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与西方高大的石材建筑相比,中国建筑显得精致玲珑,自成体系,更有审美价值。
廊
廊是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历史悠久。廊本指连接正堂两侧的低屋。《韩非子》:“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就是反映这种低屋。后才引申为室外有顶的过道。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以后又引申为独立有顶的通道。阿房宫乃秦始皇所在地建,即已“廊腰缦回”,可知那时廊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之中,至今已2000多年。河北有廊房县,北京有廊房头条、二条等地名,可见廊很早就普及到民间了。
房屋建廊,好处颇多。特别是南方多雨,有廊可保护墙基地脚。川东农村多土墙房,如无廊或无宽檐,雨水下泻,浸泡墙基,就有垮塌之虑。因此,土墙房大多是屋前伸出廊来,屋后则用宽檐。要把廊伸得长一些,又免不了加立柱,形成柱廊。廊下可安放磨子、碓窝,可堆放柴草、杂物,甚至摆饭桌,很是方便。
场镇房屋集中,如果临街一面都建有廊,便形成廊街。 四川叫这种场镇为凉厅子。像如今已成为著名风景名胜的犍为县罗城,就是这样一个凉厅子市街。赶场时,檐廊下,靠街心是临时摊区,靠里面是各种店铺,店铺与摊区之间是人流,赶场的人夏日可避骄阳蒸晒之苦,雨天可免淋浇湿脚之忧。《宋史》卷387汪应辰注:“朕置房廊,与民事利。”可见临街设廊,至迟在宋代就有了。随着时代变迁,廊街在北方已经消失,在四川却保留不少。
四川场镇还有一种特殊的廊——廊桥或桥廊,也就是在桥上建廊,与苗族地区的风雨桥相似。广安肖溪场就有这样的廊桥。廊桥上也可做买卖,对双方都方便。新近风靡美国的畅销书《麦迪逊县的桥》被国人译为《廊桥遗梦》,真难相信那衣阿华卅也有中国味道的廊桥。
在园林中,廊更是不可缺少的建筑。颐和园的长廊,达几千米,堪称世界之最。苏州留园的曲廊,一面有墙,墙上有窗,窗形或圆或方或棱形或扇面,窗外景色更是一步一变样。细探测,那窗外只有几尺宽的空地,外面则是围墙。空地上或种树或植竹或垒假山,弯来拐去的廊,竟造出多少风景!鹅岭公园的折廊建于水上,凭栏而坐,绿水依依,鸟声叽叽,那韵味令游人倾倒。
可惜,廊越来越不被现代建筑所容,也就越来越少。其实,据重庆建筑大学叶启燊教授讲,廊应当是很有生命力的。即使是城市建筑,也可以借鉴。
亭
亭是一种有顶无壁的建筑,是供休息、眺望和观赏用的。廊大多也是有顶无壁,但廊往往较长,主要供行走用。亭则有某种独立性,主要供休息用。亭本是停的意思。古代为便于行人“停”(休息),在道旁修建公共屋舍,该屋舍即被称为亭。秦汉时,县大道每十里便有一亭,可见其密。正因有此建筑,亭又成了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就曾当过亭长。中国是农业为主的古国。农村粮食成熟之时,为防野兽糟蹋或外人偷窃,农民往往在田土中搭一草棚,有顶无壁,以便眺望照看。估计那可能就是最早的亭。建于道旁的亭,大约与农民照看粮食的草棚相差无几,大多简陋,无非是几根木棒支撑的草亭而已。从海棠溪或龙门浩上黄桷桠,曾是南去綦江的大路。每到春日,重庆城的富绅仕女去南山赏花踏青,都要走这条路。那半山腰就有一亭名茶亭(而今有其名而无其亭了)。顾名思义,那亭就是供行人休息,喝茶的地方。
后来,亭失去了“停”的作用,大量用于园林、寺庙及风景名胜之中。与其说无廊不成园,还不如说无亭不成园。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林,不管大如颐和园还是小如新都桂湖,都有亭。在园林中,亭往往起着分隔景点或将不同景点统一起来的作用,或建于坡顶,或建于水边,或建于山凹。园林一旦有亭点缀其间,便立即生趣盎然。试想,如果枇杷山公园没有红星亭,该黯然失色多少!亭一旦进入园林,便脱去那简陋的外装。园林之亭,形态万千,或圆或方或六角,飞檐流丹,红柱彩绘,不一而足。在园林里.亭又往往与廊结为一体。颐和园长廊,几米之间便有一亭,廊与亭相连,廊稍窄,亭略宽,呈六边形。当你在长廊里漫步,走几步便有一亭,犹如欣赏音乐,几个音符便成一个小节。廊和和亭都有变化,统一协调而又不觉单调.堪称杰作。
虽说亭在园林中很重要,但并不处于核心地位。园林的核心是楼,亭往往作为楼的陪衬特来设计。楼、亭、廊互相呼应,使园林显得层次丰富,更具审美意趣。
台榭楼阁
台是土筑的高台,供观察了望用的。《老子·道德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后来,台成了奴隶主贵族祭祀饮宴之所。《左传·僖公五年》:“公既望朔,遂登观台以望。”《竹书纪年》,“魏觞诸侯于范台。”均为其例。1956年成都羊子山清理了一座春秋时代的土台遗址。该台为四方形三级合阶式建筑,周围用土砖砌成高10米厚6米的土墙三层,每层间隔12米,中间用土夯实。全部土墙体积达3万多立方米,用土砖137万多块,全台土方7万立方米以上。其规模之大,令人吃惊,那时,台的高低大小往往取决于使用者的身份,身份越高,台就越高越大。后来,台便演变为官署名,如汉代称尚书为“中台”,称御史为“宽台”。
坛与台相似,也是土筑的高台,用于朝会、盟誓和祭祀等。
在台上祭祀饮宴,显示高居于众人之上。但万一有雨,岂不败兴?于是便在台上建房。高台上建的房子叫榭。《楚辞·招魂》就有“层台累榭临高山兮”的描写。后来,凡是在台上建的房子都叫榭。《红楼梦》大观园中有藕香榭,乃建在水上的一长方形亭也。与西方古代的石材建筑相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土木结构。土木结构难以向天上发展。统治者为了显示身份,又总想把建筑物升高,于是才有了台、坛、榭这类建筑。
如果把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也称为楼,那么楼已有7000多年历史。不过,严格说来,干栏式建筑不能称为楼。楼是重屋,上下都可以住人的。这种重屋之楼在中国古代出现较晚。中国人崇拜天,在天与人之间,不能有其他人夹于其中。如果住在楼下,就有被他人所隔之虑。如果住在楼上,则有压于他人头上之嫌。早几年有一邻居老头,分房子时千方百计都要住上顶楼去。他说,他不愿在别人胯下过日子。即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反映。故宫里除了城墙上的角楼、藏书的文渊阁以及少数几处供游玩的楼外,用于行典、办公、寝卧的,都无楼。故宫如此,颐和园、避暑山庄也如此。
阁本是架空的栈道。《水经注》:“连山绝险,飞阁通衢。”就是指的栈道。后来,阁引伸为楼与楼之间的架空复道。《史记·秦始皇本纪》:“殿屋复道周阁相属(属,连接之义)。”就是指的这种架空复道。后来才引伸为楼。不过阁不是一般的楼,是架空的楼,是四周设有隔扇或栏杆回廊的楼,供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其实,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类,严格说来也是阁。成语有仙山琼阁,可见阁是很高档的建筑,非一般人可建的。
塔
在华夏大地旅行,最常见的古建筑是塔。不管走到哪座城市(新兴城市除外),甚至在一些大的场镇,都可以看见巍然屹立的塔。那塔或高峻伟岸,或庄严肃穆,或临风飘逸,或玲珑透彻,千姿百态,意境万千,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站在城里,远望那南岸笔架山上的文峰塔,像一枚整装待发的火箭,似乎马上就要冲入云霄。而那隐于莲花山下的报恩塔,却又像一位大学士,静静立在那儿,似乎在默念经典佛法。江北人头山上的白塔,俯望长江滚滚东去,又似乎像重庆城的把门神。此外,大足北山的多宝塔、合川东津沱的白塔、江北塔坪的石塔、荣昌河包镇的白塔等,都是省市重点保护的古迹。
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崇尚阔大的建筑空间,与西方崇尚高峻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塔却以高峻为妙,不仅多至数层十数层,而且往往还要建于山顶,使其更显眼。在古代,到一处地方,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塔了。
其实,塔不是中国的“土产”,而是随佛教传入的,因而又叫佛塔。梵文塔的音译为“窣堵坡”或“塔婆”,义译为“累积”,乃是指埋葬佛骨的一种坟墓,其形状为半圆形再加一个“伞盖”,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相似。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有着极强的改造融合能力,以佛为特征的“窣堵坡”一传入,就被中国化了,先是融入道的内容,后又溶入儒的内容,最后又被世俗化,其形状也就大变。中国人以奇数为尊,“道生于一,其贵无偶。”(《抱朴子》)塔的楼层或檐也就都是奇数,特别又以九层九檐为多,九五之尊嘛。南岸报恩塔即为楼七级、檐九层。各地都有文峰塔。所谓文峰,乃塔似笔立于山野,塔尖如笔之毫端直指苍穹,显然是儒生想借佛法灵力,佑助其科举高中隆盛。可见文峰塔是儒佛合流的产物。
在民间,塔成了镇压妖魔鬼怪的法宝。雷峰塔镇白蛇、重庆三塔镇恶龙、李天王手中托的塔镇妖怪等等,塔的佛教意味更世俗化了。
古往今来,中国大地上究竟有过多少塔,谁也说不清。1961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80处,其中古塔及与古塔有关的即达36处,竟占了20%。
碑和牌坊
说到碑,先得说说大石。从新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为了纪念或祭祀的需要,在特定的场合树立大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英国道塞特郡就有那样的大石。电影《苔丝》中,苔丝被捕的地方就在那大石下。川西平原上,大石遗迹也很多,大多是古蜀国留下的,至今已有两三千年。其中最著名的是成都城内的支机石和五块石。
碑是大石的发展。新石器时代尚无文字,大石便只有石,而碑却有文字刻于其上。碑本是宫内用以观测日影的竖石,相当于后来的日晷。《仪礼》:“宫必有碑。”就是指的日晷。后来把宫庙门前用来系马的竖石也叫做碑。《礼记·祭义》:“既入庙门,丽(系)于碑。”就是指的这种竖石。再后来借这样的竖石刻字,才有了纪念性质的碑。碑又叫碣,一般是长方形的称碑,上小下大的叫碣。后世也就碑碣混用。秦始皇周游六国,到处刻石纪功,大开树碑立碣之风。东汉以后碑碣渐多,碑的形也有了一定的格式。王羲之的字,如果不是碑,也休想留存下来的。
碑和大石,都还不能称为建筑。碑立于宫庙、坟墓之前,则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碑与亭相结合,称为碑亭。到了现代的纪念碑,已是独立的建筑物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庆的解放碑,都宏伟壮观,非古代碑碣所能比。
不管是远古的大石、中古的碑碣,还是现代的纪念碑,包括国外的方尖碑之类,从文化深层次来论,其实都是人类崇祖意识的显露。碑一般做成“且”形,与古祖字相似,乃男根这象征。还可补充一句,高耸的塔,也有这种男根崇拜的潜意识在里面。
受建筑技术的限制,古代不可能把碑建得象解放碑那样高大,作为纪念物也就显得小气。于是,明清时代又出现了另一种纪念性建筑——牌坊。牌坊一般用木、砖、石等材料修建,上面刻题字,多建于街道路口及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园林前,有三跨的,有五跨的,可分为功德牌坊和贞洁牌坊两种。北京十三陵之长陵前的石牌坊,有五跨,雄伟壮观。笔者在安徽歙县(即古徽州)见到过明朝某大学士的功德牌坊,虽是三跨,却高耸数丈,柱上雕龙刻凤,异常精美。重庆大坪菜市场也有好几座牌坊。牌坊上的题字若是皇帝手书,就更加了得。
类似的纪念性建筑,纪念碑不说了,还有西方的凯旋门。巴黎的凯旋门最有名,平壤的最大,柏林的也不错。凯旋门其实与牌坊没有多大差别,名字好听一些罢了。
(原载《重庆晚报》1995年4月24日-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