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

旅行   生活   2023-12-10 20:12   广东  

I see 

  

  

:1346
3


浦城是中国丹桂之乡。这个称号是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的。
命名这个称号的人,不一定真懂丹桂的好。只有浦城人自己明白,每年秋天那场弥天盖地的花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一个人一辈子生活在浦城,就等于生活在丹桂花里,赏它的花,闻它的香,喝它制的茶,吃它做的点心。即使有一天远走它乡,旅包里也会有一罐老家的桂花蜜,身上还散发甜腻的桂花香。丹桂的好,浦城人最是心知肚明。

但在浦城方言里它不叫丹桂,而叫木樨。这是更接近古语的叫法。

总在每年9、10月间,第一场秋寒来临,丹桂花就会绽放。丹桂开花必须有一个明显的降温过程,浦城人称冻木樨。今年的第一场冻木樨是9月26日。这个早晨我推开窗户,桂花香迎面扑来,是宅院门前的木樨开了。这棵丹桂树我种了12年,绿荫如盖,每年秋天少不得回报我一场艳红与花香。第二天去匡山,沿途经过的村庄,丹桂也都陆续开了,越是山区,花开得越好。接下来几天,城乡到处弥漫起桂花香。这些年浦城大种丹桂,少说也有10万亩。它们几乎在同一时间绽放。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包裹在浓密的花香里。

9月30日早上,我看见老父携着老母,在自家丹桂树下铺起竹席,他们准备打木樨了。抬头看树,绿叶间缀满橙红,小朵儿鲜活饱满,正是花开最好时候。

花虽好却必须打下,好花才好制木樨蜜。小时候看外婆的制法:将新鲜花儿在簸箕里摊开,持一管鹅毛将好花一粒粒挑捡出来,然后杀青、拌糖、入罐腌渍,整套工序一丝不苟。特别是挑捡花朵,那是耗眼神的细活儿,老太太会埋头坐上半天。大年夜,外婆抱出蜜罐,取一只白瓷杯,置一支小银匙。她挑一勺木樨蜜入杯,冲水,轻搅,然后郑重递给我,嘴里说道:“清清吉吉”。我捧起瓷杯,唏里呼噜满口香。

很多年,我时常怀念那一杯白瓷红花,怀念那永不再现的场景。

10月3日下午,陪几位朋友去桂博园看九龙桂。是一棵千年老桂,据说植于唐代,一干九股,耸立云天。平时这里冷清,这几天却成了闹场,如鲫的游人将一棵老桂树团团围住。只是那红花已开过数日,有些撑不住了,眼看着花散色褪,香气也淡去了许多。

过了3天,满街的桂树也已是一地落红。丹桂的第一茬花事结束了。

接下来的日子,秋高气爽。一周以后,又一场冷空气南下,城里乡间的丹桂树重新开起花来。在闽北,丹桂会在秋天开两茬花,时间相隔10天左右。10月12日早上,我走出家门,空气中又浮动起桂花香。家门前的丹桂开了,街头的丹桂也开了,油绿的树冠间又缀起簇簇红朵。第二天,寒气更甚,该穿绒衣了。打开院门,眼前那棵丹桂树,艳红满枝,这第二茬花,竟比第一茬更好。是气温低的缘故吧,这木樨,原本是要“冻”的。

只是花事急迫。4天过后,满城橙红都散了,漫天弥散的花香也悄然淡去。一年之中,丹桂树只有这样短暂而集中的花期。它们沉默了四季,就为了在寒流到来之时爆发两回。

10月18日,走在街头,沿街行道整齐的丹桂树下,只见遍地落红。

又2天,一场秋风,连落红都不见了,满城花香不知所踪。

丹桂树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家家户户新制的木樨蜜还储在罐里,现在离过年还有两个月呢。

            

附: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Thunb.))Lour. Fl. Cochinch.),别称红木犀。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叶革质。雌雄异株。聚伞花序簇生叶腋,花4瓣,橙红色,盛开时芳香四溢,花期9、10月间。中国传统名贵花木,各地多有栽培,为优质园林和绿化树种,花可作食品香料。福建浦城为中国丹桂之乡。


I see 我见 ———————————————

编委成员:清扬 吕明光 方连辛 刘文宪 差不多小姐

本期责编:吕明光
商务小编:Iseewojian1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们)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 580篇原创文章


公众号 I see 原创团队


本公众号开通于2019年10月31日,作者多来自天涯社区闲闲书话论坛,欢迎新朋友加入,并请不吝赐稿。


毕明迩 | 尉迟长征关不羽 | 江湖夜雨 | 林泠烟 | 吕明光 | 闽北修竹 | 塞林格格 | 刘勃 | 商角徵羽 | 方连辛 | 林黑 | ernie | 最佳传球 | 辛泊平 | 湖北青蛙 | 三木| 东风霹雳 | 清扬 | 深圳一石 | 王立 | 小钗横戴 | 买超 | 兰小花 | 江南有紫衣 | 夜何其 | 千江有月 | 汪晓欣 | 陈众慕 | Cliff | jinghua | 霍乱 | 季米 | 面冷心热 | 周苇杭 | 从耳 | 愚人 | 湖人附近 | 关粉儿 守望古典 草鱼子  | 差不多小姐  | 风臣 | dailu | 黄涌 ……


排名不分先后,点击即可阅读。


下图书生有话说

扫一扫,扫一扫

我们都是扫地僧




I see 我见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一群资深读书人,带你感知时代细微处的悲欣交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