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记忆│走亲戚

文摘   2024-09-18 16:39   山东  

  也许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也许邻近孔老夫子家乡的缘故,我位于鲁西南平原腹地的家乡金乡县,民风纯朴,重礼仪、重亲情之风尤甚。每逢重要节日,尤其是春节,三亲六故总要携带礼品,相互走动一番,家乡俗语谓之“走亲戚”。乡邻们往往趁着难得的农暇时节和祥和的节日气氛去走亲戚:围坐在八仙桌旁就着丰盛的饭菜,喝上几杯老酒,叙叙家常旧事,让亲情更加浓烈持久。同时,通过这种传统和风俗,舅表亲、姑表亲、姨娘亲等各色亲戚关系固定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确保亲情永续。  


  儿时的记忆中,“走亲戚”是十分隆重的事情。春节前的年会大集中,父亲早早地采购了家乡特产“蜜制红三刀”、“大金果”、“堆沙”、“羊角蜜”等散装点心——这是“走亲戚”必备的礼品。没有这些,即使你搬着金山银山去,在“走亲戚”时也算是失礼。传统和风俗相遇,多少有点固执和因循的意味儿。恰恰是这些固执和因循,使得传统和风俗在传承中原汁原味得以保留,世代相传,不变形不走样,充满着文化的意蕴。那股古朴的味儿,历久弥新,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这些点心往往在除夕之夜,由心灵手巧的男人或女人在烛光下用特制的敞口纸盒、麻油纸包精心包装起来。每包1市斤——用杆称一包包约过。诚实的家乡人从不在这上面动脑筋缺斤短两。走亲戚的礼品分量不足,会被人笑话的,失去的将是礼和诚信。麻油纸包包成的长方体的正面,上还要盖上大红色的封皮——上面印着福、寿、禄等吉祥的图样。包装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用细细的麻绳系成十字扣儿。成品很是古风悠扬,就像古装电视剧中那些拎着的点心一样,亲切而温馨。透过渗油的纸包,糕点的甜香味儿仿佛在鼻边萦绕。


  我常常想起童年时节,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在老屋的堂屋的案板旁边,围绕着父亲,就着昏黄的烛光和门外零星的鞭炮声,眼巴巴地看着他将一块一块诱人的各色糕点包进那些纸包中。那个时节,家乡的生活条件是不允许让孩子们大块朵颐这些点心的,它们是“走亲戚”的专供。即使在除夕夜,也不例外。偶尔父亲看着孩子们馋得实在受不了,也会从点心中挑些破损的分给孩子们吃,那就是天大的恩赐了。孩子们得了点心——一小块红三刀或者羊角蜜,便急急地跑到僻静处,大口是不舍得的,通常会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味。如此,这个除夕便充满了欢乐和甜蜜。

  初一,便是新年。这一天家乡的男女老少便会早起纳福,通常在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煮水饺吃——谁家起得早,吃水饺早,便是最有福之人。儿时,总觉得初一这天特别特别的长,想来是起床较早的缘故。村里的刘姓大爷常常过了零时就起床煮水饺,但日子仍然过得七零八落,被村人笑了很多年。饺子下锅之前,会燃起一挂长长的鞭炮。这也是有讲究的,谁家鞭炮响的时间长,意味着谁家富足有余。通常,凌晨三四点钟,村子里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炸成一片。家乡人朴素的攀比观念,深入到生活、劳作的方方面面。我曾思忖,也许正是这种观念,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真正驱动力!


  大年初一,是不干活和劳作的。除了吃喝,穿戴一新的乡邻们就是各种玩乐了。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会在春节这一天放纵放松自己,也算是给自己的补偿吧!这一天是不“走亲戚”的,也好理解,都要过年吗,总要与至亲的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大年初二,便开始走亲戚了!这一天是家乡女儿们回娘家的特殊日子!出嫁的女儿们,带着女婿、子女一家大小和大包小包的节礼回到父母身边,共度新春!讲究的女婿们,还会在岳父大人家门口燃起一种叫作“大地红”的鞭炮,噼噼啪啪,落红满地,节日的气氛便达到了高潮!大人们互相寒暄,孩子们则在铺满红色鞭炮碎屑的院子里跑来跑去,幸福而欢乐!这是结过婚的女儿女婿回娘家,算是旧客(音KEI),没有这么多烦琐的礼节!初二还有一种“走新戚”的特殊情形,便是未举行婚礼但又订过婚的“新女婿”(新客)上门,那又是另一番情形了。全村的人,除了回娘家的女婿和媳妇们,都会早早地围拢在“新岳父”的家门口,“迎接”新女婿的到来。这种迎接更有着考量的意味。对新女婿来说,这是一场大考。这场大考之后,诸如“谁家的新女婿长得真方正、个真高、真活泛”或者“谁家的新女婿长得真丑,个子真挫、不大气”“谁家新女婿拿的节礼多少、家底薄厚”之类的评语便会传遍大街小巷。羞答答的毛脚女婿上门了,穿过门口拥挤的人群便是一关:要给男村民们敬上一支烟,要给围观的妇女儿童奉上喜糖。哪一出做不好,便会落下口实,其“传说”便会在村头巷尾流传,留下终身的烙印。“准新娘”的姐妹淘也是一关,这些未出阁的姑娘们借此积累寻觅夫君的经验,戏弄起“新女婿”来尺度颇大,也很难应付!


  对新女婿来说,午饭更是一大关口。按照家乡风俗,除了准备丰盛的酒席之处,女方还要邀请村中有身份的、能说会道的,关键是酒量大的邻居“陪客”---即陪着新女婿喝酒吃饭。现在想来,这也是对新女婿的另外一种形式的考验。山东一向重视酒桌礼仪,酒桌上的一套礼仪能充分反映男性的待人接物能力和社交能力。陪客之人巧舌如簧,对“新女婿”威逼利诱,各种劝酒。新女婿如能应付得来,则皆大欢喜;应付不来,出丑失礼的也不在少数。隔壁四姐的夫君首次上门,便着了道儿,被陪客的刘二哥生生灌醉了。岳父问其吃饱了没有,新女婿掀起棉袄,露出肚皮来,以手拍之,啪啪作响,大呼“哥,吃饱没吃饱,你看看肚吧!”传为笑谈。

  家乡人好酒!初二的下午,村前的大道上常常见了跌跌撞撞的男人,身后跟着絮絮叨叨的媳妇。不用问,一准是“走亲戚”的女婿在岳父家喝多了。

  初三至十五,是走普通亲戚的日子。至亲优先,按照亲疏远近依次排列。爷爷的姐姐,我叫作姑奶奶的,嫁到二十公里之外的村子,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算是“远嫁”了。姑奶奶的丈夫,早年投身革命,新婚不久就随队伍出发了,再也没有回来,那时他们唯一的儿子还没有出世。解放后民政部门送来一纸烈士证书。姑奶奶含辛茹苦把我的表伯父拉扯成人成家,又有了四个孙子一个孙女,满满当当的一大家子人。念其不易,又是至亲,格外高看一眼,每年大年初三首先要到姑奶奶家里“走亲戚”。

  五六岁的我,穿着新棉裤新棉袄新鞋子,侧坐在二八式“大金鹿”自行车的横梁上,父亲躬身迎着料峭的寒风,带着我去姑奶奶家走亲戚。车把上挂着帆布书包,包里通常是四斤点心,三五个苹果。现在想想,真是寒碜。几十里路,看望一位家族老姑娘,就带这点礼物!但在那个年代,礼物只是个象征,你去了,只要不空手,便是足足的亲情!


  二十多公里的乡间土路颠簸,待到我的屁股蛋子发麻发疼,手脚如冰的时候,天也将近中午,方才能抵达姑奶奶家。进门就要烤火,一堆豆秸在堂屋熊熊燃起,亲情在烟熏火燎中瞬间高涨起来!

  不得不说,姑奶奶是个要强而好面子的讲究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娘家来人,依然能够倾其所有热情招待。我表伯母总能用一双巧手做出一大桌子菜来:六个盘子六个碗的热菜,六个凉菜,简称“六六六”——儿时家乡接待的最高标准!这倒与现时北方某省的双击“666”有着相同的含义。但食材显然十分单一,白菜炒肉,白菜炖豆腐、醋溜白菜、炸菜丸子……

  待到饭时,宾主落座,姑奶奶坐在首席,回忆些娘家旧事,骂骂我那过世的姑爷爷和恶婆婆,列举一下自己年轻时遭受的苦难!无非家长里短,只是遇到娘家人觉得亲近!表伯父照例是要劝父亲喝酒的,表兄弟两个人通常是要喝多的!边喝边谈,待到日落时分,酒足饭饱,方才尽兴!告别时,还要一番撕扯,家乡旧俗,带来的礼物是不能全部留下的,一来显得主人家贪婪,二来送礼物即是送福送运气,不能全部留下来,要返还一些!一方想全部留下,一方想返还一部分,又有些酒意,通常要推让半天,方才告一段落!主人家送客到村头,看着客人摇摇晃晃地离去,方才返家!

  走亲戚时,我的姑奶奶要给我一角钱的压岁钱!还会拿出一包点心让我吃个够!所以,童年时,我是特别特别渴去姑奶奶家走亲戚的!几年前,我的姑奶奶去世了,无疾而终,乐享天年!我常常想起那位坚强、利落的老太太,毕竟血浓于水,毕竟她是我们家的姑娘!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提起那些周游七大姑八大姨家,作为“走亲戚”重要道具的点心们。当时的经济实力不允许人们购置足够数量的点心。通常按照所需数量的三分之一购买。每家都有老人,都有客人需要来“走亲戚”,自然要带来点心。于是这些点心就在亲戚圈子里循环,基本上购置多少最后还能回来多少。这些点心只不做是在亲戚之间做了一次旅行,最多只是交换一下。我曾执着地相信,如果在自己购买的一包点心上做个标记,它一定还会回来的。

  只不过,通过十几天的旅行,这些点心的完好包装早已破烂不堪!逢着暖冬,点心甚至会变质。但那时节的人们,谁又会在乎这些呢?这些,真的只是道具,亲戚们更多地在意血浓于水的亲情!

  如今,我已届不惑之年,生活在钢铁水泥的城市丛林之中。仍常常回忆起童年那些“走亲戚”的日子,那时人们很简单,粗茶淡饭薄酒浓情,一年一度的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文/图 江夜雨)

鲁小象
鲁小象是个人公众号,其意为从人生中撷取一个片段,一个角度,一个光点,来反映社会大气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