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夜雨
闲暇时,闭上眼睛,常常会想起那个鲁西南的小村庄夏天的小院子,大榆树底下,爷爷自信自得地晃着油锅,时而如同飞轮,时而慢慢吞吞,胜似闲庭信步。锅里的芝麻酱鼓起一个个的油泡,在锃亮的油葫芦轻轻敲打下,香油慢慢地渗出来,铺满油锅,特有的植物油馨香在小院里氤氲着,久久不散,小村也同样醉在它的馨香里。
香油对我的家族——孙氏家族而言,具有重要的深意义:在苦难的五六十年代,家族成分不好的孙氏一族为生产队大集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十里八乡的庄户人家供应香油,改革开放之初,家里又靠这一门手艺挣得了第一桶金,使生活得以改善。
我对于磨香油的记忆,大约是在小学一年级,那时候我六岁多不到七岁的样子。我所在的东官庄村,人多地少,五口人的家庭只有三口人的土地,田地的产出也仅够一家人果腹,生活过得很是艰难。父亲便想做点儿小本生意,挣点花销,便想起了磨香油的营生,很快取得了爷爷的支持,爷爷在生产队磨了十几年香油,工艺很是纯熟。1985年的夏天的一个凌晨,父亲骑着自行车拖着地排车,去了一趟九十公里外的商丘市,购置了油锅、芝麻炒锅、油桶、油葫芦、油提子等磨香油的设备。又多方筹措资金(其实也就七八百元钱),购置了玉柴单缸12马力柴油机、石磨,在小院的西墙搭起了简易的棚子,支起炒锅,就红红火火地磨起了香油。
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磨香油也不是一个轻松活计,洗芝麻、炒芝麻、打酱、使汗、晃油、销售都是辛苦活计。买来或油换来的芝麻首先要放在锅里用清水细细的清洗,除去尘土、碎叶和秕子,挑选粒大饱满的芝麻,确保出油率和品质的纯净。记忆中,母亲常年从事这个活计,冬天常常冻得双手通红。
洗净的芝麻放摊开放在稻草苫子上进行晾晒,待得七八成干,就用大锅炒制。母亲包了头巾,锅底下的木柴烧得旺旺的,急火快炒,水蒸汽在小小的棚子里弥漫,几乎没有能见度,芝麻被炒干,直至微糊,行话叫做炒老一些,这样磨出来的香油才够香够醇,但出油率会降低,如果炒得嫩一些,出油率会高一些,但油就不够香醇。爷爷负责技术指导,每次都将芝麻炒得恰到火候。记忆中最为欢脱的时光,是母亲将生花生放进芝麻锅里,与芝麻一同炒制,成了那个年代我和弟弟们不可多得的美味,愉悦了我们的童年。
炒熟的芝麻放在柴油机动力的石磨上,顺着磨眼儿细细而均匀地漏下去,随着石磨转动,芝麻酱汁就沿着石磨周围流到下面的油锅里。爷爷常用筷子抹上一点品尝,来检验炒制的芝麻是否过关或芝麻漏得快慢,进行品控。常常有人问我,这种芝麻酱是否就是我们所说的麻汁,更有甚者,认为麻汁是香油的副产品,其实都是错误的。磨香油的芝麻酱由于芝麻炒得过老,其酱苦涩,炒得嫩一些,芝麻至透明状,且不变色,磨出的酱才称之为麻汁。还有一种错误认识,麻汁越浓稠越纯净,其实纯净的麻汁如同蜂蜜,很稀,加水之后才会变得浓稠。
盛着芝麻酱的大锅被拖到棚子的中央——锅窝子,油锅底部的凸起恰好嵌在上边,保持稳定,又能省力地转动。炒芝麻的大锅里早已将水烧得滚开,这时进入了麻香油的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使汗”。中国传统的香油提取工艺是自乾隆年间便采用的“水淀法”,利用油水比重不同,对芝麻油进行淬取,水融入油渣,将油置换出来,也称为“水代法”。对此,民间也有误解,认为香油是掺了水的,其实这只是一种传统工艺,水油不相融,掺水是不可能的。
父亲双手拄了手腕粗的木棍,逆向搅动浓稠的芝麻酱。这是一个极为消耗体力的工作,常常是满头大汗。“使汗”名称的由来大概缘于此吧?一锅芝麻酱先要搅动数百下,等到有香油析出时,用开水缓慢地浇入,且要严格控制比例,随后更快地进行搅动,酱红色的香油渐渐淅出来,这就是头茬香油,品质最高。这时,特制的取油器派上了用场,香油被舀出来,放置在容器中,沉淀出杂质,进一步提清。
头茬香油出来后,再加热水,搅拌,进入下一个工序——晃油。父亲那时候还不太熟练这个工序,主要由爷爷负责。爷爷常常坐在小板凳上,将直径一米半的大锅利用腕力转动起来,手臂张驰有度,一脸轻松,锅和芝麻酱、水近二百斤的重量,转得虎虎生风,余下的油渐渐又淅出来,然后提取,再加水,再晃锅,如此反复两三次,直至不再有油析出,才算完成了磨香油的全部工序。父亲一直未像爷爷一样熟稔地掌握这道工序,他晃起油来远不如爷爷轻松自若。如果说爷爷是举重若轻,他的水平也就是举轻若重。
作为小手工业者,香油的销售除了本村的乡亲来购买外,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便是走村串乡零售了。父亲常常一早出发,用自行车带着特制的香油桶、提子(一种计量用具)、装芝麻的袋子。那时候农村极少用现金购买香油,所以一般称之为“换香油”,即用芝麻按比例兑换香油。每到一个村,便停下来,敲起枣木梆子,两长一短,乡人们便知晓换香油的来了。有需要的,就盛了芝麻,拿了油瓶,进行兑换。听父亲说,那时候,很少有人整斤换油,一般是几两,所以极为繁琐,要考虑芝麻的质量,确定兑换比例。父亲一般会多给一些,比如兑换二两,盛足后,再多给几钱,加之东官庄从生产队大集体起香油货真价实、足斤足两、童叟无欺积累的口碑,一时间,东官庄孙家香油在十里八村还是非常知名的。好多村子的乡邻基本上是非东官庄香油不换。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也就能换出二三十斤香油,所得不多,但总算有一笔收入,来贴补家庭所需。
九十年代初,姑姑家同姓姓张的伯伯,在大庆油田工作,得知并充分信任东官庄孙家香油的品质,给我家带来了一笔大生意:三个月的时间,为大庆油田加工定制两万斤香油,这也算是整个家族的高光时刻。那时候,叔叔、两个堂叔也加入进来,纷纷上马油坊。爷爷作为技术总监,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把手地教会了他们磨香油。那个冬天,二百来口人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柴油机彻夜不停,晃油的声音整日整夜地响着,商丘来的芝麻商运输队隔几天便用自行车驮了芝麻来送货。村人们当时很是羡慕,为家族赢得了很大荣耀。忆起当年父母的辛苦,常常莫名感动,几个月来他们几乎通宵工作,吃食很是简单,馒头、芝麻盐、面条,随便吃上几口,更顾不上几个孩子。
时光已过去三十多年,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在我记忆中仍然非常深刻。那年年三十下午,张姓伯伯让父亲和叔叔们到县城结账,三万多元的大团结放在布袋子,很是显眼。那时候香油1.8元/斤。晚上回家,爷爷、父亲和叔叔就了年菜,好好地喝了一顿大酒,每个人都很高兴!
我想起爷爷,磨香油手艺传授给许多人,教了不少徒弟叔叔、堂叔、金山街残疾人小黑哥、王楼老表、赵楼本家叔叔,使得东官庄孙家香油得以发扬光大。目前,赵楼的本家叔叔还在从事小磨香油的行当,但第三代就没有人从事这个行当了。
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一些传统工艺传承难以为继,小磨香油也日渐式微。但令人欣慰的是,它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使命,以致深深地留在后辈们的记忆中!
鲁小象,讲述最美金乡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