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者王稼句

旅行   美食   2023-11-01 15:03   广东  

声明

作者江南有紫衣
简介I see 原创成员,知名作家
闲读文史,醉写散章,著随笔多部
平生自嫌亦自许,妙处可识不可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字数:1858
阅读时长:4分钟


有年,苏州评选十大藏书家庭,藏书三万多册的王稼句先生赫然在列。不过,稼句并不很喜欢这个名号,因为他的书都是用的,以至于有次记者专访他的题目就是《千万不要说我是藏书家》。所以,他更受用的是作家、学者王稼句的称谓。近来,因为所写吴地美食书籍渐多,从早年《姑苏食话》的一纸风行,一印再印,到山东画报再版增订,再到最近出版的《吴门饮馔志》,稼句常被餐饮老板和庖人名师簇拥席间,作家学者称号有被美食家代替的可能。不过,他常谦抑地说自己是美食作家。
美食家和美食作家虽只差了一个字,但两者的感觉可差了不少。美食家往低了说就是一个吃货,有胃无心,满足口腹之欲而已,文雅点叫老饕。其间稍有文化的卖弄者,席上常常指手划脚,评头品足,让同席之人索然无味。而美食作家不一样,他懂得吃的意义和趣味,不是为了吃饱,而是把美食的奥秘和意趣分享给同好和大众。与稼句同餐无数次,他席间很少点评,就是喝酒吃菜。他也不挑食,只不爱吃火锅,这点上和陶文瑜先生很像,说火锅只有一个味道,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也说“物经多滚总能变味”。从这个意义上讲,美食作家们是懂得食中真味的。
我觉得,王稼句是一个知味者,这个知,不在舌尖,而在笔上。
他的新作《吴门饮馔志》内容涵盖吴地物产食材、四时不同的家常菜品和官坊菜肴,以及应时应景的小食糕饼和旧时花酒船点等等。按照作者的说法,这本书完成后,他对苏州饮食的“宏大叙事”,可以告一段落了。
苏州人说的知味,首先当知的应该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江南风味。苏帮菜之所以独成体系,且以不时不食著称,与苏州地丰物饶密不可分。《吴门饮馔志》里罗列了枇杷、杨梅、血糯、“水八仙”、太湖“三白”、湖蟹等为代表的24种“天堂物产”,伴以四时节令的不同佐食,加上苏州的传统与讲究,正是江南风味所在。我把《周礼·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稍微变通一下,里面的“工”,如果指代厨工,那也是一样说得通的。正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苏州人才有闲情逸致,把饮食提升到文化和精神层面,将功夫下在了庖厨里,炖、焖、煨、焐、炝、酱、卤、拌,磨砺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细性格。
知味,知的应是人间烟火的市井俗味。近来一提起苏州文化,往往很多人都喜欢其阳春白雪,殊不知其本意更在于下里巴人。苏州自明清繁荣以来,从山塘到观前,街巷纵横,商贾骈阗,恰恰就在于它的市井气最有魅力。民以食为先,饮食的基础地位可见一斑。稼句在书里讲述到,旧时苏州街上的饭馆并不多,大馆子就那么几家老字号,更多的是面馆和茶馆。苏州百姓自然以家常小菜为主,谁家没事老吃松鼠鳜鱼?但苏州人家无论是正餐还是小食,不但遵循时令,而且力求形色精致,味道可口。举凡卤菜、面点、糕点、糖果、蜜饯、小吃、糕团、炒货、酱菜,不但为本地人所津津乐道,也让外地游客一尝苏味,久久难忘。另外,如今苏州已经很难听到的跑堂传菜和吆喝叫卖声,都远遁云烟,已成绝响了。
人说知味的最高境界是不仅要食而知其味,更要知其味之所味。这也是我读《吴门饮馔志》的深切感受。猪八戒食人参果的反面教训是给那些囫囵吞枣者,或者是给那些人云亦云的吃货的。我想,稼句之所以说对“宏大叙事”的美食撰写告一段落,意义还在于纸外。他多年冷坐书斋,爬梳文字,搜罗了苏州乡邦文献、饮馔故事,不是为一己口腹之欲,而是为苏州留下一些饮食文化的资料。周晨曾经和我开玩笑说:王稼句写一本书,别人可以借此敷衍出三本书。足见稼句写作资料之严谨、材料之丰富,或者说含“苏”量之高。我喜欢书中“风味随谭”一章,“奢尚”“特色”“食单”“流风”“市声”“著述”诸多篇什,读来神思隽永别有意味。其中“流风”一篇,写苏州饮食对周边各地的影响,远到北京、西安、广州,近则流布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许多地方都有“苏馆”或者南味馆子,比如杭州吴山的酥油饼,就是苏州虎丘的蓑衣饼的演化,北京的广和居官府菜“潘氏蒸鱼”,最初的烧法就源自潘祖荫从苏州请来的厨子。
当年《美食家》使陆文夫“会吃”的名声远播文坛内外。陆文夫曾说当美食家需具备四个条件,其中一个就是要有十分灵敏的味觉,食而能知其味。他强调“美食和饮食是两个概念,饮食是解渴与充饥,美食是以嘴巴为主的艺术欣赏——品味。”王稼句曾多次借用陆文夫先生的美食观,上菜要有先后顺序,先清淡,再慢慢浓厚,最后达到高潮,然后再逐步下落,这叫渐入佳境、余味无穷。为什么宴席上第一道热炒是虾仁,就是这个道理。有的食客以浓油赤酱为美,亦不是知味者。
法国著名美食作家布里亚·萨瓦兰曾经说过,在所有的动物中,人类的味觉是最完美的。美食家和美食作家谁更知味?当代也有很多作家以美食家著称,如汪曾祺。有人回忆到汪老家做客,汪老去小菜场转了一圈回来,客人暗想应该有一顿美食大餐等着。没想到,在厨房里忙活半天,汪曾祺端出了一盘凉拌水萝卜,调法亦不过香油与酱醋糖,做客者食毕怏怏而返。我想,要么是汪先生不过是纸上功夫,要么是做客者未悟到汪老菜中真味,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也。
词曲大家吴梅一生剧作不少,人言他能做到案头和场上并重,写剧本可以,装扮上场也行。由此我想到,写有《吴门饮馔志》的稼句先生,哪天到他家里蹭饭,他会不会也从厨房端一盆凉拌萝卜出来?一笑。我们期待稼句后面继续写“吃”的文章,多出几本谈“吃”的随笔集。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573篇文章


公众号 I see 原创作者团队


本公众号开通于2019年10月31日,作者多来自天涯社区闲闲书话论坛,欢迎新朋友加入,并请不吝赐稿。


毕明迩 | 尉迟长征关不羽 | 江湖夜雨 | 林泠烟 | 吕明光 | 闽北修竹 | 塞林格格 | 刘勃 | 商角徵羽 | 方连辛 | 林黑 | ernie | 最佳传球 | 辛泊平 | 湖北青蛙 | 三木| 东风霹雳 | 清扬 | 深圳一石 | 王立 | 小钗横戴 | 买超 | 兰小花 | 江南有紫衣 | 夜何其 | 千江有月 | 汪晓欣 | 陈众慕 | Cliff | jinghua | 霍乱 | 季米 | 面冷心热 | 周苇杭 | 兴兴 | 从耳 | 愚人 | 湖人附近 | 关粉儿 守望古典 草鱼子  | 差不多小姐  | 风臣 | dailu | 黄涌 ……


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即可阅读。


下图书生有话说
扫一扫,扫一扫
我们都是扫地僧


I see 我见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一群资深读书人,带你感知时代细微处的悲欣交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