][26]。而第三代美洛加巴林的出现,为DPNP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它对α2δ-1解离慢,对α2δ-2解离快,因此能更好地平衡镇痛疗效和安全性[27],显著降低ADPS评分,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28]

思想碰撞,博采众家之长

宋水江教授卢祖能教授饶跃峰教授李建辉教授李顺教授占恭豪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诊治经验,围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的诊疗现状、钙离子通道调节剂迭代以及其应用价值、多学科协作实现全程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展开交流与讨论。

讨论话题:结合您的临床经验谈谈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疗现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宋水江教授

宋水江教授强调,在神经内科中,因糖尿病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并伴随疼痛的患者较为常见。在治疗策略上,稳定血糖是根本,同时针对这种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应视其为慢性疼痛病症进行规范治疗。首选的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SNRIs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若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联合用药以增强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美洛加巴林,它具有独特的结合靶点,尽管我们目前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和与其他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的对比数据,但根据临床研究显示,美洛加巴林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

讨论话题:钙离子通道调节剂的迭代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价值和地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卢祖能教授

卢祖能教授指出,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生需准确区分疼痛的性质,明确其是伤害性还是病理性。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还需进一步鉴别其为中枢性还是周围性,并仔细评估症状表现为阳性还是阴性。尤其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P)的诊断过程中,强调排他性的重要性,详尽的病史采集和辅助检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治疗DPNP方面,虽然控制糖尿病是治疗的基础,但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同样关键。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如第一代加巴喷丁和第二代普瑞巴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第三代美洛加巴林凭借其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在平衡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展现出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饶跃峰教授

饶跃峰教授着重指出,疼痛具有显著的个体化特性,导致每个人对疼痛治疗药物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关于DPNP镇痛药物的应用,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更新换代(从最早的第一代加巴喷丁,到第二代普瑞巴林,再到如今第三代的美洛加巴林),药物的剂量已经从最初的克(g)级别降低到了毫克(mg)级别。这种剂量的减少不仅提高了药物的效价,还使得疗效更加安全。饶教授强调,不能仅仅依赖一种药物的单个作用机制来治疗所有类型的疼痛,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有效的治疗药物供临床医生选择,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使他们从中受益。

宁波市第二医院李建辉教授

李建辉教授指出,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接近2/3的患者出现疼痛症状,严重疼痛占1/4。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动较大时容易并发DPNP。
DPNP是一种排他性诊断,主要基于患者出现典型的“袜套样”和“手套样”感觉、双侧对称性肢体远端疼痛等表现,以及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临床诊断。在诊断过程中也需与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或重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方面,最早使用过的卡马西平因疗效较差而被淘汰;后使用了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但发现加巴喷丁滴定剂量加大后效果欠佳,门诊复诊的多数患者自述疼痛症状并未有效缓解。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目前尚未在国内获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适应症,对DPNP患者来说属于超适应症用药。而第三代美洛加巴林可强效镇痛,特别是对临床上在使用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效果不佳的,再使用美洛加巴林可看到良好效果,这无疑是DPNP患者的福音。

讨论话题:如何通过多学科协作实现DPNP患者的全程管理?

浙江省人民医院李顺教授

李顺教授谈到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率较高,但误诊率也高,诊断较为困难,因此,DPNP需多学科协作共同管理,如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营养科、康复科、疼痛科还有外科等。同时强调了内分泌科是DPNP二级预防中的第一道防线,除了控制血糖,血脂异常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讨论话题:滴定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患者获益如何?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占恭豪教授

占恭豪教授就滴定临床应用价值及患者获益话题进行分享,强调因个体差异化,中国人乃至亚洲人服用从欧美国家进口的药物剂量通常相对偏大,故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滴定采用最小剂量。糖尿病患者通常以老年人居多,对老年人全身情况比较差、肝肾功能受到影响的病人,滴定采用最小剂量。另外,反复评估患者用药状态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通常会留下患者联系方式,在滴定过程中若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可随时反馈,以便重新评估,调整药物剂量。



圆满落幕,共赴新程



最后,大会主席周嘉强教授罗本燕教授马柯教授进行总结。他们感谢了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分享和讨论,多角度、深层次地探讨了DPNP诊疗的相关问题。相信通过加强多学科的交流和学习,能进一步促进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开展临床诊疗工作。同时三位主席也期待未来能组织更多这样的会议,邀请多学科专家参与,分享观点,做到教学相长,最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全程治疗服务。




END

参考文献:

[1] 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4, 16(5): 496-511

[2] 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6 Jan-Feb;20(1):26-33.

[3] J Pain Symptom Manage.2005Oct,30(4):374-85.

[4] Diab Vasc Dis Res.2016 Nov;13(6):418-428.

[5] https://icd.who.int/browse/2024-01/mms/en#1581976053

[6] Failde I,et al. J Pain Res. 2018 Sep 12;11:1835-1847.

[7] Bekircan-Kurt CE, et al. Noro Psikiyatr Ars. 2021 Nov 15;58(4):257-260.

[8]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26(5):321-328.

[9] Colloca L,et al.Neuropathic pain[J].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7,3(1):1-19

[10] Bates D,et al. 2019 Jun 1;20(Suppl 1):S2-S12.

[11]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cg173

[12] Dworkin RH,et al.Mayo Clin Proc.2010 Mar;85(3 Suppl):S3-14.

[13] Bussa M,et al.Eur Rev Med Pharmacol Sc.2021 Feb;25(4):1990-1996.

[14] 吕岩,等.中华疼痛学杂志,2023,19(4):536-545.

[15] https/www.hbwedlicalguidance.nhsuk/llelinicalareas-documents/downlod?cd=2603&checksum=1828c4c00658etbf9df927d4ecf30&document=22&fields1

[16] Schlereth T.Neurol Res Pract.2020Jun 10;2:16

[17] Xiao H,et al.World JClin Cases.2021 Mar 26;9(9):2100-2109.

[18]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6):540-557.

[19]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23,198:110602

[20] Mayo Clin Proc.2006 Apr;81(4 Suppl):S12-25.

[21] Guo X, et,al. Pain Ther. 2024 Jun 19.

[22] Mathieson S,et al.Bmj,2020,369.

[23] Chincholkar M.Br J Pain.2020 May;14(2):104-114.

[24] Cheng ETL,et al.PLoS One.2023 Jan 20;18(1):e0280593.

[25] Onakpoya lJ,et al.BMJ Open.2019 Jan 21;9(1):e023600.

[26] https://www.gov.uk/drug-safety-update/pregabalin-lyrica-gabapentin-neurontin-and-risk-of-abuse-and-dependence-new-scheduling-requirements-from-1-april

[27] Pharmaceuticals (Basel).2021 Jan 31;14(2):112.

[28] Baba M,et al.J Diabetes Investig.2019;10(5):1299-13


审批编码:CN-20241010-00004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每个工作日17:30

准时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
医会宝是面向于临床所有科室的新媒体,旨在为临床医生与学生,提供医疗领域新进展、新指南、前沿专家讲座、名医手术视频、临床经典案例讨论等内容,在这里我们与全国同仁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