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秋考入巫山初级中学时,我就对碚石这个地方产生了兴趣。那时巫中就三个年级,前面一个年级两个班,从我们那一届起才开始开有3个班。学生来源第一是城关镇(县城所在地)和大昌街上来的人多,碚石街上考入巫中的基本上就与大庙、官渡这两个场镇考入巫中的人数是一个等级了。不仅这样,来自碚石的同学中不少人,一到周末,还有到县城工作的哥哥姐姐那里改善伙食的机会,说明他的长兄长姐都读过书、有见识。碚石同学穿着、眼界和气质,也不输县城的同学。挺奇怪的!碚石同学的有些说法也叫人着迷。你比如吧,问碚石到县城多远?回答:“水路六十,旱路九十。”在图书馆看到一幅百步梯的名画,似乎懂了一点点。 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国画巫峡百步梯(来源于网络资料,与我当年看到李可染原作极为相似)。看看此画便知,沿巫峡从县城走到碚石的陆路,它要比“山塞疑无路,云开别有天”的巫峡水路还要弯弯绕、弯弯绕。前面在《官渡中学不了情》提到文科大学生参加两期“四清”锻炼后才能分配到工作岗位,1965年秋在等待去忠县、梁平接受“四清”锻炼的间隙时间里,我被派到河梁区抱龙公社去做指导、监督基层选举事务的工作。【AI云穿越·插注4】 |
当年及随后一段时间里,巫山和别的地方一样,实行县下管区、区下管公社。公社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县里不直接叫县人民政府而称县人民委员会简称的“县人委”。是年12月23-27日,巫山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应到代表352人,实到292人,列席63人。大会选举刘美智为县长,王德修、郑德万、周正贵、雷次山为副县长。 |
我是先坐船到青石村,然后从那儿登山到石碑公社所在的石碑垭客店住宿一晚,次日下山到河梁区所在地抱龙公社的。当日中雨,次日小雨,脚下石板、石子铺路,少有泥土,无需担心路滑。给人感觉是,与土为偏旁的字眼远而与石为偏旁的字眼近。在下船后从青石村登山,一路上,一直远远地往东边那个烟雾茫茫的所在瞧瞧,再瞧瞧:“哦,那就是大名鼎鼎、久负盛名且心仪已久的碚石!一定要找个机会去一趟。”没想到这个愿望,推迟到我快调离巫山前才实现。这缘由是,在官渡中学教书时夫妻两地分居,寒暑两假期得跑湖北沙市去。上上下下坐轮船从碚石江面驶过时,反反复复打量它得到的印象是,碚石格局很大很大,在前文从碎石、跳石、横石、青石、碚石一路沿江而下,这5个带“石”字的地名便串连起一个故事的框架中,碚石的格局大到可以一口把前面那4个“石”吞下去。 配图源于作者博客《消失的三峡古城镇:巫山培石老镇》无夺桥
无伐桥
无暴桥
列表可见,这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月动工修建、并取名“无夺”“无伐”“无暴”三桥,是紧紧围绕着碚石这地儿来的。仅从这桥,就足以证明碚石古镇有“多古老、多传奇”了!若是在“原巫峡三桥位置示意图”上再留意一下,会发现,在杉木瀼与青石之间有一著名景点“孔明碑”。左图:探访孔明碑,巫山县风景管理处老照片
右图:涨水情景下的孔明碑近影,源于网络。
这些,无缝对“碚石古镇有多古老、多传奇”,简直就是妙笔生花的神来之配图。将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月动工修建“无夺”“无伐”“无暴”三桥作为时间观察点,往后数十年到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宜昌到重庆的木船就有2900多艘,清末仅重庆唐家沱的厘金进出口木船达到18000多艘,常年停靠的就有千艘以上。”(《蓝勇:历史上的川江航运及其航运文化》,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10-09)那些岁月里,碚石古镇上人的所见所闻,肯定是远超不临长江边的人群,并且远超虽然家住长江边但属小镇小村人群的。
蓄水前的培石码头(网络图)
从碎石、跳石、横石、青石沿江一路到了碚石一看即发现,长江到了这儿,好像是特别照顾这方水土这方人似的,江面忽然变得开阔了许多。那镇上街道,你说它是紧挨着长江水来下的基脚吧,像是的。你说是长江水漫到街边边就自己停了下来的吧,也像是。扶着船弦从轮船上远远望去,碚石古镇它就像是“神秘古镇”的山水画卷。
主编/刘庆芳
邮箱/cqwslqf@126.com
微信/46126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