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事】牯 牛

文摘   2024-10-13 21:50   重庆  


 张 潜 /文 

  
他姓黎,是一把犁田的好手,壮得像牯牛,名字就传开了。

牯牛从小喜欢跟人舞刀弄枪,三节棍、九节鞭、梭子镖都练过,长枪、马刀、石锤等等玩意儿,堆了半间屋。一把四十来斤的石锁,能拿在手里玩儿一个对时。手一甩,石锁飞得比屋顶还高,围观的人赶紧往后退,他先来一个鹞子翻身,然后摆一个金鸡独立,再轻舒长臂,顺手接住石锁。

五十岁那年,牯牛发现自己右肩胛骨有些肿痛,以为练功时岔了气儿,哪想到这股气渐渐往上窜到脖子。没隔多长时间,居然长出来一个瘤子,开初像茄子,后来像黄瓜,最后成了一个南瓜,趴在肩膀上。

当兵的儿子把他接到北京,医生一看,暗中倒吸一口凉气,嘴里轻描淡写地说这是盐巴吃少了长的瘤子,俗称“瘿包”,以后注意饮食,过几年就自然好了。背后却对儿子说,这是顽固的癌症,紧靠动脉血管,已到晚期不敢开刀,最多还有半年活头。

牯牛猜不到医生叽叽咕咕给儿子说的啥,反正晓得没好事。回到家,甩不掉这个肉疙瘩,浑身都不自在。

有一天,他听说洋溪河里骆家梁子那边陈家沟,有一个郑神医,专治疑难杂症。牯牛想北京都去过了,反正死马当做活马医,一个人找到了陈家沟。神医到神农架房县去了,不晓得好久回来,姓陈的大徒弟在家替师傅守药铺。

这一趟翻山越岭,走得牯牛生不如死。他求陈医生替他治治,医生摇摇头,师傅在家也不一定敢动手,何况我?

牯牛说,我今天要是再走回去,估计不死也要脱一层壳,反正你学过医,不如行行好。

陈医生不答应。牯牛拉过一个来给老婆看病抓药的乡邻,气喘吁吁地说:“啷个你们这些医生都欺软怕硬,只晓得治活的不愿意治死的咧。说个丑话,治得好是我的病,治不好是我的命。请这个大哥作个证,然后我写个条子按上拇指印,不管死活,都与你无关。”

医生被架在火上,心一横:医生嘛,拿的是血财。不医好几个没得人信,不医死几个也没得人怕。那今天就来驾个神船,试他一烙铁!

医生找出剃头刀,磨刀石上荡了两荡,在煤油灯上熛了两熛,伸手拍拍牯牛项颈上鼓囊囊的玩意儿,嘴里“噗”地喷出一大口老白酒。只轻轻一刀,一滩腥臭无比的东西滚出来。

“咦耶,就是些豆渣嘛。”医生没见过恁个臭恁个粗糙的豆渣。

“你再用点儿劲儿。”牯牛很清醒。

医生胆子大起来,下手狠,刀子重,开了一个两寸来长的口子。哐当一下,一大坨豆渣还没落进脸盆,“嗤”的一声一股血箭飙向空中,就像天女散花。

医生的太阳穴砰砰乱蹦,抓起一把草药粉,一手按在血口子上,止不住的血依然从指缝中往外冒。他急中生智,扯下头上的白帕子,将一大盘草药粉全部倒出来,然后围着脖子缠了三圈。

一番折腾,血总算堵住了,牯牛身前的脸盆也装满了,一半是乌秧乌秧的血、一半是灰白灰白的渣。医生摸摸牯牛的鼻子,还有气儿,心稳下来,装了一袋烟,慢慢想后路。然后,把烟袋一磕,找了4个平素相好的、又拉那位抓药的证人一起,绑了一副凉椅,天要黑的时候,把牯牛送到西门外的家。

牯牛老婆见毫无动静的老公满身血污,一边放声大哭,一边拦住几人,坚决不准进屋。凶死在外的,绝对不能让尸体进门,老人说这叫“臭肉还乡”。

僵持了半个钟头,一直没怎么动弹的牯牛朝老婆摆了摆手,担架才进屋落座。医生散了一圈儿烟,向牯牛的家人和闻讯前来的亲戚讲了经过,又请那位证人重复了一遍前后,还拿出牯牛按了拇指印的纸条。

没受到为难,帮忙抬担架的和证人提前走了。医生讲了一下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借口要回家去准备几天药,轻松地离开了牯牛家。医生哪敢回家呐,托人带了一个口信,当晚就跑到了神农架,一个多月后,得到了准信儿,才跟师傅回到陈家沟。

第二天,牯牛吞完了一碗蜂糖水。

第三天,牯牛咽进了一碗大米粥。

第十天,牯牛喝下了一杯老白干。

一个月后,牯牛说脖子痒得难受。老婆用帕子沾了热水慢慢浸,用剪刀一点一点地剪。整整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把脖子上那根缠头的帕子,完完全全剪掉。

脖子上南瓜一样的包,不见了。不过,留下了鸽子蛋大小一个疤痕,不消说,那就是下刀子的地方。

拖枪刷刀这些事,牯牛虽然再也不提,可种田挑担这些粗活儿,照样干得轻轻松松。

又过了两年,儿子再把他接到北京,请当年的医生帮他复查。医生说癌细胞肯定转移了,转移到哪里去了,不知道。

十九年后,牯牛无疾而终。

他敲锣打鼓送给陈医生那幅写有“华佗再世”的牌匾,至今仍然挂在陈医生的堂屋正中。

          2024年9月20日

作者简介


  

  张潜,男,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博研究馆员,重庆三峡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任巫山县文管所所长、巫山博物馆馆长。长期致力于本土文化的发掘、研究和推广,先后公开出版《风情巫山》《风味巫山》《风语巫山》《风韵巫山》《风气巫山》《风物巫山》《风尚巫山》《风雅巫山》《斑鸠的爱情》《龙骨坡抬工号子》等作品。


欢迎关注

主编/刘庆芳

邮箱/cqwslqf@126.com

微信/461269457

巫山人文地理
立足百姓视角 见证巫山变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