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骨柔情?庙堂江湖?金庸与琼瑶的背影

旅行   2024-12-15 09:02   天津  

声明

作者:邮差100
简介:I see 原创成员,媒体人
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审召集人
天涯名人,《百心百匠》制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字数:1300
阅读时长:3分钟



闪电制片厂用“侠骨”和“柔情”来分别概纳金庸与琼瑶这两位二十世纪华语流行文学巨擘。
但在我看来,这一批过往被贬斥放逐于“港”与“台”的这流行文学作者,被北方庙堂主流所边缘化的,文化意义上的“南方”文化人与书写者,他/她们最重要的功绩除了保留与延续中华文明底层逻辑里更为纯粹的那些传统风骨;
还在于置身于现代文明制度与语境熏陶成长下的这一代作者,能够善于把自己身上那份现代文明的理念与活力,以传统的,大众的,面向当代媒介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度渗透至背景各异的整个华文(语)文化圈,润物无声。
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未尝不可视为有着《唐吉诃德》与《十日谈》一般的另类启蒙意义。一方面是基于文学对人性的回归,另一方面则是对艺术上的现代性接纳。就如《连城诀》背后的《基督山伯爵》,《庭院深深》背后的《呼啸山庄》,乃至古龙温瑞安们所受到的欧美现代意识流小说影响,本质上亦是对现代语境下西方经典在东方前现代语境里的本土化、当代化与大众化。
这样一种翻译为大众化语言的再诠释,就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之于《雷雨》,《大话西游》之于《东邪西毒》,《无间道》之于《教父》一般,即便不带波普艺术的解构,而只是形式上的挪移致敬,理念上的通俗普及,却是一个等级分明,秩序与思想都已高度固化且单一从众化的前现代社会,面向市民化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做必不可少的环节。
侠客与情痴,本质上都是不容于秦制与周礼,不容于庙堂主流秩序的体制与伦理颠覆者,却也是本体自我人性的觉醒者。TA身上的个性越张扬,就越是对“侠以武犯禁”“存天理灭人欲”那些故旧传统禁锢的一分反抗。
从“做个人”到“做自己”,即便对于当下这个时代的许多地方与许多人,尚且是一种奢望。对于观念差异更大的那个年代,能够令大多数人有着最大公约数的情感共鸣,接纳有别于传统的个性化主角,乃至于接纳一些传统秩序之外“异端”“疯子”的存在,就是二十世纪华语流行文学以及流行文化以卵石之力所打破的那一扇窗——原来这个世界,既可以有萧峰、杨过、令狐冲、韦小宝这样的活法,也可以有汪紫菱、徐晓晴、小燕子、汪子璇那样的活法……
也正是从那一扇窗开始,华语流行文化才得以有着另一种的活法,另一种的可能,滋长延蔓为如今的这片烂漫。



I see 我见————————————————

编委成员:清扬 吕明光 方连辛 刘文宪 差不多小姐

本期责编:方连辛

商务小编:Iseewojian1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 616 篇原创文章


公众号 I see 原创团队


本公众号开通于2019年10月31日,作者多来自天涯社区闲闲书话论坛,欢迎新朋友加入,并请不吝赐稿。


毕明迩 | 尉迟长征关不羽 | 江湖夜雨 | 林泠烟 | 吕明光 | 闽北修竹 | 塞林格格 | 刘勃 | 商角徵羽 | 方连辛 | 林黑 | ernie | 最佳传球 | 辛泊平 | 湖北青蛙 | 三木| 东风霹雳 | 清扬 | 深圳一石 | 王立 | 小钗横戴 | 买超 | 兰小花 | 江南有紫衣 | 夜何其 | 千江有月 | 汪晓欣 | 陈众慕 | Cliff | jinghua | 霍乱 | 季米 | 面冷心热 | 周苇杭 | 兴兴 | 从耳 | 愚人 | 湖人附近 | 关粉儿 守望古典 草鱼子  | 差不多小姐  | 风臣 | dailu | 黄涌 ……


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即可阅读。


下图书生有话说

扫一扫,扫一扫

我们都是扫地僧

I see 我见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一群资深读书人,带你感知时代细微处的悲欣交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