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妇产科年鉴丨邹冬玲教授:2024年宫颈癌回顾与展望——手术治疗的突破与挑战

健康   2025-01-26 17:03   山西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尽管近年来宫颈癌的筛查和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部分地区的发病率,但在发展中国家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仍不容忽视。手术治疗作为宫颈癌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随着精准医学不断发展,低风险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局部晚期患者的分期策略以及复发/持续性宫颈癌的挽救性手术治疗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值此岁末之际,妇产科在线有幸邀请到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邹冬玲教授分享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突破与挑战。


一、低风险早期宫颈癌手术方式的新视角


在过去二十年中,对于低风险宫颈癌患者,趋向于采用较为保守的手术,但一直缺乏相关高级别循证学依据。SHAPE试验作为一项里程碑式的非劣性III期前瞻性随机试验旨在比较低风险早期宫颈癌患者接受单纯子宫切除术(SH)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H)的疗效及安全性。中位随访4.5年,SH组与RH组的3年盆腔复发率差异仅为0.35%。与RH相比,SH组术后尿失禁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性健康指标也显著改善。

SHAPE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于低风险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接受单纯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这一研究结果为早期低风险宫颈癌患者保守性手术治疗选择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从而降低宫颈癌术后并发症和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2025年NCCN指南采纳了SHAPE研究,但又不完全采纳,在参考ConCerv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为严格的人群选择。



二、LACC试验与宫颈癌手术方式的再思考


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不断受到质疑。LACC试验随访4.5年后公布的最新数据,再次警示微创手术的潜在风险,为全球妇科肿瘤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考。LACC试验随访4.5年的数据展示了微创手术在ⅠB1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劣势,即使对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其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开腹手术组,且开腹组无患者复发。这一结论强调了微创手术在宫颈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局限性。微创手术组患者的复发风险是开腹手术的3.7倍。特别是,微创手术后的复发病灶中,腹膜播散性分布的比例高达23%,而开腹组仅为9%。这可能与微创手术过程中气腹环境的改变或肿瘤暴露相关,为肿瘤种植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三、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分期的启示


2018年FIGO宫颈癌新分期中,淋巴结转移状态纳入新分期,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PET-CT)已广泛应用于宫颈癌影像学分期,但其较低的敏感性和较高的假阴性率限制了其诊断的准确性。相比之下,手术分期可提供更精确的病理学信息,可以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的问题。


然而,手术分期的临床获益尚存争议。“Uterus-11”是一项国际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5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这些患者随机分配至手术分期组(实验组)和临床分期组(对照组),随后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疗放疗。研究纳入组织学证实的鳞状细胞癌、腺癌或腺鳞癌患者,均为FIGO 2009阶段ⅡB~ⅣA。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接受全面的影像学评估。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或开放性腹腔手术,主要包括腹主动脉及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所有患者接受放射治疗联合同期化疗,包括外放射、近距离放治及铂类药物同步化疗。该项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分期组中,33%的患者因淋巴结转移或肿瘤扩散被上调分期,而临床分期组仅为8%。这表明手术分期显著提高了分期准确性,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


生存率分析:总体而言,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和总体生存率(OS)无显著差异。然而,在FIGO阶段IIB患者中,手术分期显著改善了DFS(HR=0.51,P=0.011)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手术分期的安全性:手术分期未导致治疗延误或显著术后并发症,证实了腹腔镜下分期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来自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NCT05378087)及法国(NCT05581121)相关前瞻性对照研究正在招募患者中。




四、复发/持续性宫颈癌患者挽救性手术的评估与展望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尽管同步放化疗(CCRT)显著改善了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的预后,但10%-40%的患者仍会在治疗后面临局部失败或残留病灶,影响其生存结局。在这些患者中,挽救性手术成为潜在的治疗选择。然而,该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尚存争议,需进一步通过系统性研究评估其在持续性宫颈癌患者中的作用。


一项系统综述纳入了11项研究,分析了601名在CCRT治疗后出现持续性或复发性疾病的宫颈癌患者的挽救性手术情况。这些研究回顾了挽救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廓清术的疗效、复发率、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及围手术期结果。纳入的患者中,61.4%接受了挽救性子宫切除术(包括单纯性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38.6%接受了盆腔廓清术(包括前、后或全盆腔廓清术)。中位随访38个月,复发率为32%,总体死亡率达40%。由于研究间异质性较高,目前尚难以全面量化挽救性手术对DFS和OS的具体影响。严重术后并发症(≥2级)的发生率为29.8%,主要包括泌尿系统并发症、肠道功能障碍和感染等。

挽救性手术成功实施依赖于肿瘤学、外科、影像学及护理团队的密切配合。在精准个体化医学时代,多学科协作模式(MDT)的应用将有助于优化患者的治疗路径,提高生存获益。此外,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患者长期康复管理亦需引起足够重视。



五、总结


2024年,宫颈癌手术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SHAPE的结果为低风险早期宫颈癌的手术选择提供了新视角,LACC最终数据分析再次提醒我们宫颈癌微创手术选择要谨慎,术中始终保持无瘤原则和观念至关重要!而Uterus-11研究则强调了手术分期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重要性。尽管挽救性手术在复发/持续性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生存获益和技术进步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希望。未来,需继续结合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治疗理念,优化宫颈癌手术策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全部)

1.Marnitz S, Tsunoda AT, Martus P, Vieira M, Affonso Junior RJ, Nunes J, Budach V, Hertel H, Mustea A, Sehouli J et al: Surgical versus clinical staging prior to primary chemoradi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FIGO stages IIB-IVA: oncologic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Uterus-11) intergroup study. Int J Gynecol Cancer 2020, 30(12):1855-1861.

2.van Kol KGG, Ebisch RMF, Piek JMJ, Zusterzeel PLM, Vergeldt TFM, Bekkers RLM: Salvage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residual disease after chemoradiation 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on indication, complications, and survival.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21, 100(7):1176-1185.

3.Conte C, Della Corte L, Pelligra S, Bifulco G, Abate B, Riemma G, Palumbo M, Cianci S, Ercoli A: Assessment of Salvage Surgery in Persistent Cervical Cancer after Definitive Radiochem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Medicina (Kaunas) 2023, 59(2).

4.Plante M, Mahner S, Sebastianelli A, Bessette P, Lambaudie E, Guyon F, Piek J, Smolders R, Tidy J, Williamson K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compared to open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low-risk cervical cancer following simple hysterectomy: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from the Gynegologic Cancer Intergroup/Canadian Cancer Trials Group CX.5/SHAPE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2025, 35(1).

5.Ramirez PT: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simple hysterectomy in early-stage cervical cancer: ‘SHAPing’ a path forw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2025, 35(1).




专家简介

邹冬玲 教授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中心科主任/类器官转化研究实验室主任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介绍)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卵巢癌MDT首席专家

国家优秀青年医师

国家质控中心卵巢癌质控专家

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癌症研究所访问学者

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亚洲妇科肿瘤年会优秀青年医师(Young Doctor全国共两名);被中央共青团授予全国“最美青工”称号、连续两年获得“中华肿瘤明日之星”称号。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未经平台及作者授权谢绝转载。若擅自转载或截取部分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或盗用改编用于商业用途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4妇产科在线年终学术盘点专题页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