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云:期刊小说何以“超新星”

文化   2024-09-29 22:05   江苏  


《江南》杂志早在2018年第1期,就以“90后作家:我们携带着不一样的时代基因”为题,邀请了18位90后作家对话,对各大文学期刊热捧90后作家现象展开了一次讨论。直到今天,差不多10年过去了,这种青年作家“超新星”现象依然历久弥新,成为当下文学期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这期讨论中,主持人王十月坦言,“作为编辑,我在五年前就开始追踪编发90后作家的作品,通过稿件接触的90后作家不下百人。”身兼小说家、《作品》杂志社社长和总编辑的王十月大概是众多文学期刊热捧90后作家的典型编辑之一。六年后,在王十月主持的《作品》2023年1、2、3期中,以“超新星大爆炸罗淑欣”为栏目,连续编发罗淑欣的5篇短篇小说、2篇评论、1篇罗淑欣印象和1篇访谈,另外还在线上组织了“罗淑欣小说35人谈”。


罗淑欣,广东肇庆人,2021年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专业

《作品》在“开栏语”给出的理由是,“本栏第一位作者罗淑欣,是来自广东肇庆,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00后,她的作品细腻,准确,开阔而内敛,新时代,新巨变⋯⋯经由罗淑欣独特的生活情感体验,和哀而不伤的叙事娓娓道来⋯⋯”



这仅仅是“超新星大爆炸”的开端。之后到2024年7、8、9期,《作品》杂志先后又推出了康坎、王子健、杜峤、王幸逸、广奈、马晓康等6位00后“超新星”,并且都是以连续2-3期大量版面加线上讨论的方式呈现。这种对“超新星”的过度热捧在期刊界绝对是空前,但不知是否绝后?尤其是第7期一次性推出莫言推荐语和马晓康6篇短篇小说后,网上已是热议非凡,口诛笔伐,大有上升到本年度一个“文学事件”之势。


《作品》杂志2024年第7期截图


其实早在20年前,文学期刊和出版界均以70后、新生代作家为开端,集中推出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作家的作品(年龄相当于现在的90后)。这种以代际划分作家,饱受诟病而又已约定俗成,似乎已是无可逆转和无需逆转的文坛风向标。及至今日,包括名刊大刊在内的许多文学期刊,仍以新生代、网生代、初生、锋锐、后浪、新锐、新青年、新力量、新浪潮、新女性、小说新干线、正青春、锐小说、明日之星和青年作家专号等多种栏目虚席以待,纷纷向90后尤其是00后作家伸出热情拥抱的双臂。


另有《青年文学》《青年作家》《小说界》《青春》《特区文学》等,则是专门面向或者偏重青年作家的刊物,将“文学之星”推向了极致。仿佛越是超新星,越是潮流和时尚,越是代表文学的主流,越是站在了这个时代的最前沿。


那么在如此之多的文学期刊的热情追捧下,多如牛毛的“超新星”都来自哪里呢?据观察,一是“名师”带“高徒”和“大匠”推荐与热捧;二是许多高校学生尤其是创意写作专业的在读学生;三是一些文学团体专职青年作家和文学期刊的年轻编辑;四是一些省(市、区)文学团体面向青年作家的培训会和改稿会等活动的产物。


如果说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的话,那就是文学评论家或推介人的“助力”。评论家王春林在《江南》杂志2022年第4期“90后短篇小说小辑”评介中说,“这些青年作家其实一直都以其各自不同的艺术姿态行走在如何以个性化的方式构建理想小说的道路上。”前不久,青年评论家王玮旭、崔嘉慧分别以《战风车的好青年:九零一代的成长叙事》《青年的怀旧与超越》为题,对新近出刊的《收获》2024年第4期“青年作家小说专辑”的八篇小说作了推崇式评介。


我们无意反驳作为“业内”权威评论家以上肯定的评语和热评,以及“超新星”们通过小说作品的话语表达,正如卡尔维诺说,“每个青年作家的诫命是表现他们自己的时代。”应当承认,90后作家更注重想象力和象征意味,他们中的佼佼者常常将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较好地融合,通过象征、隐喻、变形、夸张等手法表达当下生活的一些深层次感受,总体上都蕴涵了一种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



但也有一些90后、00后作家则容易异化,时而坠入云里雾里的叙事实验,时而跟随一些常见的现实题材照猫画虎,以此充分发挥他们学历较高、经过专业训练的主体优势,弥补其较为单一的成长叙事和历史感较弱、现实经验不足等短板。


《青年文学》在投稿要求中声明,“《青年文学》主要发表四十五岁以下作家的作品,对80后、90后作家扶持力度大;已经成名的实力作家不受年龄限制。”作为一家青年类的文学刊物,对稿件作者的年龄要求无可厚非。其实,纵观当下文学期刊诸多小说作者的面孔,《青年文学》对稿件作者年龄段的要求,似乎心照不宣地代表了众多文学期刊对作者和作品的取舍。在这个“价值取向”下,文坛劲旅70后和崛起的80后渐渐老矣,富有朝气的90后似乎也不年轻,仿佛唯有00后才是最有希望的一代,甚至直奔更加葱茏的05后、10后。

《青年文学》2024年9期封面


还有一些文学期刊,活跃在纸刊和线上的作者、编辑和推介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超新星”,有点旁若无人和舍我其谁的味道。其实,这种境况最容易造成“作、编、推者”一头热,据观察,90后、00后、10后们相当一批读者对此并不买账,他们实际更加沉迷于虚拟空间与网络文学,我不知道这种“视角”错位是否是导致纯文学期刊订数严重下滑的原因之一?


当然,新老更替乃自然规律,能够让这支作家队伍“大爆炸”起来也并非坏事。但问题是有些90后、00后“超新星”尽管经过过度热捧,似乎也并没有带来“大爆炸”效应,有的昙花一现,不知所踪。


相对于文学书籍来说,文学期刊具有刊发最新作品快、作者广泛、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和连续出刊等明显优势,曾几何时,许多文学大家首先发轫于文学期刊,许多读者也首选文学期刊。但众多圈内外人士普遍反映当下一些文学期刊读不下去,尤其在读部分90后、00后作家的小说时,多半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有人提到“期刊体小说”,文章引用了《江南》杂志副主编哲贵的话,说你的小说写得不好也不坏,反正至少是能达到发表的水平。尽管不同文学期刊的办刊风格和读者群体迥异,但如果“期刊体小说”成为一种揶揄或戏谑,对期刊和读者来说终究都是一件尴尬而不愉快的事。


那么,是中老年作家的小说题材老套还是手法已经过时?单从国内很多文学奖项来看倒也未必。小说家并没有最佳年龄段的说法,但一般在30到60岁之间达到一个创作高峰且被许多小说家的成就所证实。当然,每一个人都是从青年走向中年和老年的,今天扶持和培养优秀青年作家,明天就可能产生更多的文学大家,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好,但揠苗助长并不可取,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忌讳过犹不及。


期刊小说也一样,由于期刊版面的缘故,热衷于推出90后、00后作家,势必就会冷落了中老年作家,也可能失去一部分年龄偏大、不同层面的读者,因为代际的原因,这一年龄段的作者和众多读者似乎更有契合度。


因此,期刊小说还是不要以年龄优势取舍作者,不要因一头热、圈内热、专家热而错位,要多听听圈外和底层的不同声音。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古语说,“欲速则不达。”其实细想起来,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并非触手可及,“速成”的食物未必都合乎口味,经过了长时间的孕育和沉淀,花蕾绽放才会更加璀璨夺目。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陈兴云,1965年生,陕西南郑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省汉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官场小说《机关》《权力》,发表中短篇小说、文学评论100余万字。


推荐阅读



传承批评的勇气与激情

真诚

善意

锐利

当代文学批评
一个作家永远有责任使世界变得更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