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颂平教授辨治痛经病案一则

文摘   2024-11-13 07:00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罗颂平教授工作室

初诊—2013年8月13日

李某,女,31岁,已婚。

主诉:痛经1年余。

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周期规律。于2012年4月开始出现经前及经行腹痛,呈进行性加重,一直服中药调理,稍有缓解。今年3月,患者在外院妇科检查提示子宫直肠窝处可触及直径 2cmx2cm实性结节,触痛。末次月经:2013年8月3日,5天净,经前1天小腹部绞痛,经量中,色鲜红,有血块,行经第2天腹部疼痛加重,未服止痛药,中药可缓解。现纳可,眠差,多梦,小便调,大便干,1次/日。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细。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分泌物量少,无异味,宫颈光滑,宫体常大,质硬,后位,活动度欠佳,子宫后穹窿处可触及一大小约2cmx2cm 质硬包块,触痛明显;右附件区可触及一约55mmx30mm大小包块,质软,边界欠清;左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2013年3月4日查血CA125(-),CA153(-),CA199(-)。2013年3月6日彩超示子宫大小46mm×38mm×47mm,子宫内膜厚约7mm,右附件可见56mmX28mm 包块,形态不规则,见高回声分隔。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医诊断:痛经。

辨证:痰瘀互结。

治法:化瘀消癥,软坚散结。

中药处方:橘核 15g,荔枝核 15g,三七 10g,醋莪术 10g,醋三棱 10g,牡蛎30g,丹参15g,赤芍15g,醋香附 10g,醋延胡索 15g,醋鳖甲 20g,乌药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桔荔散结片,每次5片,每天3次。益母调经化瘀合剂,每次30mL,每天3次。

医生嘱托:建议复查彩超。

罗颂平教授工作室

二诊—2013年10月8日

本次就诊情况:末次月经2013年9月28日,6天净,量前较稍增多,色鲜红,有血块,无痛经,腰酸。自诉排卵期前后白带量多,水样,色白。现口干,易上火,纳可,多梦,二便调。舌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脉细弦。8月13日B超示子宫内膜厚约6mm,左卵巢囊肿15mmx17mmx16mm,右卵巢囊肿 21mmx21mmx21mm。

中药处方:上方去三棱,加甘草 6g。

中成药:益母调经化瘀合剂,每次30ml,每天3次。散结镇痛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

罗颂平教授工作室

三诊—2013年11月4日

本次就诊情况:末次月经2013年10月22日,9天净,第1~5天量少,色暗红,有血块,无痛经,乳胀。现纳眠可,二便调,口淡,偶口干口苦,舌暗红,边有齿印,苔白,脉细。2013年10月8日B超示子宫内膜厚约 7mm,子宫大小正常,双卵巢巧克力囊肿,宫颈纳氏囊肿。辨证治法同上。

中药处方:上方去乌药,加鸡血藤 30g,三棱 10g,牛膝 15g,蒲黄炭 10g。

中成药:益母调经化瘀合剂,每次30mL,每天3次。桔荔散结片,每次4片,每天3次。

罗颂平教授工作室

四诊—2013年12月23日

本次就诊情况:末次月经2013年12月19日,至今未净,量少,色红,有血块,无痛经,无腰酸。诉服药后痛经程度明显减轻,现足心出汗,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盆腔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妇科检查示子宫后穹窿硬结明显缩小,无触痛。

诊断及治疗同前,嘱定期复诊。

之后患者间有复诊,痛经无复发,盆腔B超检查无异常。

1

按语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属中医学“痛经”、“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等范畴。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气滞腹胀血滞痛,更审虚实寒热情。”《景岳全书·妇人规》言:“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意察,言不能悉也。”该病病理基础是血瘀,由于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冲任损伤,致部分经血不循常道而逆行,以致离经之血瘀积,留结于下腹,阻滞冲任、胞宫、胞脉、胞络而发病。

不通则痛,发为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包括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等,临床发病率高,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莪术、醋三棱、延胡索等活血止痛,香附、乌药行气止痛,使气行血行,橘核、荔枝核、牡蛎、醋鳖甲合桔荔散结片软坚散结,三七、赤芍、丹参、牛膝等养血活血,使瘀血消,胞络通,冲任畅,痛经可除。

参考文献

罗颂平教授工作室

朱玲,曹蕾. 主编. 罗颂平妇科疑难病治验.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4.05:149-151.

罗颂平教授简介

罗颂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著名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妇科联盟首席专家,全国首批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医妇科学》课程负责人。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周一

周三


下午

2:30-5:30



上午

8:00-12:00


地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南楼4楼名医诊室5号



病案整理:朱玲
编辑:龚慧雨
责编:郜   洁

审核:罗颂平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关爱女性健康

做新时代女性

门诊服务|学术传承|科普分享






门诊预约挂号详情

请关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众号


罗颂平工作室
资讯发布,学术交流,科普分享
 最新文章