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妇产科年鉴丨吴青青教授:2024年妇产超声领域回顾与展望

健康   2025-01-17 17:44   北京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妇产超声领域在2024年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新进展。从产前胎儿超声筛查诊断到妇科疾病超声规范,再到盆底超声的发展,新技术与新项目的不断涌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手段。同时,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为妇产超声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值此岁末之际,妇产科在线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吴青青教授围绕2024年妇产超声领域回顾与展望进行分享。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一、2024年妇产超声领域新进展:技术创新与国际交流双轮驱动


时光荏苒,2024年已圆满落幕,转瞬之间,迎来了崭新的2025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妇产超声领域在国内外见证了众多新技术与新项目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产前胎儿超声筛查诊断、妇科疾病超声规范以及盆底超声发展方面,涌现出了诸多新热点。

在产前胎儿超声领域,2024年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通过神经学超声检查,对胎儿脑沟回显示、胼胝体发育不良以及颅内综合征的诊断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针对胎儿生长发育的综合评估方案以及与遗传相关的超声新指标的应用,也为产前诊断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手段。

在妇科超声新技术方面,青少年的生殖系统发育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随着人口发展问题的日益关注,青少年的生殖系统发育状况得到了更多重视。同时,盆底超声的检查技术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新出现的双平面探头技术能够弥补传统阴道超声检查的不足,更清晰地显示阴道、尿道及其周围的病变,如尿道憩室、阴道壁囊肿以及阴道闭锁、阴道尿道瘘等,这一技术还为盆底补片植入术后的显示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网片侵蚀情况得以清晰呈现。

此外,2024年妇产超声领域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成功举办了2024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SUOG)中国大会暨第十二届妇产科超声新进展高级课程,邀请了17位国际权威专家前来授课,11位国际专家参与讨论,并汇聚了国内16位顶级专家和41位全国知名专家主任共同参与。此次大会还涌现出21位年轻医生参与同声传译工作,以及30人的后勤保障团队。会议内容涵盖了妇产超声的基础、规范化培训和新技术新进展,并设置了大师课专题讲座、妇科超声专场、产科超声专场以及Workshop现场教学演示等环节,既前沿又实用。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妇产超声学会授权中国举办此类会议已有12年之久,从2012年至2024年,这一历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也为下一步申报世界大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妇产超声领域将继续蓬勃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二、超声与临床结合的新研究进展


1、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超声观察
近年来,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备受关注。研究显示,约74%妊娠期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会出现形态学变化,其中58%发生蜕膜样变,表现为体积减小、实性成分出现或体积增加。这种蜕膜样病变在出生后通常会消失,成为超声研究的新方向。

2、子宫形态学超声评估(MUSA)与IVF成功率
子宫腺肌病与IVF后的累积活产机会减少及冷冻胚胎移植后流产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在排除孕妇年龄、BMI、既往人工授精(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妊娠次数、产次、移植时血清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多种混杂因素后,内源性孕酮和HCG水平升高以及特定的子宫收缩特征与成功的胚胎移植高度相关。这为子宫形态学的超声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在产前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产前外显子测序与超声结构异常诊断
产前外显子测序能够诊断多种超声结构异常和单基因遗传病。对于超声结构异常的胎儿,产前外显子测序可增加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率。然而,对于超声结构正常的胎儿,外显子技术的检出率较低,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4、小于胎龄儿与孕妇压力及胎盘皮质醇代谢
小于胎龄儿(SGA)与孕妇压力和胎盘皮质醇代谢失调有关。孕妇压力增加可导致胎盘HSD11B2表达下降,从而使皮质醇代谢物向胎儿转移增多。超声评估胎儿体重(EFW)通常与估计体重百分比相关,但孕妇压力与出生体重呈显著负相关。

5、孕妇血管生成因子水平与胎儿生长
孕妇血管生成因子水平异常比例增加与胎儿生长受限(FGR)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可溶性酪氨酸激酶-1(sflt-1的增高,揭示了并发子痫前期的风险和血管生成因子在FGR治疗中的作用。超声诊断FGR与孕妇各种因子的调控也密切相关,为超声与临床结合提供了新的研究价值。

6、胎儿体重预测与孕妇分层管理
SGA和FGR是综合不良结局的预测因子。孕妇血流动力学和生物学标志物的评估有助于诊断小胎儿,并进行孕妇的分层管理。


三、人工智能在妇产超声领域的创新应用与进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尤为引人注目,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医学分支,并在妇产科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一技术不仅被广泛应用于普通的产科服务、妇科手术中,还深入到了胎儿超声诊断及辅助生殖医学等多个方面,全面推动了妇产科医疗水平的提升。

在妇产超声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尤为突出。一方面,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和验证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胎儿超声图像模型,用于筛查21-三体综合征。这一模型主要聚焦于11~14周胎儿头颈部的正中矢状切面图像,通过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来实现深度学习。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无创的胎儿超声切面图像,构建出一个21三体风险计算器,其检测准确率可高达90%,且操作简便,易于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还被应用于胎儿肺成熟度的分级模型研究中。其团队成员通过对比不同孕周的胎儿肺图像,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精确评估胎儿肺脏的发育成熟度。此外,结合超声心动图和人工智能算法,还能够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筛查。仅需一个四腔心切面图像,就能发现多种心脏异常。针对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国内外学者已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方法评估了多种模型。

在产科领域,人工智能还聚焦于自动化评估羊水指数、胎儿测量等方面。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自动测量胎儿的头围、腹围,并估计胎儿体重等关键指标,这些技术均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针对肩难产等问题,机器学习技术也展现出了一定的预测和辅助诊断能力。结合多普勒技术,还可以预测妊高症胎儿是否存在窘迫风险,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在妇科方面,特别是卵巢癌的诊断中,人工智能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项回顾性多中心诊断研究利用大数据集开发了一种模型,能够自动评估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风险。这一无创技术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多种模型,包括简单模型和高级模型,均能有效区分肿瘤的良恶性。


四、未来妇产超声与产前诊断的新进展:早期筛查与多学科一体化诊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妇产超声与产前诊断领域正迎来一系列创新与变革。未来,这一领域将更加注重妊娠早期的胎儿畸形筛查,以进一步将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前移。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妊娠早期结构异常的超声筛查,包括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SUOG实践指南(更新版)和国内《超声产前筛查指南》(2022版)。这些指南为妊娠早期的胎儿结构异常筛查提供了规范化要求,推动了该领域的有序发展。

在我国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全国10家单位共同参与了“生殖健康与妇女儿童健康保障”重点专项的研究,其中涉及常见早孕期超声异常的临床队列建设、染色体及单基因病诊断的新技术和临床干预研究。该项目由吴青青教授牵头,她表示,这将预示着在妊娠早期进行胎儿结构异常和遗传表型的筛查将成为可能,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发展。

此外,未来妇产超声与产前诊断领域还将迎来多学科诊治技术的结合。产前产后母胎医学的一体化诊治模式将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可治性的胎儿结构异常胎儿在出生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健康的成长。这种模式的开展将有助于提高胎儿结构异常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期望能够研发出孕检超声机器人,并成功掌握及运用这一前沿技术。这不仅将为孕检领域带来创新变革,更将有力推动妇产超声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母婴健康提供坚实保障,开启妇产超声诊疗新篇章。





专家简介

吴青青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介绍)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

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SUOG)中国大使及中国分会执行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成员兼影像组组长;

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妇幼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常委兼妇产学组组长;

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健康教育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等。发表文章200余篇。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未经平台及作者授权谢绝转载。若擅自转载或截取部分文字、视频以及声音的,或盗用改编用于商业用途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PP下载、微信医生群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具体详情

如有会议直播/学术报道

商务合作/原创投稿等需求

请联系我们

业务合作:段老师 18612983124

原创投稿:fcktougao@126.com

座机号码:010-5629176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4妇产科在线年终盘点专题页

妇产科在线
面向妇产科医院、专家、医师,提供专业信息传播服务的专业学术门户网站。致力于为中国的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和专业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以推动我国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