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云 ‖ 闲聊巫山金三角·下篇(大溪角③)
文摘
2024-11-21 23:59
重庆
网读发布稿,瞬间生叹:“这公众号,太智、太牛了!”迅即回应:“有巫山吞口入文,点石成金、画龙点睛,含义丰富而深远,对我写好后文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启发。阁下实际上已经以文学悟性潜力甚高的方式,参与到我的创意写作中。谢谢,让我们牵手走远。”吞口,是民间艺坛面具的变异,起源于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教,是古代图腾文化与巫文化相结合,经历漫长的岁月后嬗变而成的一种民间文化的产物。它是绘有狰狞怪兽的器物。怪兽绘太极八卦图,豹眼怒视,龇牙咧嘴,犬齿突出,血口洞开,好似能吞掉一切灾祸和妖魔鬼怪,保佑风调雨顺,避邪救灾免疫。怪兽形象或烧制成瓦当用作屋檐口,或雕刻于石柱立在道旁,或彩绘于木瓢背面悬挂于门楣之上。市内某些地方,也有请巫师(或称道士)手绘于纸的吞口(口中横含短剑),挂在门楣上边的。因上面引述内容“古代图腾文化与巫文化相结合,经历漫长的岁月后嬗变而成的一种民间文化的产物”这一句,令我想起原巫山政协主席刘大勇在任职巫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期间,我返乡与其晤面,他曾津津乐道谈到“巫文化”,并馈赠一包铝盒镶有“巫文化茶”给我,之后便对“巫文化”与“巫山”关系议题有所关注。4年前吧,看到一篇署名“泰阳汉子”的作者在题为《揭秘巫文化︱中国古代的“巫”》文章称:“最近作者在写一部春秋时期的小说,涉及古代楚国的巫文化,所以一直在查相关的资料。借着这篇文章,也向大家普及一下古代的巫文化。”“泰阳汉子”作者论述中,“巫文化”与“巫山”关联部分要点,主要有: ‣相信很多人听到“巫”这个词,就会立即与祭祀、占卜以及尊事鬼神产生联想,甚或人们会将“巫”自然地认为是巫师一种“装神弄鬼”的手段。然而,当我们仔细追溯历史根源,并对“巫”进行客观分析,就会发现以上的看法不尽然是正确的。‣巫文化在中国,是自上古以来的历史源流。在古代中国,巫者是能够沟通天地,拥有大智慧之人。诸如上古的轩辕黄帝、蚩尤及神农等,他们本身都是“大巫”,所以巫者也被认为是天选之人,故而兼职一族的首领。实际上,主持这些祭祀的巫者,均是国中具有知识的人。‣他们掌握天道变化,懂得观察物候气象,尤其对于时令、季节和降水掌握了一定的规律,故而能通过祭祀的形式求祷风调雨顺。巫者是当时精通天文、历法之人,有些甚或更擅长医术及算法,能治重病及占卜吉凶。‣由于巫者的知识与能力精湛,百姓无法解释,才会觉得他们真能通神,其实严格来讲,巫者就相当于现代社会少数的精英分子。‣有趣的一点是,《说文》中提及“巫”一字是与“工”同意,“巫”字的本字是“筮”,而“筮”这个字本身有“道具”、“规矩之于工匠”的意思。故而学者张光直认为,巫师以“工”为象征性的道具,用此工具者,也是知天知地的人。此图片源于个人图书馆《消失的三峡古城镇:巫山大溪古镇》此图片源于“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重庆巫山:大溪村蝶变“网红村”》
大溪乡春色,龚福勤摄影此图片源于“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重庆巫山:大溪村蝶变“网红村”》
大溪沙落坪,丁坤虎摄影选定了以上图片,下载到将要继续往下书写“大溪角”的文档页面里。一瞬间,我思绪无限,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在巫山中学首层高中班,读最后一个学年的时光碎片。在巫中念书时,1960年暑假后开学前,因在家里上学钱未凑够,需从龙溪家里出发,到大庙区长梁公社强为小学教书的彦清姐那里去拿一点。由于开学临近,必须把拿到拿学费钱、到学校报名,这两件事合并起来算计。龙溪是出发地,怎么样设计行程,好一点呢?鉴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体力状况、经济能力,可以也只有在两条路线中,二选一:路线A :〔龙溪出发→巫山(180华里)〕+〔巫山→大庙(120华里)+大庙〕→〔大庙→巫中上学(120华里)〕=420华里。路线B :〔龙溪 出发→奉节(120华里)〕+〔奉节→大溪(30华里)+大溪→大庙(60华里)〕+〔大庙→大溪→(60华里)〕+〔大庙→大溪(60华里〕+〔水路60华里或旱路90华里〕=330华里或360华里。读到这里,公众号读者会问:何苦如此,邮局汇款不就得了?手机呀,微信、支付宝一点,简单得很,你不是快高中毕业了,还不会吗?好久好久了,我们一直在思索和询问“养狗有什么好?人都没养好,养什么狗?花点时间把日常生活打理得好一点不好吗,偏偏要请个保姆来家做事,自己不怕脏不怕累的去伺候那狗?”听了许多人的回答,都讲不清楚。近期,从中国作家协会赠阅的《文艺报》热捧鬼子长篇小说《买话》的话题,引起注意,延伸地了解一下,并结合我们日常的观察和讨论,感觉还是只说到了皮毛,没有说到实质。中国是把发达国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变迁的时间压缩到不到一代人的时空里的巨大飞跃,作为在天(堂,喻现代化社会)地(狱,喻传统社会)之间徘徊几百年的的中国人,一时间呀,心灵无处安放(此处的“心灵”差不多就是“灵魂”一词的同义语,也即相当于死了几回又话几回的亲身经历才能完成的实际经历和情感经历)。这也就是我们曾经提到的一个命题:“用大历史观大地理观大战略观去拥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买话现象”本身,就蕴含深意多多。上文内容,较早就曾经与巫山人文地理主编交流过,他立即敏感到,此文如在公众号发布,点击率一定可观。而我当时给出的回复是:“只作内部交流”。为什么——那时,不可以;现在,可以了呢?【AI云穿越:插注·关于《闲聊买话这个话题》之“话题”】感谢共产党人几代人前赴后继改变扭转了旧中国贫穷落后挨打局面,感谢习近平新时代力挽狂澜把握航向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跟随中国人人均寿命普遍、持续延长情势下,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业已普遍化,家庭结构已经不是“代沟”、“代代沟”,还有“代代代沟”了。生活如此美好,生活方式选择自然可以多样化选择;因此,上述另类心得中针对“养狗有什么好?”所发议论,是不恰当的。而有感于“中国是把发达国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变迁的时间压缩到不到一代人的时空里的巨大飞跃”的理念,则大致无误。在《闲聊巫山金三角》设定主题之下,借鉴“中国是把发达国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变迁的时间压缩到不到一代人的时空里的巨大飞跃”之视角,对《碚石转点向大溪》《蓦然回首看大溪》《吞口一笑赞大溪》,及现在《花海田园忆大溪》及随后章节,都会有“长焦兼透视”的“数字集合阐释”效用。【AI云穿越:插注·64年前,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场景】1只鸡蛋1分多钱、寄1封平信8分钱、1斤大米7分6厘钱、巫中一月伙食费接近6元钱(一日三餐伙食费1角8分5,月小30天5元5角5分,月大5元7角3分5)……邮局在各区设支局、公社设邮政代办所,支局与县城之间大体上邮件一天可至,代办所到支局快的一天、慢的两三天。汇款需要汇费,时间也比平信送达慢一两天或两三天。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为着(420华里-330华里或360华里=110华里划60华里)这道算术题算计,是如何下决心选择路线B的:经奉节,除路程短些、劳累少些外,还可以顺便路过奉节县城、领略堂堂夔州府气派、看看解放前就是完全中学和初师、中师一起办的“奉中”、“奉师”两所名校的非凡风貌,再加上(当时巫山没有)奉节已经有自己电影放映设备、可以封闭收票露天放电影的场所,看新电影的机会……预想顺利实现,住在悦来客栈,电影看的是《兰兰和冬冬》。由于第一天路上主要是啃龙溪出发时带的麦子粑粑,剩下的鸡蛋第二天清早在悦来客栈烫热了,就着一碗面条吃完,去奉节县城匆匆忙忙去“奉中”“奉师”校门口张望一眼。之后,就急忙往大溪赶路。白帝城脚下,开始走贴着崖壁的栈道……终于到了大溪古镇呼对岸,大声呼喊:“渡船大爷,把船推过来,接我下!”渡过长江,抵达大溪城镇下的石阶,已经是中午。还有60华里啦!赶紧跑,赶紧跑吧,争取擦黑赶到目的地…… ‣街道,曲曲弯弯地,扭扭摆摆地,一直上、一直上,不时与赶快骡马的、挑担子的、背背篓的同行或擦肩而过; ‣大一点的叉路口,横过去一点点有大一些的骡马店,住宿方便; ‣登上制高点后,山路逐渐宽阔,吃饱了、有精神的话,可以用放开小跑的步伐继续赶路; ‣大溪横躺在江边的远景,只是大溪街道的表皮;实际上,从江边登上第一个石阶起,步步攀登在竖直曲折、时断时续的“路”,整个儿的都是大溪古镇的“街”; ‣“街”畔对着行人的,前门开店、后面住家的商铺。无一例外,商铺大门的门楣上,都醒目地挂上驱邪的吞口木雕。“保你一路平安!”——啊啊,多有人情味的大溪镇、大溪人!
主编/刘庆芳
邮箱/cqwslqf@126.com
微信/46126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